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即使经过非凡的努力,也只能取得较低的高考分数,无法考上重点大学甚至本科院校。
那么,这些孩子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所以,除了鼓励贫困生通过努力考上名校,我们还要关注那些无法考上名校的广大孩子,他们能力有限,教育质量低下,家庭条件也较差,这意味着这些孩子在高考中的竞争力较弱。
但如果他们的成绩达不到本科线,或者仅仅勉强达到本科线,他们的选择就会面临很多困境。
虽然1999年开始的普通高校扩招,让分数线较低的孩子也能拿到大学毕业证,但大部分不看分数线的三本院校和民办高校的学费都非常高昂,一年动辄两三万元,这还不包括生活费和学费。三四年的持续支出,对于经济本来就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有的家庭甚至需要背负长期债务。
当然,这些孩子可以选择不上昂贵的高校,高中毕业后考入职业技术学院,或者参加工作。但“读书改变命运”已经成为许多劳动人民心中埋藏的神圣希望。
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家长坚信,送孩子上大学,给他们高等教育和一张文凭,总比自己辛苦打拼半辈子的命运要好。所以,不管多苦多累,他们都会帮孩子想办法上大学。如果上不了重点学校,就送孩子读三本、民办、技校。
本文的思考来自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我为什么贫穷?》系列纪录片第八集,又名《学习到贫困:中国的教育热潮》(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为什么贫穷?
简单的介绍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为何贫穷》这个系列纪录片。
《为什么贫穷?》是一部纪录片系列,共八集,每集约一小时,从不同角度探讨世界各地的贫穷现象。自2012年11月起,已在全球70多家电视台播出,累计观众达5亿。台湾公共电视台和香港电台均已加入播出,但大陆尚未在电视播出,仅可在网上观看。
来自丹麦的一家非营利组织与英国广播公司(BBC)和丹麦广播公司(DR)合作,委托多位纪录片导演拍摄了“为何贫穷”系列片,希望引发公众对贫困问题的思考。
八集纪录片的标题如下:
第 1 集:贫穷的我们:动画版的贫困史
第 2 集:人生而贫穷
第 3 集:金钱、权力和梦想
第 4 集:土地争夺战
第 5 集:给我们钱
第 6 集:赚钱和偷窃
第 7 集:太阳能妈妈
第 8 集:贫困生(又名:出路)
第八期《读书到贫困》专题节目,探讨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读书导致贫困
你说什么?
本期节目由中国纪录片导演陈伟军拍摄。影片讲述了武汉三个人物的故事。三个人物分别是假高校招生老师王振祥、母亲残疾、家境贫寒的高考失败者王攀,以及苦苦寻找工作的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毕业生万超。
他们的故事各自独立,却又隐约有交集。在高等教育产业链中,三者分别站在教育从业者和教育接受者的位置。但这条产业链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底层——与一二线、重点大学无关,只与民办培训机构和三线学院有关。
我想向你澄清这一点,以帮助你思考:
《读书致贫》这个片名,适合用来形容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现状吗?
如果王攀的分数够高考进重点大学,万超也毕业于一流大学,那这部片子还叫《读书到穷》吗?
