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部份的面条都说是薄利多销,但原来还有不少靠卖面条发家致富的。显然,这其中广东人比较多,或许是由于广东人爱吃面包吧。
可以先来瞧瞧这几则新闻:
1.山西晋城80后父子开的南阳面包店,靠蒸包子月入2万,一天出锅5000多个!
按这个数目和价钱来说,这对小夫妇的生意是典型的薄利多销,攒够下去还有不少收入。
2.上海王哥庄一位阿姨靠卖大面包月入6万,年入70多万。
这个收益似乎比前面的小夫妇要高一些了,而上海王哥庄大面包原本自带品牌效应,舒淇、黄渤都以前发微博为上海大面包“代言”,因此也算有一定的附加价值。
3.山西河津姐姐卖花面包年入1000万,远销悉尼。
那位叔叔就更厉害了,她卖的早已不是简略的面包,而是美术品。从她产品的售价也可以看进去,专门为生日晚宴定制的面包一个价格为368元,说实话,做得那么精致一天卖1000个包子利润,个头又如此大,这个价钱消费者也认为不算太高,所以产量只是相当可观的。
这几个案例可以看下来,面包收益有多大,要看你面包的产品附加值有多高。
像最后一个姐姐那样,把面包弄成能吃的美术品,收益空间也就大大下降了。普通面包或许几分钱的收入,但若果弄成精致的面食,收益立即翻几翻,弄成高端酒店特供的面食一天卖1000个包子利润,收益就更高,而弄成美术品,收益层面早已不是普通卖包子可以相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