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从毛里求斯旅游回去,提到体会,最难忘的就是语言不通,尤其是店名的翻译,导致了好多笑话和误解。尤其是在美国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外语发音脖子卷得太厉害的个别地方,更是让人崩溃。
店名的翻译仍然是翻译界的困局,就连资深翻译家都认为很难译得确切又传神达意。曾在一个菜单上看见担担面的翻译,叫“芝麻掺着香肠和让它出芽成毛豆状的拉面(withpaste&pea),确实复杂,但似乎没有译出担担面的特色和辣味来。水煎锅贴翻译成“轻轻地油煎一下的蛋糕”(friedbread),啰嗦又不确切。中国的煎饼根本就不同于蛋糕,也不是用油轻轻地煎。所以,店名翻译不能这么译音,不然常常搞得人们忍俊,甚至成了笑话。
对这么复杂的店名翻译,建议对中国店名干脆译音,不要费力地译音,如同人名的翻译那样。对外国店名,目前似乎有好多译音,如汉堡、麦当劳等,对于其中的蕴意和风韵,那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中国菜谱翻译,还是让食用者在享受中细细感受吧。
虽然,生活中有好多事只能意会而未能言传。对那些我们千万别去做弄巧成拙的说明和解释中国菜谱翻译,否则,要么导致误解,要么成为笑话。如果让我去翻译店名,血肠就叫“童子切坑”(),不会搅尽脑汁去说明早已烹熟的鸡有无爱情经历啦!(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