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六年前的“老”论文突然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论文讲述了一位女研究生遭遇“控制欲极强”的导师的故事。所幸,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并没有以悲剧收场。
这篇论文题目为《她为什么换导师?》,副标题为《师生关系案例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17级硕士生王伟的学位论文。
论文封面“她为什么要换导师”
一个“对抗PUA”的故事
这篇长达79页的论文文笔生动、幽默导师回应论文预言,讲述了一个“学术职场故事”。
和导师的第一次见面,就是职场PUA的著名场景——女研究生遭冷遇:“如果你不想在这个学校呆,你可以走”,这是导师一进门说的第一句话。
她一愣,随即开始自责:是不是因为这个导师不是她报名时的首选?是不是因为见面前没有发短信?
这名女研究生其实是多虑了,据她的同学证言,其他同学也遭遇过这样的打脸,“我的门现在开着,你现在走还来得及”,这样的恶语伤人已是家常便饭。
后来,这名女研究生发现,她的导师曾经有过被学生背叛的心理阴影,所以,在第一次见到每个学生时,他都感到一种复杂的谨慎、戒备和恐惧。
学生们描述了他们第一次进门时的感受
在一年多的师生关系中,女研究生遭遇了“冰与火”的考验。
研究生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这对师生有过一段“苍白的蜜月期”,所谓蜜月,就是跟着导师上课,勤勤恳恳地给导师端茶送水,在导师面前表现得十分乖巧,用“我会说会的会的会的”来换取导师的亲切。
读研二年初,导师为女研究生联系了上海一家实习学校,“她帮我找到了实习,我很高兴,很感谢她,后来我就到那家学校实习了。”
学生们形容这段“苍白的蜜月期”
让这位女研究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次实习,让师生关系陷入绝境。
导师希望她听话,“跟我学什么,我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但实习到一半,她发现自己的兴趣不再在既定的课题上,于是决定换课题。
女研究生提出的课题,却被导师一次次坚持否定,“从各个方面否定你的课题”。
当正式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她对自己第一志愿的导师的表现是喜忧参半的——这位老师对这个课题为什么不好、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并且以一种她特别能接受的方式,从非常理性和客观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比之下,他自己的导师“特别不学术,充满情绪,无法给出任何明确的反对理由”并且“完全不顾学生的利益,只考虑论文是否容易做或者是否可以做”。
学生们回忆起老师的“情感拒绝”
老师和学生僵持了一个学期,最后这位女研究生决定以学生身份妥协,向导师提交了一个“新课题”,得到了导师的肯定。
在她看来,新题目不过是“换个说法”让导师接受,她还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但经过导师的反复修改,题目又回到了导师的老套路。
经过一年的努力,这名女研究生开始绝望和逃避,对导师和论文的厌恶达到了顶峰,“论文不抱希望了,我要放弃了”,甚至想过延期毕业或者休学。
这位女研究生因为论文发表无望导师回应论文预言,向导师提出让其到系里实习,最后师生之间爆发了最激烈的冲突:导师把新旧恩怨全都翻出来,训斥了她一个多小时,而她“哭得像个傻瓜”。
导师甚至要求她承诺在12月31日前交出论文初稿,“否则将自动退回系里”。此时的她绝望至极,“感觉所有的希望都彻底破灭了”。
学生们回忆写保证书时的情景
导师制的神话
幸好,上述故事没有酿成学生辍学甚至跳楼的悲剧,在辅导员和系主任的帮助下,这名女研究生更换了经验丰富的导师,终于获得了新生。
“她为什么要换导师?”图解换导师事件
读完这个故事后,很多网友分享了自己或身边人“换导师”或“不敢换导师”的经历。
在网友的众多观点中,有网友直接表示“世人深受家教之害已久”,并大胆预言“未来网络上,学生对家教的批评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论文作者对导师角色的反思是: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性,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狭窄,受个人关系、面子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敢摆脱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导师掌握着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绝对权力。
《她为什么换导师》火起来是有原因的,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师生比的提高,导师要把精力分散在更多的学生身上,很难做到个性化、细致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也有人批评,这篇论文写得像一篇“自媒体小论文”网校哪个好,远远达不到硕士论文的要求。因为它只是以个案作为研究基础,对个案的分析不够客观,在师生冲突中偏向了学生一方。
正如一位知乎网友质疑:“当导师不发声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抛弃‘跟导师站在一起’的学弟学妹,而选择那些同样不喜欢导师的学长学姐呢?”
也有网友认为,即便仅从论文中的描述,也能看出“她”在与导师相处时不懂人情世故、不提前联系导师、过于任性、不与导师沟通就转移话题、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规划等,都是不成熟的行为。
针对上述网友的不同声音,中国科学报记者尝试联系论文作者王伟的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马和民教授,但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