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坐落于古都南京,拥有灵谷寺、仙林、五棵松(筹)、滨江四个校区。 灵谷寺主校区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的民国中央体育场旧址,占地640余亩。 学校教育教学部下设体育系、体育系、运动与健康科学系、民族体育与表演系、休闲体育系、足球学院、研究生部、运动员部教育教学管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部、附属学校和奥林匹克学院(民办院校)下设12个单位、14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人文学科5个学科门类。艺术。 目前在校各类学生7032人; 设有网球学院(中国网球学院)进行运动训练。 学院)、竞技训练学院、省青少年业余体校,省级优秀运动队11支,现有专业运动员355人。
学校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体育学获批江苏大学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立项学科。 拥有体育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体育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 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江苏省普通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省“十二五”高等教育学校重点专业(类)2个,江苏大学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一期项目2个(其中A类1个); 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国家体育总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群1个,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16项,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1部,省级优质教材19部,优秀教材、重点教材、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教材1个、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个、实习实训基地80多个。
作为江苏省竞技体育的主力军和基地,学校积极服务体育事业发展,先后培养了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副局长蔡振华等一大批体育产业领军人物。国家体育总局等; 共有15人、23人、20人获奖。 奥运会冠军南京体育学院,99人以310人、197个项目获得世界冠军,172人以475人、362个项目获得亚洲冠军,其中94人以151人、111个项目获得亚运会冠军; 参加第一届至十三届全运会,为江苏省夺得金牌204.5枚。
近年来,学校认真实施“科技兴体育”战略,大力开展科技研究和科技服务。 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及其他各级科研项目60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 各级科研成果奖25项; 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4项; 出版专着、汇编、教材100余部; 发表论文4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0余篇,SCI、EI、CPCI-S 22篇); 拥有1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拥有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行为干预研究中心、江苏省校园足球研究中心、江苏省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科学训练研究中心等江苏省研究机构。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奥运会、全运会筹办科技研究服务,多次获得上级部门奖励; 近年来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南京大学等10余家单位在运动生物学方面开展合作。 在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运动生物化学等领域开展了合作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学校按照定位、使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原则,着力建设一支合格、可用的教师(含教练员)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390人(其中民办教师122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民办院校3人),副高级职称87人(民办院校4人),副高级职称115人。中级职称(民办院校27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4人,硕士学位237人(其中民办院校55人)。 现有教练员124人,其中国家级教练员30人,高级教练员44人,一级教练员32人。 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南京体育学院,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入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8人入选省属高校“清澜工程”培养对象46人,“国家体育总局”“百人计划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2人,7人“精英教练员双百人才培养计划”硕士生导师110人(其中外聘38人)。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丹麦、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院所、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泰国、香港、台湾; 100余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指导培训,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100余名各体育领域的援外专家。
办学60多年来,学校坚定不移地坚持“学训一体、育人制胜、创新进取、服务社会”的特色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办学方面,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国家体育总局、江苏省委省政府、国际奥委会和主席巴赫的充分认可,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面向未来,南京体育学院将继续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不断完善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坚持以“严谨、朴实”为校训,以“体育特色、国内一流”为目标,培养各类人才。 我们将不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效率,扩大办学影响力,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国际一流的高水平体育大学。早日建成知名体育院校,为江苏省和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