但我想说的是所谓文化方面。
1. 隐藏在城市里
三年前,苏绪勇校长曾表示,暨南大学现在是济南市最大的基础教育学校。 十多个校区、八千多名学生,作为一座没有“教育集团”概念的城市,进外已经转型为教育集团。
同时,作为济南外国语学校维基百科词条的主要贡献者,我有时也会感叹社会关注栏目能写的东西太少了。 关于济南的新闻,似乎只有在小考、推荐录取、家长冲进校门打人的时候,才会想起外国语学校的存在。
这就是极外:明明规模很大,明明有很多特色,明明校园里随处可见,却常常让人记不住。 为什么?
《中国周刊》记者蒋晨鸣两年前写过一篇通讯,名为《
韩城济南
”,说起济南人。在他看来,济南人淳朴、热情、忠诚、孝顺,有时甚至有点固执。在这样一个脚踏实地的地方,济外的特点似乎有点“外星人”。 ”。
但聪明的吉外人知道自己是特殊的,他们的选择是不招摇,不放肆,踏踏实实的努力。 而当吉外人变得诚实时,即使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也不太可能向别人炫耀。 (在我看来,外地人中最没有这种感觉的就是一些开元人了。)
因此,即使它在校园内活跃,校园外与它无关的人也只是无视而已。 他们设法躲避这座城市。
2.梦想无疆
高中有一个东西叫“八规”,里面列出了八件事是每个人都不能做的。 当然,集外的校规比八校要多得多; 还有很多事情是在极外做不到的。
然而,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学校阻碍我做一些推动我前进的事情的问题。 让我给你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想到了在小学做一份校报。 我记得一位姓李的大队老师和石凤红校长认可了我的想法,给我分配了一个教室,里面有几台电脑(位置我还记得在哪里),然后我就开始了一个五人六人的小组准备试试看。
不幸的是,最终这个计划胎死腹中,因为我们意识到了实际实施中的困难(比如技术限制、工作时间和效率不足等)。 但现在我非常感激的是,学校领导并没有直接否定我简单的想法,而是让我通过实践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这也为我以后走上这条道路打开了大门。
第二次是我高二的时候
@御坂美琴
我们一起举办了整整两周的动漫文化节。 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能够达到同样规模的俱乐部活动并不多。 焦点集中在其中一个小插曲上。
高中有一个传统项目叫“本周之歌”,下午上课前十分钟大家唱一首歌,提神醒脑,陶冶情操。 有时也有小语种歌曲,一般由学生会文艺部挑选。 但在那两周里,我们在活动期间向分管副校长提交了两首歌作为每周歌曲。 其中之一是《转动命运之轮》,柯南OP4。 至于另一首歌...
《魔法少女小圆》TV版OP《加奈子》。
然后就过去了。
然后全校三千人真的一起唱歌。
然后我差点被学生会的所有人(包括一些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打死,因为我日语唱得太快了,没人跟得上。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两个故事都很不合理,但学校没有理由拒绝我,因为这是一个“对学校没有太大伤害”的不合理故事。
小学时,虽然我们什么也没完成,但最终吸取教训的是我们; 高中时,我们自己不恰当的选择最终会让麻烦落到我们自己身上(而不是去上学)。 围攻学校)。
所以学校才没有拒绝我们。
本节的副标题是“梦想无疆界”。 虽然我举的两个例子都是所谓的失败,但我在集外却经历过很多倍的成功案例。 在极外,如果你想做某事,你可以在不伤害任何人的情况下做到,尤其是在社区中。
当然,不仅仅是俱乐部。 我校曾荣获全国中学生计算机制作大赛二等奖。 获胜者是某年高中学生会主席。 他自己编写了一个学生会信息管理系统,然后使学生会的基本办公室实现了无纸化。 后来,在他的要求下,学校在学生会里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专门负责这个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以及相关工作。
后来,该系在全国中学生计算机制作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我是这个部门的第一任部长。
这就是梦想不断发生然后实现的方式。
当然,前提是你有头脑、有勇气去做。
3. 自由的双刃剑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济南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的事实。
山东省作为高考大省的美誉是众所周知的,但山东高考的另一个特点是,高考成绩最好的一批人不在济南或青岛,而是在一中。以下几十个县(您可以参考
2014年中国各地区优秀中学排名
(你会发现济南市的高中没有一个高考状元)。
或者换个说法:作为“素质教育”先行先试的重点地区,济南市高中更擅长综合素质的高效培养,正如济南市的老校训“以学业成功带动完美的形成”。性格”。 半句话。
在济南的“重点高中”中,济南的校风和学风可以说是最开明的。 从小学开始,各种有趣的活动就会把你“拉出”课堂,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 到了初中和高中,社团文化就成为这种自由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之一。 也就是说,放眼整个山东,你可能找不到比这群机外人更擅长打俱乐部比赛的人了。
@郭玉睿
在回答中,他提到“高中的很多组织做了之后感觉和大学还蛮相似的”。 这就是这种自由学校精神的由来:
进外大学希望将校园范围内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主成长。 正如新校训“追随人文世界者无疆”一样,学校希望你靠自己前行,而不是老师拿着教鞭打你。
听起来不错,对吧?
