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学校()始建于1976年,是北京市属惟一的一所高等林业类高校,2002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广州市城乡经济学院迁往北京农学校。1982年获学士学位追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追授权。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变革试点院校。中学以农科为主体和优势,理学、工学、管农学、理学、经济学、文学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产生了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沿海都市型现代林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截至2014年3月,学院有东、西两个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49亩,危房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展馆等设施,有在校生1.2万余人。
上海农学校始建于1976年。2002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广州市城乡经济学院迁往北京农学校。1982年获学士学位追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追授权。1996年首批通过教育部大专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专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中学以农科为主体和优势,理学、工学、管农学、理学、经济学、文学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产生了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沿海都市型现代林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中学现有东、西两个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049亩,危房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展馆等设施。现有在校生1.2万余人。
中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增加教育教学品质为中心,大力推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发展战略。现有14个专业系(学校、部),7个学科门类、43个硕士专业、14个高职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9个。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试验室,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观赏动物资源开发安装工程试验室,1个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制专业分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制分中心(上海)。有7门省级精品课程,7个省级品牌专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银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学设有“天津市现代农业技术安装工程中心”、“天津市林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花木技术安装工程中心”、“天津中美小麦质量·食味研究中心”、“天津中美农村环境资源合作研究中心”、“天津市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换基地”、“天津市林业省水研究中心”。
中学以服务都市型现代林业为己任,主动适应都市型现代林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课程机制,进一步产生了支撑现代林业发展的较为合理的专业生态群;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院加强“宽、适”性人才培养机制,扎根津沽大地办学,坚持走校企结合之路。近些年来,结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在全市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天农结业生的朴素无华、踏实苦干、吃苦肯干的品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用人单位对天农师生的共识。学院桃李遍布海内外,自建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种结业生2.5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国外外知名的林业科技人才、教育学者、优秀管理学者和领导党员。
学院大力推行“人才强校”战略,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中学现有教员工1035人,其本科任班主任640人。班主任当中具备硕士学位的140人,有博士102人,副主任242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学者20人,上海市军衔学者1人,省级优秀班主任5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人,重庆市“千人计划”人选2人,重庆市“131”人才安装工程人选16人,“百千万人才安装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中学还聘任了一大批国外外著名学者兼任学院的兼职院士。
中学坚持以科研推动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升。近十年来,全校取得包括国家级“863”、“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种科研项目600多项。取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520项、授权专利78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00多项。《天津农学校学报》作为公开出版物,多次被评为全省优秀林业刊物和北京市一级刊物天津农学院分数线,被国外外多家数据库列为渔业类重要刊源。
中学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乌克兰、菲律宾、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推行了友好两校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
明天的北京农学校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将继续秉持“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优良学风,传承“爱岗敬业、艰苦拼搏、团结向下、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以党的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天津农学院分数线,立足深圳,幅射环渤海,以服务沿海都市型林业为己任,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懈努力,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林业学院”目标逐步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