你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读影片中这三个人物的故事。
1. 假学校招生老师王振祥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王振祥就开始走遍城镇和乡村,在一次又一次的招生说明会上重复着他记住的台词: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为上品。所以在座的各位应该有一个共识——读书不仅能让人获得强大的精神世界,还能让我们拥有体面的工作和高质量的生活。”
几乎在每一次汇报会上,他都会以慷慨激昂的语气,用上述这段话,介绍当天的讲话内容。
他的那些如同传销的演讲,大都是老一套的心灵鸡汤,利用大众对读书价值的普遍肯定,吸引一些没有办法读书的学生,向他们兜售读书的意义,但目的却是骗他们报考他的假大学、交钱,完全取代“读书”和“上假大学”的概念。
但即便如此,他的励志演讲,加上他高亢的嗓音和充满激情的表达高考落榜生找大学,还是能煽动几位学生当场交纳报名费。因为励志演讲和成功学一样,对于文化水平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非常有效,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喝下一勺浓浓的鸡汤后,原本期待着读书能改变命运的孩子们更加坚信眼前的这位老师真的能带领他们走向高质量的人生。然而明眼人都知道,心灵鸡汤就像是一剂麻醉剂,听者瞬间恍然大悟,但真正实践起来,就会发现困难重重,完全不符合常识和逻辑。
对于为何只在偏远地区举行通报会,王振祥对镜头坦言:
“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孩子没有好的师资队伍,考不上重点大学,只能进我们这种不要求分数,发大学毕业证的商业学校。严格来说,我们是公司,不是学校,只是招学生进来,交钱,然后送走,中间什么都不用做,学校从来不管你教得好不好。”另外,农村孩子和家长都比较老实,“好骗”。
他在发布会PPT上展示的所谓“师资队伍”、“软件硬件优秀”、“配套企业”其实都是百度图片,对农家子弟承诺的“毕业即就业、企业争相录用”也是一连串谎言,就连视频中“优秀毕业生”的亲口陈述也只是照本宣科。
为了防止学生发现自己被骗,给学生带来麻烦,他们就把学生分配到其他地方,因为“如果学生找不到工作,车费又贵,他们会自己找工作,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王振祥坦言,这份工作很不讲道德,压力很大,需要骗取农村孩子交纳报名费。但作为这家“公司”的招生老师,他其实在每次招生说明会上都有一项“推销任务”,就是在每次讲座结束后,说服至少三名学生当场报名,而每名学生需缴纳100元“报名费”。
至于他的“表演”,他也坦言,这并不容易。因为聪明人都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而只有那些渴望孩子上学、拿到文凭的诚实农民家长才会加入他们的行列。
类似“宏博软件学院”这样的假学校,和莆田那些利用绝症患者求学欲望大赚一笔的私立医院没什么区别。高考成绩公布,高分考生兴高采烈地选学校、选专业,而分数低的穷孩子则面临“辍学”或“高价读书”的选择。为了读书、为了拿文凭,他们不小心搭上了假学校这条贼船。
这些孩子的迷茫与纠结,以及家长希望下一代能拿到文凭、能挣钱的单纯愿望,恰恰被秃鹫般的假学校所利用。
2. 高考落榜的王盼,母亲残疾,家境贫寒
王攀的家庭,用王振香的话说,是“一个希望考个大学,改变命运的简单家庭”。虽然家里穷,但在这些培训机构眼里,她还是一块“大肥肉”。
王攀的母亲戴仁珍小时候被猪咬伤,失去了一只手和另一只手的几根手指,她和丈夫在砖厂靠搬砖为生。
尽管自己运气不好,生活贫困,但她依然给予女儿最大的爱与包容,当女儿要去县城查高考成绩时,她也说:“你去县城就不用跟我汇报了,你自己去就行。”
然而,王盼的成绩并不理想,388分的总成绩让她在得知结果后,与同学们抱头痛哭。“我该怎么办?”这句话,道出了低分生们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的心情。
在得知女儿的成绩后,戴仁珍脸上仍旧挂着笑容,只安慰女儿说了一句“你考的不好”。当她独自面对镜头时,她表示“王攀考的不好我当然生气,但我没有跟她说什么,因为我不想让她难过。”
她建议女儿先找份工作,接下来的日子里再考虑上什么学校。
尽管王盼表示后悔,不想再读书了,但戴仁珍还是坚持让她继续读书。因为这个淳朴的农家妇女坚信:
