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上海市建平中学举行了一次项目中期汇报会。教育圈外的人可能不太关注这则新闻,毕竟项目汇报会可能是最“无趣”的会议之一了。
不过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叫做《创建国际数理高中的行动研究项目》。
国际数理高中,这个名词在我们目前国内教育界的语境中并不常见。那么,国际数理高中到底是什么?建平中学为什么要创办国际数理高中?又该如何创办呢?
围绕这些话题,《第一教育》采访了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
建平中学校长杨振锋
问题一:什么是国际数理高中?
First :什么是国际数理高中?它是一所数学和科学成绩优异的高中吗?
杨振峰: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数理高中并非狭义上的专门开设数学、物理专业的高中,它最早是由美国提出来的,是专门为培养最优秀的数学、物理和工程技术精英而设立的两年制高级中学。这类学校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培养创新素养和技能的课程建设、优良的硬件支撑和丰富的工程技术资源。数理高中的设立往往是一个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教育:那么建平中学对于“国际数理高中”的定义是什么呢?
杨振峰:建平中学对于国际化数理高中的理解,“国际化”是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包容中外文化、具有国际对话能力的人才;“数理高中”是指STEAM,将人文、艺术素质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课程相融合。
学校将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共享学习、问题解决、任务设计”的学习模式,为培养最优秀的数学、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利用科技改变生活的能力。
问题二:为什么要创办“国际数理高中”?
第一教育:建平中学为何提出创办“国际数理高中”?
杨振峰:2015年,上海市建平中学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创建国际化数理高中,《创建国际化数理高中行动研究》项目获批浦东新区区级重点项目,2016年成功申报市级项目。
我们提出创办“国际数理高中”,是基于三个层次的考虑。
第一,服务上海的发展定位和国家的战略转型。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需要人才,基础教育部门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人才培养。
第二,服务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一直在讲教育国际化,上海的基础教育教材、师资培训、PISA测试成绩等也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但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学效率很高,但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还存在不足。
我们希望借鉴国际数理高中的一些理念来改变我们的科学教育,让我们的数理教育真正回归到培养创新人才,让孩子们真正对自然世界产生兴趣。
通过创办国际化的数理高中,实现我们的教学理念、课堂、课程结构的对接,只有在对接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对话。
三是服务建平中学自身的发展需要。建平中学在文科方面有比较深厚的积累,如何让建平在人文方面的强项在理科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国际数理高中”的愿景,我们进一步聚焦学校的发展定位,提升学校管理质量,提升建平中学的国际对话能力,推动学校在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变革。
我们希望打破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实现由传统以课程为中心的优质学校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现代优质学校的转变。
创建国际化数理高中目标的确立,是学校发展战略层面思考的结果,是对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具有国际教育对话能力、创新素质与技能的杰出人才)的探索,是对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精英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为建平中学继续引领基础教育奠定了基础。
问题三:如何建立“国际数理高中”
第一教育:建平中学为什么能创办“国际数理高中”?
杨振峰:建平中学创办“国际数理高中”有一定基础。
首先建平的生源非常好,我们有相应的学生基础,办国际数理高中的基础就是要有一批精英学生,否则很难成功。
建平中学创新实验室
第二,我们有一定的物理基础,或者说空间基础,我们学校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在创新实验室、传统实验室等空间建设方面,我们是有一定的实力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专家莅临建平中学
第三,从外部资源看,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一定的外部资源优势。比如,建平与高校联系紧密,每周三的科学人文讲座经常邀请一些学术前沿的科研人员来建平,很多专家都是国内外该领域的领军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有的已经达到准诺贝尔奖的水平。
第一教育: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建平中学是如何打造“国际数理高中”的呢?
