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保分班’根本不保,钱也不退。”高一鹏说,去年年底,他接触到了一家网上考研辅导店。该店声称拥有“内部资源和私人关系”,并保证如果他初次测试失败,将获得退款。于是我就交了14800元报名了“保分班”。
本以为可以帮助我考研,没想到收了钱后,这家辅导机构频频失联2024年mti考研辅导班,承诺的课程和服务也未能兑现。高一鹏初试失利,反而陷入了与考研机构抗争、维权的泥潭。 。
“班级里没有什么能保证分数的”、“考试及格的班级,但不能保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上,46名与高以鹏有同样经历的候选人聚集在一起。他们都是“985考研”和其他几位考研辅导网店报名的考生。这些网店的幕后黑手是王某某和余某某。他们利用“内部资源”、“保证分数保证”来吸引考生,并通过平台外交易等方式让考生难以退费。
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至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457万人、474万人、438万人。庞大的考研数量催生了考研辅导等行业,但监管缺失、无序竞争造成了考研培训行业的混乱。大象很多,很多候选人都深受其害,但自己却没有办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没有哪个辅导机构可以替代考生前期的基础学习,考研没有捷径。”从事考研辅导十余年的严野表示,目前考研辅导行业鱼龙混杂2024年mti考研辅导班,无序竞争,机构不提供培训、不合作。用退款解决行业顽疾。颜野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关注这一领域,也希望各位同事努力做更多有利于考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事情,推动整个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985考研”网店宣传页面截图。该店目前仍正常营业。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保证积分且不予退款的“保证积分舱位”
“内部资源、私下联系、合同保障、保证高分、部门配额,请尽快汇报。”在某电商平台上,高以鹏原来报名的“985考研”网店宣传“初试保”“分班”等产品,并表示“每个院系有5到8个的地方。”其“冲刺出题班”还声称:“如果考前在学校抓重点,命中率基本可以保持在95%以上。”
“保分”、“限制”、“私人联系”,这些话无不刺激着高一鹏焦灼的神经。更重要的是,这家辅导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恰好与高一鹏报考的大学“有关”。 ”。
“我专业课基础薄弱,所以想找一家靠谱的辅导机构带我去学习。而且,选择保级班也是我心目中的一份保险——如果我没有通过考试,我会得到退款,”他说。
在网店页面客服人员的引导下,高一鹏联系了该机构工作人员王某某,并按照对方要求将款项转入其在电商平台外提供的支付宝账户。初试等级保证协议班14800元费用转账后,支付界面显示收款人是另一个人——于某。
2023年12月4日,高一鹏成功报名“限时”保级班,但“连线”老师王某某的态度逐渐冷淡,甚至频频失联。高一鹏玲玲收到的复习材料包括:4本纸质专业课程书籍、3本数学资料、一个包含72个专业课程视频的百度云盘链接。其中,纸质版资料册上印有《大连XX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指导用书》字样。截至2024年3月,注册前签订的课程安排和合同尚未履行。
眼看着考研的时间一天天临近,高以鹏的生活充满了焦虑。他申请更换学校课程,寻找更负责的老师,却发现负责匹配机构内所有学校课程的人是王某某……
“该机构没有向我提供承诺的服务,我有权要求退款。”高一鹏说道。
4月份,联系老师王某某大部分时间仍处于失联状态。直到4月19日,高一鹏表示要投诉并报警时,王某某才做出回应。
对于更改课程、取消课程和退款的要求,王某某仅表示,今后将按照“首次购买的学校课程”为高以鹏报考的大学安排课程。
“我的问题从来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他总是回避关键问题。”高一鹏说道。
在社交平台上,高以鹏认识了有着同样经历的陈数。
陈数就读于理工科院校,年级排名前十,成绩还不错。 “我报了基础复试班和复试合同保障班,双重保险,也是为了心理安慰。”
联系陈数注册的“南京考研专业课教育”网店的人也是王某某。
陈数收到的基础课教材共包括4本纸质教材和21门视频课程。视频课程分为光电检测与传感器理论课程、英语听说测试、实验课程三个部分。
“我还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复试协议类的信息。”陈数说道。
复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获得“复试内部信息”的机构老师王某某,在复试前已经三四天没有联系了。 “当时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说今年复试分数线很高,我很着急,也没有人帮我分析,我真的很着急。”当时就崩溃了。”
陈数收到了4份纸质辅导培训材料。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数最终无缘复试。由于他没有得到该机构的任何帮助,他的退款申请被拒绝。陈数告诉王某某,“如果不回复消息,就会被视为诈骗,会报警。”
“课程和资料都已经发放了,还算诈骗吗?稍后会统一处理退款,我们正在联系过线的同学。或者你可以尝试先报警(警察),看看是否算(诈骗)。”王某某回答道。
陈数很生气。
“我并不是因为我没有通过考试而向辅导机构勒索钱。”陈数表示,如果对方按照承诺提供服务,即使他不参加复试,他也不会浪费精力维权。
遇到“退费难”的不止高一鹏和陈数。截至发稿,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向王某、于某转账并报名参加“保分班”等类似课程的考生共有46人,涉及山东、江苏、湖南等14个省份。 、还有四川。 。
考研网店涉嫌虚假宣传
“于某和王某在同一电商平台上注册了多家考研辅导店。”高一鹏说道。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不少考生通过电商平台上的“考研班教育”、“985考研”、“211考研”、“考研班”四个网店报名考研辅导。我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心”。他们背后的人,都是王、于。