学生们自然非常喜欢,甚至有学生明知学校的应试教学水平不如山东实验中学等高中,却仍想留在集外。
但这真的对每个学生都有好处吗?
一位高年级学生在微博上看到这个问题后说道:“其实我的体会是:哇,我身边班里那么多尖子生,别的班那么多有钱人,学校那么多牛人,但不幸的是他们与我无关”。
其实,有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无论有多少选择,其实都是非常有限的; 也有一些学生因此而误入歧途,迷失前进的方向。
事实上,初中时,我几乎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习惯,因为“习惯了小学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加上父母调到了外地。 从初一开始,我就几乎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习惯。 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现在想来,如果不是初三的保送考试给了我最后的机会,而我又幸运地抓住了,我的接下来的路就不会这么顺利了。
同时,这种自由的校风也导致学生失去了专心学习的时间和外部环境。 当一个高中生两年来习惯每天扫两次社团海报板,遇到什么有趣的活动就去玩的时候,到了高三要努力的时候,他还是可以竞争的那些县城里。 一中的那些同龄人真的很辛苦吗?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极外大学的保送生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告诫大家要抓住保送的机会:“如果你在推荐圈子里的排名最多只能让你去盛大(山东大学),这样你就能考上高考了。” 如果能去山东大学就好了。”
记得毕业前一年,进外高中的录取率大约是38%,其中20%以上、近30%是保送生。 而且据说这个数据还包括出国读好学校的学生。
进外高中毕业生高考的悲剧和悲惨可想而知。
记得以前有人跟我说过一句话:“极外的素质教育让一群人上了天,却害了一群只能在下面流连的人。”
每个人都想培养出超强的综合素质,关键是你能否进入步行圈(或获得其他机会),去一个综合素质大放异彩的地方。 而那些错过机会的人,虽然很多人都留恋着集外,但如果他们没有来到集外,是否会在别处“受苦”,是否会有机会走上更好的道路?
我不知道。
这是自由这把双刃剑的两个侧面。
4、小黑店的悲剧
进外高中地处非常偏远的地方,距机场仅7.5公里。 周围是不太热门的经济开发区、一望无际的北方农田、北边的向阳村。
由于学校食堂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向阳村开设了专门经营中餐外卖的小黑店。 我毕业的时候有三间,现在听说第四间已经开业了。
学校怕安全问题,自然禁止黑店。 这个是正常的。
但高中的学生基本都知道,就连最常抓到学生买菜然后惩罚学生的主任,也是小黑店的常客。
这一部分用这个标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所有的学校都是小型的、半独立的社会。 中国社会的优点和缺点自然可以在学校中看到。 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裙带关系、权钱交易怎么能少呢? 现在高中有一位院长,姓王。 他整天保护着自己的孩子,什么荣誉都给他。 结果,他的孩子们都被全年级默认了。 这是我的同学第一次告诉我这件事。 ,我都不相信。 校友们,你们知道我在说谁。 所有的象牙塔和纯真的童年都只是放屁。
在极外,这种“社交”开始得更早:从小学开始,社交圈就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
当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时,他们自然会想和他们感兴趣的人在一起,然后排除(有时通过软暴力,或更罕见的欺凌)那些不适合群体的人。 极外的自由办学精神,实际上减少了不同派别学生强行交流的机会,让这种派系更加明显。
更何况,到了高年级,极外的学生构成也变得更加复杂:从开远千里迢迢而来的“前辈”(开远的学费肯定不便宜,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可能都要分开),那些从初中升上来的“六年党员”和刚进入高中的“三年党员”在所谓的知识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以及经历、对继外外国语学校教学体系的适应等等。如果把这样一群不同宗教、不同观点的人扔到一个学校里,圈子一定很多元化。 如果他们能完全和谐地生活那就太疯狂了。
如果再追究下去,这位匿名的“木良小姐”似乎还对四年前社团活动战利品分配不均的问题耿耿于怀,随后就分手了。 我说的每周一首歌与你无关。 四年前我就跟你澄清过那些白痴理论,你却拿出来搞自己的活动。 何必现在就想咬我呢?