“有文凭才能用脑子干活。现在上大学的人很多,大学生会越来越多。上大学也是为了找工作。”
其实,王攀心里也承认,为了让父母过得更好,直接工作肯定让这个愿望遥不可及,读书也许更容易实现。
王攀的父亲存在感比较低,似乎并没有在女儿的选择上给出太多的建议。唯一一次被多打几拳是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抱怨女儿成绩不好,能上的学校都是骗人的,还抱怨王攀考不上好大学,是因为她妈妈不读书。他的话激怒了王攀夫妇,在妻子怒斥他“只管吃饭干活,别管别的事”后,他就没再说话了。
与女儿达成“继续读书”的共识后,戴仁珍开始筹划宴请厂里的朋友,虽然家里并不宽裕,王盼考试成绩也不好,但还是要请客。
无论是通知各家各户,还是宴会上每桌敬酒,都是戴仁珍一个人在做,看得出来她是家里的主心骨。宴会上在场的亲朋好友,和王攀一家一样,都是在砖厂上班,家庭并不富裕。
王盼虽然分数低,但毕竟是工厂出来的大学生,家里的老朋友都送了她一小笔钱,但谁都知道,王盼能上的学校学费不会太低,这点钱只是九牛一毛。
后来,王攀和母亲在赤壁见到了王振香,那次招生说明会上,他们也是唯一交了报名费的人。王攀在教室考试的时候,戴仁珍在楼道里向王振香诉说着自己家里的困难。
“我们农村人进城打零工供两个孩子上学,王攀的梦想是上大学。初中老师问她为什么上学,她说上学是为了脱贫。”
听到这些恳切而又令人心碎的话,尚有良知的王振祥尴尬而勉强地笑了笑。他以最快的速度结束了与王攀母女的谈话,回到酒店,说:“做回人吧。”在他眼里,穿着白衬衣打着领带,看起来像社会精英,却做出骗取人们血汗钱的事情,简直就是违背人类良知的行为。
所以他表示不愿意和这些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并希望在汇报会结束后立即离开。
“还是别登记了,我家那么穷,把这些钱给洪波就是耍手段,太违背良心了……”
在王攀离开家去宏博软件学院读书的前夕,戴仁珍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脸,轻声对她说要懂得保护自己。这一幕真的暖到我心头。虽然灯光昏暗,房子老旧,但她脸上温柔的笑容,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爱,让这位独一无二的母亲散发出令人无法抗拒的光芒。
为什么这位母亲不顾家庭经济困难,宁愿相信假学校的宣传,花高价送女儿上学呢?
除了希望女儿考取文凭,从事脑力劳动,而不是像自己一样靠出卖体力为生外,自己也应该有自己因为残疾而未曾实现的“读书情结”,在支持女儿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同时,也努力供养女儿继续学业。
王攀妈妈很清楚,如果她不读书,没有文凭,就必须像她一样努力,哪怕是残疾。她总是温和地微笑,却在饭桌上突然对丈夫发火。其实,她不仅仅是对丈夫无理的抱怨生气,她的愤怒应该是因为丈夫突然暴露了她小小年纪失学的痛苦。
她有很强的自尊心,虽然只剩下一根手指,但她还是一个意志力很强的女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包揽,扮演着家庭领袖的角色。一边供养女儿在县里读高中,一边还要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可想而知她的生活有多艰难。
对于经历过人生磨难的她来说,因残疾而失去的求学机会始终成为她心头的一根刺。这根刺时刻提醒她,哪怕女儿的求学会让家里一贫如洗,她也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也算是女儿替她完成了未竟的心愿。
所以她无论如何都不想让女儿像自己一样,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男人,靠体力维持生计,也正是因为没有文化,才进了一所假学校英语作文,差点被骗光了所有的积蓄。
3. 万超——找不到工作的私立大学毕业生
这个男孩戴着黑框眼镜,面容普通,一身运动装,斜挎着包,喜欢自言自语,满嘴都是现在年轻人常用的流行语。
开场,他正在写毕业前的自我评价,积极阳光,看来自己在就读的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学到了很多东西。(珞珈学院是一所民办三级院校,学费在1万至1.5万元不等)。
