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多年来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指导下,创新与大师合作模式,重构教学体系,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建立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承路径,实现了工艺美术传承创新与现代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工艺美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行业。
□ 本报记者 贾涛文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教育厅所属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单位”。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江苏省宜兴陶瓷职业学校,已有90年的办学历史。 现已发展成为以陶瓷专业为特色、以艺术专业为重点的“艺、工、文、商”协调发展。 综合性高职院校,2019年荣获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轻工“大工匠”、无锡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谢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院高度重视建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将中国工艺美术融入学院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建设,已列入学院年度党政工作重点,统筹推进协调推进工作已经建立。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 相关职能 由院系、二级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本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分工。部门,有序推进各项项目。 工作进展顺利。
谢强大师表示,多年来,学院广泛开展传统工艺文化交流活动,携手工艺美术大师积极参加2021年迪拜世博会(江苏周)展览、“一带一路”路”中国宜兴当代紫砂作品中东欧巡展、2021中国艺术馆“文明接纳”紫砂艺术展等活动。 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与红色精神融为一体,倡导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 2022年,学校将举办“千人千艺,致敬百年”暨“道养乡风,致敬百年”艺术创作活动、“美育之路”——江苏雕塑作品联展高校、第二届陶瓷创新作品展等省级“艺博杯”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进一步提升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和国际影响力。
今年6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吸引了全国96所高校、行业企业和非物质文化大师工作室积极参与。 联盟汇聚“政府、行政、学校、企业”的力量,旨在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围绕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开展探索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与培训。 践行打造职业教育特色非遗品牌,助力大师进校园创新非遗,赋能职业教育提质创优,大力培养非遗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进一步促进非遗文化融合传承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据了解,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各项竞赛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其中,吴元新等13位与学院合作的工艺美术大师被授予“校园活动合作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守才、谢强荣获全国轻工业“大国工匠”称号。 与学院合作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谢强分别被评为2021年、2022年“优秀校园大师”。 学院与工艺美术大师合作申报教学成果,获2018-2019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获2021年度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1 件。 裴红雷、李鑫两位老师被评为2018-2019年度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能手。 2020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行业高技能人才
据了解,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实施“道文化+”文化教育工程,将“继旧注入新、奋发有为”的道精神有机融合在一起。将“精益求精、坚忍不拔、追求卓越”融入校园文化,依托当地和学校独特的陶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深化与工艺美术大师的合作,不断探索“陶文化+陶文化”的新机制。将“传承陶文化、弘扬陶精神”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到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人文素质和工匠精神。全方位、立体化,积极发挥学校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示范引领、智力支撑和辐射作用。 以及其他重要角色。
在教学工作中,学院积极创新育人模式,打造“双导师制”教师队伍,采取合作申报江苏省行业教授、建立大师工作室、灵活引进等措施,聘请吴元新、赵宏宇等7名中国工艺美术专家。 张正中、方伟明等6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为学校特聘教授,建立了13个大师工作室。 同时,按照“分级管理、量身定做”的建设理念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师资队伍“三位一体工程”,即通过“一师、一室、一类”、“一大师一徒一技”、“一专一合课”等,使大师工作室建设与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服务能力建设,让大师们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用自己的“特色专业技能”“大国工匠品德”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多年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标准建设为引领,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核心,构建了“三个对接”非遗教学体系,构建了“师资队伍”。 “师+师”、“师+徒”、“艺术+科技”的“三对接”非遗教学体系。师与师对接实施“双元”教学,合作开发课程,共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师徒相连,启动集招聘、与学校、企业联合培养为一体的紫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学徒项目,开设“卓越技师班”,实现师徒现代化转型以师徒关系为纽带,以技能传承为纽带,艺术与科技连接,打造“名师、名师、工匠”工作室和“工程、设计、研发”中心跨界融合,有效赋能教学实施。 截至目前,学院已合作共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4门,联合编写出版江苏省重点教材等新形式综合教材5部《陶瓷装饰与绘画》,并出版作品集20余部。 该校15名教师、47名学生与谭志坚、陈富强等大师配对。
同时,学院积极开展传统工艺科研合作。 学校依托“江苏省陶瓷材料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与工艺美术大师强强联手,紧密合作,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和《宜兴对“钧陶制作技艺”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彩陶制作技艺”、“宜兴青瓷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研究,明确传承创新价值和据统计,学院立项省级以上传统工艺研究项目10余项,授权专利48项,发表论文多篇。发表相关学术研究论文40篇,出版相关学术专着13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
此外,学院依托优质硕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一系列服务乡村振兴活动。 在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的领导和支持下,学院与宜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振兴农村经济紫砂导师团”公益项目。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纪一顺、谢强等合作组建专业团队实施具体实施,自2020年实施以来,已培训陶瓷从业人员2万余人,在线参与人数达89万。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取得了广泛的网络传播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获得省财政厅100万元专项资金,被授予“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工程”,并被《学习强国》、人民网、和《中国青年报》。
接受采访时,谢强大师表示,当代工艺美术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语境。 中华文明与宜兴紫砂的结合,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致敬,也是当代紫砂文化的延伸和拓展,促进了国人对紫砂的认识。 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留住文化根源,弘扬时代精神,推动紫砂创新发展。 作为一名工艺美术的创造者和教育者,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体现时代精神,努力创作出更多体现新时代、新风格、新精神的作品。 艺术作品奉献给当代大众,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希望与同学们一起,用更加直观、生动的紫砂作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充满时代精神的紫砂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公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激发人们的灵感。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是新时代陶瓷工匠应该肩负的时代使命。
谢强大师作品
《华夏文明·春秋·花水仙》
谢强大师作品
《中华文明·秦汉·秦朝明月》
国家级技术专家、谢强大师弟子
童健作品《官帽与亮亮克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