当然,那些愤怒批评我炫耀的“一炮同学”似乎也在场。 如果你改掉谈论生殖器的习惯,改掉每次见到我就扑向我的习惯网校头条,也许,也许我们还能平静地交流。
当然,有人说我炫耀,有人说我二流。 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像这样因观点不同而无法理解对方的故事并不多。 我也承认我是一个比较自命不凡的人。 我整天就这个知乎问题写长文,分享当年的不好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自命不凡。 与三四年前的敌人作战,简直就像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方。 在这一点上,我还不如我的师弟。
当然,在那段“热血岁月”里,我和人打架的次数肯定不少,大概足以写成一本小说了。
而学生之间的争吵绝不仅限于这种情况。 一些校友(可能)提到,学生会成员在几个数量点上与普通同学反目成仇。 在优秀学生的眼里,学生会可能还是一个学生自治组织(虽然这种自治确实值得商榷),但在另一个圈子的人眼里,整个学生会可能就是一个学生自治组织。老师的走狗和一切自命不凡的罪犯。 ,都是跪舔领导的白痴。
说白了,还是利益之争。 只是极外的学生们起得太早了。 说起来,我其实很羡慕县一中那些疯狂啃书的学生:他们的内心纯洁多了。
毕竟,所有的喧嚣都是有益的。 每年录取名额只有200多个,而且并不是每个学生家庭都有钱送出国(有的留学党确实不错,当然也有的是别无选择)。 每年都有1000多个名额。 就个人而言,如果你不为自己做,谁会为你做?
不过,我要提醒一些校友:济外大学的一些同学有一个缺点青岛外事学校,就是“成熟”得太早,有时不知道如何用成人的方式处理问题。 例如,这个问题的一些受访者属于一个认为在集外学习很棒的圈子,但在这个答案之外,总会有某个圈子认为集外毁了他们。
顺便问一下,为什么这个问题几乎都是关于赞扬学校的? 因为圈内大部分讨厌学校的人还不知道知乎。 结合知乎的用户群,你会发现非常有趣的事实。
但庆幸的是,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混乱小社会里,也有人能够不顾任何关系昂首前行,把自怜者抛在身后。
我喜欢这样的人。
5、世界末日就像邻居
济南的外语属性就像鲁西灰墙上的一个白点一样显眼,这片民风淳朴,或者说不太开放的土地。 因此,济南市只要有任何与教育有关的外事活动,邀请人来我们学校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且,津外本身还有佐拉中学、夏诺六十七中学等十多所姐妹学校。 他们都是老朋友了。 基本上每年都会互访,比如Home Stay等等。 常常每周都能看到一群留学生在校园里好奇地闲逛,勇敢的甚至会上去和他们聊上几句。
更何况,开元的校名中就含有“国际”二字,再加上初中和高中,说济南是济南留学生最集中的学校应该不成问题。
这是其中之一。
按照国际课程中心的口号,进外大学的学生其实可以称为“国语基础,国际视野”。 这是什么意思? 我出生在中国,但我内心渴望出国留学。
因此,极外学生的出国率非常高。 高中部国际课程中心开业前,每年有近10%的学生申请自主出国留学; 近年来,新加坡SM2项目、日本留学班以及国际部的A-Level/AP课程也可以一年送出。 走了一百多人。
更何况,很多学生在初中毕业、小学毕业,甚至小学毕业之前,就已经漂洋过海去海外留学了。 这显然也不例外。
这是第二个。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学校的名称(“外语”这个名字往往带有指向性)、风格、气质、办学宗旨和特色(如外语教学)以及各种条件都可能包含它,也可能包含它。由于开元高昂的学费以及初中不按学区招生的事实,造成了想法相似的学生扎堆的局面。
这种现象的结果就是,你也许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找到吉外人的踪迹。 这就是“世界末日”。
至于对“林若彬”的理解,似乎无需多言。 您只需观看视频即可。
“极外为武高考加油”是两年前开始的一项传统加油活动,参加者多为高年级学生。 有人对此提出批评,认为这只是显示优越感,增加心理负担。 我想也许,就像每年推荐学生去高考考场门口为高考生加油一样,我们自己也会担心是否会激怒高考生。
但考试结束那天,我从她嘴里听到了“谢谢”。
我觉得我不用再怀疑了。
极外V5高考加油(2014扩展版)
6. 结局
我的同学兼同事,巴士爱好者
@风硕
毕业半年后,新生一行人回遥墙探望母校时,他们对大家说了这样一句话:他们约定七年后开公交车回母校。
毕业前,他经常说起高中毕业后参加C1考试,然后一步步花七年时间从达克手中拿到A1的书。
原因之一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回去,回到这个我心里珍视、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地方。
我现在无法知道,如果我六岁时生日那天没有选择开元,而是选择了东方双语,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有欢笑青岛外事学校,有痛苦,有时快乐,有时失落。
十二年来,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机会,又抓住又放手。 也许如果当时我再努力一些,我就能走得更远。
但我想,以现在的方式来看,或许已经不错了。
就这样吧。
7. 这个答案的后续
3月30日,济南外国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首日推送中就引用了这条答案。
但仅引用了前两部分,未遵守本文下方的版权声明。 也许他们不太明白版权声明是什么,或者他们没有阅读全文,在看到第三部分的结尾后,他们决定只想要前两部分。
之后我就在微信上发消息协商,建议他们保留这个答案的链接,以便同学们可以看到更多其他人的看法,顺便也表明了我作为毕业生的身份。
然后4月1日,其他关注者收到了推荐学生的通知,但我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