随后,是充满欢声笑语的毕业典礼,毕业生们身着学士服,手挽手合影,似乎每一位毕业生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然而随后的求职经历却真正让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重新面对了残酷的现实。
喧闹的光谷人才招聘会上,挤满了像万超一样急于找工作的年轻人,也挤满了看似热衷于招贤纳士却总是拒人千里之外的企业展位。
万超穿梭在他们中间,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各家公司的招聘标准。他坐在招聘人员面前,说自己毕业于珞珈学院,专业是国际贸易。当被问及对加班的看法时,他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的忠诚:
“我觉得加班很正常,为了帮老板,我经常加班到两三点。”
临走时他还不忘恳求招聘人员不要把他的简历放在最下面。
万超在招聘会上寻找目标的时候,嘟囔了一句:
“我要工作,别人怎么不要我?我又不是211、985的?唉,就这样吧……”
最终,一家公司给了他一次职前试用的机会,让他以清算专员的身份实习,并要求他提高Excel技能。
他高兴地用旧手机拍下了自己第一张工作证,满怀信心地下载了Excel小技巧,打电话给父亲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并满怀希望地说:
“我现在一文不值,但是当我变得有价值时,我就会变得有价值。”
当时他的口袋里其实只剩下七毛钱了,虽然他告诉父亲自己还有钱,但是父亲和所有疼爱孩子的父母一样,还是表示会给他几百元钱。
万超苦笑一声:“唉,苦啊。”
他一边幻想着找到工作后能在武汉生存下去,一边精打细算地找房子。
但房子刚租出来,公司就以万超不熟练使用Excel为由,将他当了十天的免费劳动力后解雇了。
万超很失落,他已经租了房子,借了别人的钱,花了父母那么多的钱,如果再重新找工作,所有的投入无疑都成了沉没成本。
一切又重新开始,他挤进人潮汹涌的招聘会,不停地自我介绍,焦急地等待面试通知。万超一边安慰自己“前途还是光明的”,一边在最后不忘问摄像师“对吧对吧对吧?”
他自己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在武汉活下去,只能用“有文凭就能找到工作”的信念支撑自己,心里忐忑不安,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走,用阿Q精神强化自己苍白的自我安慰说辞。
他有年轻人的倔强,想要毕业后独立,不依赖家人生活;但他也有这个时代独有的迷茫,即便拿到了文凭,可他现在该何去何从?
三个角色
去哪儿?
影片渐渐进入尾声,但三个人的生活还在继续高考落榜生找大学,未来还有太多的未知在等待着他们。
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万超搬出了暂时租住的小旅馆,和两个朋友合租一套房子,加入了大城市密集的蚂蚁大军。
王盼的妈妈送她上了火车,这一幕的背景音乐,是这位与众不同的妈妈哽咽地唱着的故事:
“我小时候生在凶星下,被猪狠狠地咬,十根手指只剩一根,羡慕别人上学,要背着书包去上学。妈妈听了,眼泪都掉出来了,问我怎么什么都不懂,连铅笔都不会拿,还学什么文学?”
妈妈在火车边久久注视着硬座车厢里的女儿,一路上不停地叮嘱她找座位,虽然面对镜头时不忘强颜欢笑,但她内心复杂的情绪还是隔着屏幕感染了我。
她对女儿的依恋,通过女儿实现继续求学愿望的满足,对未来人生方向的迷茫,都映照在她的眼神里,透过车窗传递给心爱的女儿。
镜头一转,王振祥靠在栏杆上发呆,字幕解释道:他上班的鸿博软件学院倒闭了,老板开了一家赚钱更快的学校。失业半年后,他进入一家物资公司做网络维护工。
王攀其实还算幸运,没有被宏博软件学院骗取高额的学费,而是选择了技校读工程造价,父母还要辛苦打工支持她完成学业。
三人的故事到此结束,但谁也不知道他们的人生将会走向何方。
王攀、万超
不同的路,注定到达同一个地方?
王攀的今天是万超的昨天,而王攀毕业的明天,会是万超没有未来的今天吗?
拥有学士学位的万超就像拥有大学学历的王攀的略高版本,虽然两人在影片中没有交集,但可以想象,他们最终走到一起的可能也很大。
万伟刚说:“高中就是一个把人分门别类的机器”(回复“高中”即可查看),高中毕业的学生有的考了重点大学,有的考了普通大学,有的根本没考上大学。
这部电影描述的应该是第二类人,就是考入普通高校或者技校的学生。
影片开头的字幕写着“有文凭就意味着有事业吗?”根据影片的内容来看,其实应该加一个前提——
“对于成绩不高、家庭背景普通甚至贫困的学生来说,有文凭就意味着有未来吗?”
学习使你贫穷
是什么原因?