查询上述四家网店的公司名称,分别对应盱眙盱眙无忧文具店、盱眙菜子焱文具店、盱眙燕照王文具店、盱眙碧尚安文具店。登记证均位于江苏盱眙县。
其中,3家店面的注册证对应不同的个体工商户,“考研班教育”店面对应的注册证为盱眙岩无忧文具店个体工商户,且合法代表人物是于。
“天眼查”内容显示,盱眙岩无忧文具店成立于2023年9月。2024年3月,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无法通过注册经营场所、经营者住所联系到个体工商户。依法被盱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同时,在天眼查同时搜索于某和王某的名字时发现,两人均在南京盐城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工作,其法定代表人为于某。余持有60%的股份,王持有40%的股份。 2024年8月,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通过该公司注册住所或经营地点无法联系到该公司,将该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此外,上述电商平台四家店铺的注册证明底部也明确注明,商家平台对店铺商家也负有监管责任,要求经营者保证信息真实有效,并平台也会定期进行核查。目前,上述四家网店仍正常营业。
10月6日,新京报记者向“985考研”门店咨询考生全科业务。客服人员建议记者将个人联系方式留在平台外,由“前辈”详细解释。 “他给你介绍一下就更清楚了”,并表示“部分课程内容是学校直接提供的,是上岸的学长们提供的。”负责解答问题和教学。”
高以鹏与王某某聊天截图。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随后,名为“研究生工程考研班”的账号通过微信联系新京报记者称,今年高年级学生根据学校考试的重点、难点、易点,开设了10门特色课程。 。每个特殊课程都有不同的通行证。通过例题来总结做题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在考场上准确得分,真正达到得分的目标。
至于报名费用,对方表示,“在网店报名是原价的,不过国庆期间报名课程有折扣,如果在这里直接报名全班的话,就可以得到优惠200,直接领取初试材料。”在谈到如何保证平台外交易和私下转账的售后问题时,工作人员回应,“如果在我这边报名有折扣,有专门的收款码”“有收款码平台”但并未直接回应售后问题。 。
看到王、于的网店还能继续“招生”,这46名考生心里都屏住了呼吸。
为了充分准备考试,大多数考生选择不参加考试。 “这并不是向无良组织妥协,而是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位候选人在维权群中说道。
高一鹏选择继续维权,并将相关网店及负责人告上法庭。 “我无法忍受这些无良机构不认真对待候选人的事实。我想继续走在维权的道路上。”这几个月来,维权和备考成为高以鹏生活的两条主线。 。
“该店涉嫌虚假广告,而且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见过该机构承诺的合同。根据相关规定,该机构不仅要全额退款,还要向考生退一赔三” ”。高一鹏的诉求非常明确。
9月25日,新京报记者询问余先生,“保证积分”、“内部资源”、“私下人脉”等宣传内容是否属实。对方表示“若未达到约定积分,将按规定直接退款”,且不会有进一步更新。还有很多其他的表达方式。
《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明示或者暗示的继续教育、通过考试、取得学位或者证书或者教育培训效果的保证;有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应当参加教育培训。
同时,高一鹏联系其申请的学校核实后得知,该校并未推出任何“保分”产品,也未授权任何校内教师或社会辅导机构进行校外辅导。校园培训。
北京安建律师事务所周兆成认为,涉案考研机构利用“内部信息、私下人脉、系主任提供的课程内容”通过网店进行宣传,涉嫌虚假宣传。如果这些所谓的“内部信息”和“系老师提供的课程内容”并不真实存在,或者夸大其效果,那么这种行为就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涉嫌虚假宣传。
退费遇到困难的考生
有考生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将代理机构告上法庭,却在微信沟通过程中遭到王某某的嘲讽。
“你多大了,已经学会了威胁,但好人不学。”王某某对维权候选人表示,“(诉讼)标的有误,你去提交(材料),我看看能怎么办。” 。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起诉这个起诉那个。最简单的问题,你给这家店钱了吗?转账记录在那里吗?” “(我)搞砸了,但我非常有信心。”
高一鹏表示,余、王涉足的上述四家机构中,“研究生教育”是为考生授课的机构,另外三家则是做广告、吸引流量的店铺。三个店铺引导考生在平台内完成交易,并通过微信、QQ等方式进行沟通,允许考生通过支付宝等方式支付学费。
“这样一来,双方没有在电商平台上直接交易的证据,也没有合同,起诉维权很可能会失败。”高一鹏说,这就是为什么于和王一直嘲笑考生“找错题材”。 。
陈数保留的网店海报“报名复试,保证过关”宣传海报。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北京安建律师事务所周兆成认为,考生下单后,机构通过支付宝、微信引导退款、场外交易、转账,可能涉嫌逃避平台监管和税务违法。此外,该机构此前承诺将合同邮寄给考生,但并未实际履行。这些行为可能构成合同欺诈、不履行合同,违反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如果考生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周兆成表示,考生首先需要收集所有与机构交易相关的证据,包括电商平台订单信息、支付宝或微信转账记录、与机构的聊天记录、课程资料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证明该机构存在违规或违法行为。其次,考生可以向电商平台投诉机构虚假宣传、引导退款、异地交易等行为,要求平台介入调查并作出相应处理。