杨振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前面提到的空间建设,比如在学科教室方面,我们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基本实现了实验室、教室、教师办公室一体化,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需求建平县高级中学,结合学科教学的要求,布置自己的教学区域。
比如我教的是生物,我的研究课题是遗传学,那么我的专业教室可能布置了一些孟德尔豌豆、分子遗传学前沿等资料,但另一位生物老师是搞微生物学的,那么,虽然同样是生物专业教室,但他的教室布置就会和我的完全不一样。这样一门学科的专业教室就体现出了空间教育的价值,引导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有一个地理教室,两个数学教室,其中一个是图形计算器教室,另一个是数学建模教室。我们的计算机教室除了传统的计算机室,还设有编程实验室。此外,在工程机械领域,还有基于3D打印、激光雕刻的“创客空间”,以及实验室等。
一旦我们有了这些空间,我们就会推出一系列课程。
1、引进国外课程。比如,市教委教研室引进的KPK(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的德文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物理教育研究所赫尔曼教授等学者在赫兹发现电磁波的地方开发的物理课程——编者注),我们一直坚持做。2016年KPK年会就在建平中学举办。再比如,英国剑桥大学的SDP课程,即学生素养发展项目。
2、购买国内课程。国内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创客空间、实验室等开发了大量课程。
3. 活动型课程。例如,建平同学最近通过制作无人机,获得了RWDC比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这项比赛不仅考验配件的安装和软件编程建平县高级中学,还要求参赛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知识:企业为什么要生产无人机?无人机的成本控制范围是多少?卖无人机能带来多少收益?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STEM能力,还学习了经济学知识,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强化了英语口语能力网校头条,促进了国际文化理解。
4. 除了这些显性课程,我们还组织了很多国际会议和论坛,推动课程理念的变革。我担任建平中学校长7年了,连续6年组织国际活动,最近的一次是两周前举行的2017 STEAM教育中美校际论坛。参与的学校包括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高中,奥巴马的两个孩子都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
接下来我们希望通过建平在世界各地的友好学校,为年轻人搭建一个跨境研究的平台,培养学生跨境研究的习惯。总体上,我们通过一些项目推动课程的变革,借力教育理念的转变。
第三部分是师资队伍,课程的导入、理念的培育,最终会形成我们自己的造血功能,所以一定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
建平中学希望教师是“善良、聪明、热爱教育的人”,我多次强调过这个理念,是当前对教育事业有浓厚兴趣、在某一领域有学术优势的年轻人。
比如我们有一位即将入职的老师杜津津,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在实习期间已经带领一批学生在国际模特大赛上获奖;再比如我们的生物老师冯碧薇,毕业于复旦大学,工作四年后被评为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
2017年,建平涌现出3名国家科学院少年院士、3名上海市明日科学之星、182名上海市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1名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9名美国学术十项全能金牌获得者……建平涌现出如此多的科学创新人才,这与建平国际数理高中的办学目标不无关系。
问题四:跟高考冲突吗?
第一教育:创办国际数理高中会和学生未来高考产生冲突吗?
杨振峰:不是!其实我们的很多做法对学生高考都是有帮助的。
比如,分科教室的安排,也让我们解决了高考空间不足的问题。高考之后,课表安排原本要考虑三个变量:空间变量、时间变量、人力资源变量。现在空间变量和人力资源变量合二为一。比如,给杨振峰排课的时候,不用考虑在哪个教室上课,因为这是他专用的实验室。所以,我们的尝试也是顺应高考改革的。
例如就在上个月,建平中学就有三支队伍去美国参赛:无人机项目、十项全能比赛、问题挑战赛。虽然期中考试临近,但很多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这些活动和课程,这也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第一教育:建平的很多学生都是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的,前不久我们也关注到了建平中学毕业的WNBA队员邵婷的成长经历。
杨振峰:是的,建平早在1999年就开始实行学分制,建平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合格+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选拔”的办学模式,就是扬个性、开发潜能,注重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
建平的学分分为学科课程学分和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在语文等学科课程方面,学生每天上课可获得2.5分,考试通过可获得2.5分。在社会实践方面,学生选修课程、参加竞赛、当选班长、成为三好学生均可获得相应学分。例如,某学生每周选修两次理财课程,可获得2个学分。学分制实行简单加法,不设上限,最大限度地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通过学分的获得,把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应达到的课程目标作为自己主动学习的目标,提倡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有利于提高建平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获得高学分的学生一定是成绩优异、社会能力优秀的人才。 学生学分水平是建平确定推荐大学名单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