“读书致贫”,顾名思义,就是读书上学,导致家庭陷入贫困。
什么样的人会因读书而变穷呢?应该是像王攀这样,家庭贫困,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以及像万超这样,家庭普通,受教育程度普通,但有强烈自立欲望,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尽快在大城市立足,羞于依赖父母养活的孩子。
但因读书而变穷的原因是一样的吗?
事实上,它们是不同的。
万超毕业后的贫困,是带有“体验独立生活”色彩的选择性贫困,因为父母为读珞珈学院花了不少钱,他不想靠家里生存,如果实在没地方去,可以回家求父母帮忙,他有出路。
王攀呢?她家里的预算非常有限,父母的收入也不太可能增加,这意味着她处于被动贫困状态。而且,她成绩不好,上学的选择也很少。如果不上大学,她家的条件可能基本可以维持现状,但预算这么少,如果把钱花在教育费用上,会立刻把家庭拖入更贫困的境地。
她不甘心辍学,又不忍心看到父母背上他们负担不起的债务,所以脸上总是写满迷茫。但家里已经两手空空,自己又欠了人情,好歹是个砖厂出身的大学生,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如果毕业了还找不到像万超那样的工作,她内心的迷茫恐怕比万超还要深。
王攀怀着“脱贫致富”的愿望去读书,却不料却把家里拖入了更加贫困的境地。
所以,即便万超遇到麻烦,他还能自嘲一番,而王盼却面临着去哪里上学的选择,以及必然会高昂的学费,她大部分时间都是皱着眉头思考,很少露出笑容。
万超心里很平静,王攀心里更多的却是担心。
“读书致贫”真正确立的条件应包括以下几点:
家庭背景贫困;
表现不佳;
没有太多选择;
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经济状况没有改善的希望;
孩子和家长都认为大学文凭是必须的。
基于此,像王攀这样的孩子就会被到处可见的假学校、假大学所利用,瓜分本来就稀缺的人民币。
但如果我们以《读书致贫》这部纪录片为蓝本,得出的结论是“读书致贫,穷孩子就别读书了”,这说得通吗?
其实,读书并不是导致贫穷的原因,高昂的学费、低质量的教育,以及很多孩子不愿意读书,只为拿到文凭而上学,最终却一无所获,才是导致贫穷的原因。
那么,如何破解“因学致贫”难题?王攀、万超的出路又在哪里?
正如纪录片导演陈伟俊所说:
“现在农村的孩子很难考上好的大学,因为教育不公平。农村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越来越差,好老师很快就被城里的中学挖走了。一个山区,三四百个学生,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可能只有三四个。”
任何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总是以很自卑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自己。我希望无论观众来自什么文化背景,看完我这样的电影后,都能抬起头来看看自己所处的体制是不是出了问题。我要改变身边的体制,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最后的思考
似乎最近大家谈论的都是舆论上存在争议的事情,让人反思、抱怨不已,却很难找到明确的解决办法。
作为一名作家,我不知道我能给像王攀这样的孩子什么切实可行的建议,真正帮助她。我们是否应该鼓励他们学习,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考上重点大学?但就像王攀考不上高分一样,并不是所有的穷学生都能考上名牌大学。当他们只能考到很低的分数,没有机会考上本科大学时,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我们用“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样软弱的话语去鼓励他们,甚至有“吃肉粥何妨”之嫌。作为不怕说话的人,我们又怎么知道他们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愿望呢?摆在他们面前的绝望现实,不会因为几句鼓励的话而消失。
而且,能看到这部揭露假学校恐怖内幕的纪录片的人,一般都不会上当,而很多可能上当的人,其实是看不到的。
因此,我意识到我们通过一篇文章提供的任何建议都是薄弱的,我们鼓励贫穷的学生努力学习,但现实是,由于客观的原因,许多孩子无法获得很高的分数。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不公平,东部和西方之间的教育质量下降是由学院和大学的扩张以及假学校的扩散所引起的,就像这些孩子一样,使他们感到窒息。
一个人的教育体系的黑暗角落不能由一个人撰写文章的人打开。
您有阅读本文的好主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