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4日从教育部据悉,教育部昨日印发关于逐步增强和改进普通高等中学美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晰从2021年开始推动相关变革。优化美术学科专业布局,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品质不高的专业给予核减或停止招生。推动美术专业分类考试,到2024年基本实现美术类专业县级会考全覆盖。严苛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2024年起,依据不同专业特性和人才选拔培养要求,推行分类投档的招生方法。逐渐减少会考文化课成绩要求。(记者胡浩,海报设计杨轶群)
明天(24日),教育部公布《关于逐步增强和改进普通高等中学美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逐步推进大学美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变革做出布署。
《意见》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动相关变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确立以统一会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根据中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师生综合素养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投档的大学美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机制,基本产生推动公正、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美术人才选拔评价机制。
这次变革都有这些要领?一上去看:
01逐步扩大县级会考范围
近些年来,教育部大力推动县级会考。据统计,现今,美术类硕士5个专业类中,艺术学类、设计学类专业,早已实现县级会考全覆盖,招生规模占比达到75%,截止2020年,除独立设置的硕士美术高校外,大学的艺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已不再组织校考,直接使用县级会考成绩。而音乐学类、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现在也已覆盖29省市、26省市和24省市。《意见》要求,到2024年,要基本实现美术类专业县级会考全覆盖,同时,不断提高县级会考的水平和品质,提升考试的分辨度,满足不同层次、类型院校选拔还要。
02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
当前,因为县级会考覆盖范围有限,全省组织校考的大学人数和校考规模仍然偏大。现在,全省组织校考的大学数目也有300多所,出席校考的考生总数约160万人次,给考生复习、应考引起了较重的负担,同时,考试招生的公正性、科学性有待逐步提升。
《意见》对规范大学校考做出了相关规定,将严控现场考试规模,鼓励大学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县级会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法,严苛控制现场校考数量,原则上不少于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大学美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小学所在地组织。之外,将构建完善校考大学和专业准入退出制度。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品质较高的美术高校,对考生美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美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市级会考基础上组织校考。对组织校考大学,要求严苛考核人员选调管理,严苛执行校内评委机制、回避机制、黑名单机制等。同时,严苛考试组织管理艺考迎来改革,狠抓考试入口关、组织关和评分关,确保考试公正公平。
03推行分类考试分类投档
2024年起,对于大学美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哲学等与专业考试要求相关度不高的专业,将不再组织专业考试;对于音乐、舞蹈、表演、美术、设计等其他对考生专业能力有较高要求美术类专业,继续组织专业考试,包括县级会考和大学校考。县级会考已覆盖的专业,鼓励大学不再组织校考,直接使用省会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对于少数继续组织校考的专业,鼓励大学通过线上考试或直接使用县级会考成绩等手段进行初选,通过初选的考生再出席现场校考,严苛控制现场考试规模。
2024年起,美术类专业将分三类进行投档
第一类是不须要出席专业考试的美术类专业,如美术史论、戏剧影视哲学等,直接根据考生中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养评价,择优投档。
第二类是使用县级会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美术类专业,在考生中考文化课成绩和县级会考成绩都达到所在省(区、市)美术类专业的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根据考生中考文化课成绩和县级会考成绩按比列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垂直志愿择优投档艺考迎来改革,其中,会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列原则上不高于50%。
第三类是少数组织校考的大学美术类专业,在考生中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会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小学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根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投档。
04文化课成绩稳步提升
现在,各省市对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均有最低标准,其中,对于保留二、三本批次的省市,文化线要求不高于专科线的70%;对于合并批次的省市,要求文化线不高于新专科线的75%。这次变革要求,各县(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升美术类各专业会考文化课成绩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
在增加文化成绩要求的同时,对于在相关专业领域确有专长的美术人才,《意见》提出,将探求推行破格投档模式。容许组织校考的大学在相关校考专业招生中,对极少数县级会考和校考成绩均非常优异,或在相关专业领域具备突出能够和表现的考生,拟定会考文化课成绩破格投档方法。
05大学高水平美术团招生不再从招生环节选拔
从2024年起,大学高水平美术团不再从大学招生环节进行选拔,改由相关大学从在校生中选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