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学院生命科学大学崔银秋院士科研团队在古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并于6月1日在科技刊物上发表了题为《fromChinalinksandhuman》的研究成果(Nat,11,2700,2020),该研究是首次对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西淮河流域及四川流域的近6000年时间跨径下连续的唐代人群进行全基因组高精度测定和剖析,并从遗传学、考古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多学科视角,阐述了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以来中国南方地区的人群互动,为阐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证据,引起国外外同行的热切关注。论文第一完成单位为四川学院,第一作者为生命科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宁超(目前为美国马普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四川学院崔银秋院士、德国马普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院长,院长,以及美国大邱学院的Jeong助理院长为该论文的共同通信作者。
图1.左图为样本分布及年代区间。下图为中国南方唐代人群遗传结构。其中(A)不同人群间共享等位基因差别,红色表示人群间更高的遗传相像度。(B)山东流域人群遗传成份在南方各唐代人群中所占的比列随距离以及(C)时间的变化趋势。(D)人群降维剖析,基因结构相仿的人群愈发相像。
本研究的55个唐代样本取自19个考古遗存(7500-1700BP),囊括西淮河流域、黄河流域以及山东流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南方不同区域的唐代人群有显著的遗传差别,但是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人群间存在持续的基因混和和替换。山东流域的人群自7,500年以来一直保持极高的基因连续性,但是这些基因成份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就出现在中国南方唐代人群中(图1、2)。中原地区人群在整体的遗传结构上保持连续性,但自仰韶时期以降,遭到中国北方人群的持续性遗传贡献,并最终产生现今的汉族人群。可以说,中原地区人群的主体遗传结构起码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早已奠定,这为中华文明钩沉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信息。从遗传学角度看,仰韶与龙山人群遗传结构相仿,均具有一定比列的中国北方人群基因成份,但前者比后者北方基因成份更高,说明自仰韶时期起,中国北方人群持续迁出长江流域并与长江流域人群进行基因上的交流,而这些人群迁徙和混和模式恰与距今4500-4000年黄河流域稻作农业明显北传相契合(图3)。自红山文化时期开始,西淮河流域遭到向西扩散的仰韶文化人群的遗传贡献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二道井子人群与仰韶文化人群在遗传结构上无明显差异。从夏家店上层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文化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群生业模式由农业转向农业与畜牧业并存,或与欧亚草原以及山东流域游牧人群的南移有关,从遗传的角度,游牧人群并没有简单地替换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农业人群,而是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土著人群混和,产生了夏家店下层文化人群特有的遗传结构。
学科交叉是当下以及未来考古学研究的主要趋势。古DNA在探求史前不同文化人群迁徙与交流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但是,古DNA本身并不能回答人群迁徙的成因以及具体的发生过程,古DNA的真正价值也必须借助考古学以及其他学科能够充分实现。近些年来,崔银秋院士团队仍然旨在于古DNA与考古学、人类学以及语言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古病原菌与人类的共生机制、传播以及与人群迁徙模式的比较,希望通过持续性的研究,愈发全面地阐明史前人群的历史动态。本研究工作就是综合了古基因组学、考古学、语言学以及核素剖析等多学科的研究方式和技术手段获得的成果,尝试更科学、更客观地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阐述中国史前各族群及其语言的源和流,促使遗传、考古、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融通发展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一研究工作得到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学院基础研究专项的支持。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本研究文章的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