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位村民,第一书记的责任
龙驹山村有户籍户451户、1486人。 据初步统计,疫情期间该村实际居住着352户1102人(含农民亲属)。 复工第一天,徐书记立即组织两个村委会安排部署防疫工作。 他说,现在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保证这1102名村民的生命安全,并确保宣传不仅仅局限于一户人家。 没有人被排除在外,探访从不错过任何一天。
首先要做的是严防病毒传入。 龙驹山村观音堂位于乡镇交界处。 派出3名村干部配合乡政府领导把守进入仲坝这个特别关键的大门,严防病毒传入。 每天下午,徐书记巡视完全村各个区域后,都会在观音塘检查站停留一段时间,与乡镇值班领导仔细核对车辆登记信息、体温测量和车上人员登记情况政府。
图为:徐书记在观音塘检查站与乡党委领导、村医交流防控工作
二是严防内部传播。 由于龙驹山村居民分散,决定在村内每个路口设立6个检查站。 汽车横向停放,修建铁路网,严格控制路口。 贴有禁止标语,并有专人负责。 执勤期间,严禁村内各族群人员走动。 同时,将举报奖励文件予以公示,发动群众相互监督。 徐书记与村干部一起录制政策宣传广播,并现场将自己的私家车“改装”成“防疫宣传车”。 他每天走遍龙驹山村的各个区域,高亢的声音传遍了每家每户。 家家户户,蔓延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心里。
图为:徐书记宣传防疫政策
三是保障村民基本物资供应。 只有保证全村居民有饭吃、有米有菜,才能安心待在家里。 防疫工作启动以来,徐书记的私家车就地变身“物资运送车”。 他每天不分时间、不分次数地为全村居民采购生活必需品,大到粮油米面,小到笔记本,一只口罩,只要有需要,总是第一时间送到家中。 他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下,没有什么大事小事,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 一天下午,我得知湖湾地区的一位孕妇需要几个口罩,第二天才能去县城做例行孕检。 徐书记带队将他们送到了她家,并详细嘱咐了来回路上的注意事项。 接到乡党委、政府送来的5000多公斤粮油后,徐书记和两个村委会开车来回装卸,拎着一袋又一袋的货到人们家。
图为:徐书记向群众发放粮油
17格,防疫战场的坚固屏障
每天检查村里1000多人的身体状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必须依靠网格来落实好。 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徐书记连夜对村庄网格进行了调整和细化,将村庄按区域细分为3大组17个网格。 每个网格确定一名网格员,每个网格员根据情况建立微信群。 每个大组配备一名村干部、一名信息员、一名工作组成员,负责各组网格内的各项防疫事务,实行日常工作清单制度,建立检查台账。 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形成了细致有序的“坚固屏障”。
图为:徐书记亲自制定网格化管理方案并设计工作表
为了方便网格员每天登记信息,徐书记亲自制作了一份“户户一表”的体温登记表分发到各个网格,并耐心教他们如何填写。 体温计、口罩、84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定期送到电网工作人员手中。 徐书记要求网格员每天坚持做四件事:坚持如实登记居民身体状况、坚持每天两次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坚持清点居民所需物资、向工作队和村里汇报随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宣传防疫政策房县教育信息网,及时劝导集会。 徐书记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浏览网格员微信群里的网格状态报告。 由于体温计数量有限,只够村医和电网工作人员使用。 他要求电网工作人员每天联系各家门口,询问是否发烧。 随后驻组干部重点抽查,随后工作组配合村医对村内汉族返乡人员、汉族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上门检测。住院出院人员、独居户、五保户、留守儿童、孕妇。 情况。
图为:徐书记检查电网工人陈惠云的工作记录
这件事是他最担心的一件事。 为了深入落实全村体温测量工作,他带领三人工作组齐心协力,打听四面八方的接触者,经过一番努力,终于采购了150支水银体温计和1支红外线体温计。其他地方的温度计。 当他收到这批物资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他带领工作组连续奔波三个小时,将体温计送到每家每户,并一步步教他们如何测量。 同时,他要求电网工作人员每天上午10点前挨家挨户上门。 挨家挨户如实登记每个村民的体温。 同时,徐秘书每天都会带着红外测温仪进屋,随时随地测量体温,真正做到了最省心的事。
图为:徐书记为群众发放体温计并测量体温
49个日日夜夜,逆行战士的真诚初心
疫情不结束我们绝不会撤军。 这是命令,也是徐书记这个“逆行战士”的决心和信心。 除夕夜返回中坝老家过年的徐书记,因交通管制一直滞留在中坝乡。 随着乡镇防疫工作的开展,他在接到上班命令之前,主动参加了村里的防疫工作。 这项工作历时47天。 吃住都在村委会。 47个日日夜夜,我们专注防疫工作。 如果你想照顾所有人,你就必须把你的小家庭抛在后面。 我的妻子是房县人民医院的“白衣天使”。 疫情发生以来,她又回到了工作岗位房县教育信息网,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10岁的女儿无人照顾,只能寄居在下坝亲戚家。 虽然龙驹山村距离下坝街只有几公里,但他们却几乎没有再团聚过。 只有工作组前往下坝街道采购物资、物资。 只有做好了防疫工作,我们才能远距离见面、聊天。 他年迈的父母住在中坝最远的宝石村。 徐秘书懒得回去看。 他只能下班后通过电话或视频发送简短的问候。
图为:徐书记上班路上偶遇多日未见的女儿,简单寒暄了一番。
“中坝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我会尽力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来回报家乡。” 参加工作以来,从教师到校长再到第一书记,他始终扎根扎根,连续24年。 基层保卫家乡。 同时,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中坝乡的孩子几乎都曾是他的学生。 正因为如此,他知道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艰难的家庭,所以他对所做的任何工作都充满热情。 他怀着独特的为人民“育人”的情怀,始终全心全意为家乡人民工作、服务。 他是出生在人民“家门口”、长在人民“家门口”的第一书记,也是人民群众“心里”可以依靠的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