此外,考生还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举报该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如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合同诈骗等,这些部门将依法查处。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近年来,因“报名培训班”、“退费难”引发的纠纷多起。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9月5日公布了类似案件。该案中,谢某于2022年9月11日与某教育培训机构签订了《学生协议(笔试班)》。协议规定,如果谢某2023年某县教师笔试未通过,某教育培训机构承诺全额退还培训费用。合同签订后,谢某按照约定向教育培训机构支付培训费8999元,并正常参加培训。随后,谢某因2023年某县教师笔试未通过,向教育培训机构提出全额返还培训费用的请求。多次请求无果后,谢某起诉要求退款,最终得到法院支持。
法官表示,近年来,“保障培训班”的培训广告屡见不鲜。所谓“保证”,是指培训合同中约定了“不退款”条款。但实践中,未通过考试的培训班报名者在要求退款时往往遇到困难,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一方面,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尽量寻找连锁、知名商家,充分了解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付费;另一方面,消费者应谨慎选择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请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妥善保管好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以便日后出现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官提醒。
“考研没有捷径”
“‘保分’、‘保通’这些表述确实很吸引人,但在做出这种选择时,大多数人还是想趁机绕过规则,从事不正当竞争。”从事考研辅导工作十余年的业内人士严野说。 ,在规则边缘的诉求很可能会被利用和欺骗。
颜野表示,任何补习机构都无法取代大家备考前期广泛的基础学习。既然是来考研的,就一定要尊重知识本身,用最实用的方式去学习最扎实的知识。无论是收集考研院校信息还是学习,都没有捷径。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对知识抱有敬畏之心,尊重他人的经验。网上流传的同行版本已经可以满足大家的合理需求。”颜夜说道。
颜野介绍,市场上一些机构推出的“保分班”大致可分为“资源班”、“培训班”和“纯概率班”三种。
“保过级”、“保录取”,业内将此类组织称为“资源提供者”——他们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一些高校的名额,特别是在复试期间为考生提供保录取服务和调整期。 。加之复试调整阶段,考生需要快速决策,信息复杂。这个时候,他们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这种资源商的商业模式是违法的,所以会有相应的风险溢价。一年只有十几名学生,但单价会比较高。”颜野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本身就是一个灰色行业,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不与学生签订合同,行业内也缺乏相应的规则和标准对其进行约束。考生维权难度大,考研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大多数考生都会选择“花钱买课”,而不会追求太多。
不过,业内一些打着“保分数”口号的机构也会提供普通课程培训产品。业界将此类机构称为“培训”。机构将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选择目标院校,并提供正常辅导培训。比如,如果学生能够参加211考试,就应该选择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的211院校,以保证通过率。
同时,这些机构也会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做出一些努力,不断积累培训经验。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可能会高一点,但如果确实能满足考生的需求,就没有必要完全否定这样的机构。
第三类是纯粹赌概率、不注重培训、不配合退款的机构。 “这也是目前行业内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颜野表示,考生和家长在选择补习机构时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机构所谓的“灰色地带”和“潜规则”灌输焦虑情绪,包括“歧视”本科、黑幕复试、漏题等问题,国家研究生招生总体上越来越公平,但不少院校会夸大潜规则的存在,迎合大家对“考试有潜规则”的刻板印象,制造恐慌。
“真正聪明、不怕法律的人其实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流氓和骗子。”颜野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领域,尤其是无序竞争。”
高以鹏维权案已进入诉讼程序,并收到法院传票。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高一鹏的维权已进入诉讼程序。
原定于9月25日开庭审理的“信息网络销售合同纠纷案”,由于涉案信息复杂,山东省海阳市人民法院法官变更了适用的“速裁程序”。高以鹏向“普通程序”表示“将举行庭审,开庭日期稍后通知。”
高一鹏表示,无论最终的判决结果如何,他一定会脚踏实地地进行审查,全力以赴准备今年的研究生预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高以鹏、陈数、颜野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秦冰 李英强
甘浩编辑
校对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