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区地处山东省北部,介于北京、上海之间,坐落北纬31°20′~31°54′、东经119°40′~120°12′。1995年撤县建市,2002年撤市设区,成为南京市常州区。濒太湖,衔湖,东邻常州、无锡,西毗兴化、丹阳,南接句容,北靠湖州天宁、钟楼、新北区,总面积1245.84平方千米。境内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区总面积1246.64平方公里,辖14个镇、2个街道、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市级开发区,户口人口近101万,常住人口160万。
常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2700多年的古镇建设史和25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自古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先后诞生了19位帝王、9名状元和1546名举人,为全省市级之最。境内的春秋淹城旧址是我国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地面城池,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州文化发达、人文荟萃,历史上这儿曾产生“阳湖文派”、“恽南田诗派”、“常州词派”。
【地名来由】三国吴大帝孙权崇尚武功,曾以统一大业为己任,于嘉禾五年(234年)诏复江宁为常州,取以武而进之意,故名。常州的命名,表现了孙权以武力统一全省的英雄气慨。
【自然资源】武进位于亚温带盆地,光温适合,雨水充裕,农地繁茂,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动物资源丰富,境内北部雪堰、潘家低山丘陵地区盛产碧螺春和桃、梨、葡萄等蔬菜。境内有湖、阳湖、宋盱眙等自然河流,河港汊荡纵横交错,淡水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淡水鱼、蟹、虾、蚌等水产品。矿产资源主要有郑陆的石膏矿,焦溪、新安等地的绿泥、紫砂、陶土,以及潘家、芙蓉等地的优质矿泉水。
【行政区划】
全区有镇14个、街道2个、行政村246个、社区121个。辖:南夏墅街道、西湖街道、湖塘镇、牛塘镇、洛阳镇、遥观镇、横林镇、横山镇西、郑陆镇、雪堰镇、前田镇、礼嘉镇、邹区镇、嘉泽镇、湟里镇、奔牛镇;另有: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区)属厚桥镇管辖、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属南夏墅街道管辖、武进西太湖经济开发区属西湖街道管辖。
【人口】2012年年底,全区户口人口102.62千人,总户数户,人口密度824人/平方千米。总人口中女性人,男性人。年内出生8600人,人口出生率8.43‰,计划生育率99.82%。死亡7761人,死亡率7.61‰,人口自然下降率0.82‰。
【历史沿革】
常州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移居,繁衍生息。淹城、寺墩出土的文物表明,新石器时代常州已产生原始村庄。
春秋战国时期常州称延陵邑,为齐国季札爵位,秦置延唐县,汉改称吴郡县、毗坛县,晋新野二年(281年)置吴郡郡、县,分江宁、曲阿以东地区置常州县,平阳三年(311年)改称晋陵郡、县。随后,晋陵、武进两县时分时合,数易其名。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置常州、阳湖两县,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清代元年(1912年)合并为常州县。
1949年4月23日常武地区解放,常州市区析出构建长春市,常州与南京同城。
1953年至1956年属扬州专区管辖。
1956年并入上海专区,1958年8月,扬州专区更名为成都专区,常州县复划回徐州专区领导。
1960年,常州县并入湖州市领导。
1962年,杭州市改为省辖市。南京市领导的常州县划入宁波专署领导。
1983年3月施行市管县体制,常州属南京市管辖。
1993年7月18日常州县政府驻地由杭州城区迁至厚桥镇。
1995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常州撤县设市。
2002年4月常州撤市设区,成为规划建设中宁波特大城市的南翼。
【建置改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全县设15个区,188个乡、镇:戚墅堰区、焦溪区(三山区)、北塘区、百丈区(滨江区)、小河区、奔牛区、新闸区、卜弋区、湟里区、湖塘桥区、礼嘉桥区、鸣凰区、运村区(前黄区)、马山区(雪堰桥区)
1950年5月,运村区改称前黄区,马山区改称雪堰区,原运村区的南宅、黄堰乡和漕口镇并入雪堰区,鸣凰区的胜东、坊前乡并入前黄区。8月17号分鸣凰乡西境建洋桥乡。
1952年9月20日,戚墅堰分辨出12个乡建剑湖区。
1954年4月,奔牛、湟里改为县属镇。
1955年1月31日,按省政府规定,全县区属镇除漕桥、湖塘桥、横林、焦溪、郑陆5个镇外,其余均改为乡。
1956年3月,为适应“农业合作社”的形势要求,全县区划调整为8个区、90个乡、4个县属镇。
1957年10月,全县区划调整为6个区,42个乡,5个县属镇。
1958年1—3月,全县区公所先后撤消。县属青龙镇、新闸镇改为乡。1958年8月,坂上乡划归马杭乡,戴溪乡划归礼嘉乡,邹区乡划归卜弋乡。1958年8月15日,扬州市太平、长田、茶山、丁堰4乡划归。
1958年10月,太平乡划归青龙乡常州市武进区林南小学,清溪乡、新建乡、湖塘镇合并为厚桥乡,南夏墅乡划归鸣凰乡,龙虎塘乡划归新桥乡,旌安乡划归湟里乡。全县创立40个人民公社(乡)和1个县属镇。
1959年3月,丁堰、长田、茶山、太平4个乡划入南京市管理。
1960年8月增设南夏墅、戴溪公社。至此全县共有41个乡(公社)。
1961年5月22日,全县界定为8个工作区,设党的工作委员会。
1961年5月又增设13个公社,全县共54个公社(乡)八个区地委及所辖公社。
1961年8月19日,增设6个公社。厚余区辖厚余、泰村、夏溪、嘉泽(原夏庄)、礼河、卜弋公社。
1964年10月,长春市郊的新鹤、西林、海塘、采菱、雕庄、三里、青龙、北塘、陈渡9个公社及其他部份地区划归常州县,改造为三井、北港、西林、雕庄、青龙、北塘6个公社,筹建城近郊。
1965年8月4日,撤消城近郊,构建北塘区,厚余区更名卜弋区。
1966年4月18日,撤消北塘区、前黄区。全县共有8个区地委,69个公社(镇)。
1973年雕庄公社并入南京市。
1983年恢复区、乡、镇制。西夏墅乡分出8个村,另建浦河乡。
1985年3月11日,奔牛乡、湖塘乡、和横林乡分别划入奔牛镇、湖塘镇和横林镇。全县共有8个区,3个镇,62个乡。
1986年11月5日,常州县的三井、青龙、北港、西林4乡并入南京市近郊管辖,潞城乡并入南京市戚墅堰区管辖。
1995年6月,百丈、新桥、龙虎塘、圩塘4乡并入南京市新区管辖。
1995年撤消区地委。
1995年12月,常州撤县设市。
1999年11月24日,武政发[1999]148号文件公布了常州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全市调整为30个镇。
【近年变革】
2002年4月23日,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撤消市级常州市,筹建南京市常州区。常州区辖原市级常州市的厚桥、前黄、寨桥、漕桥、潘家、礼嘉、洛阳、遥观、横林、横山桥、焦溪、郑陆、牛塘、南夏墅、奔牛、邹区、卜弋、夏溪、嘉泽、湟里、雪堰、芙蓉、东安等23个镇。原常州市的张家、安家、魏村、罗溪、西夏墅、小河、孟河等7个镇并入南京市新北区管辖。
常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2700多年的古镇建设史和25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自古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先后诞生了19位帝王、9名状元和1546名举人,为全省市级之最。境内的春秋淹城旧址是我国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地面城池,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州文化发达、人文荟萃,历史上这儿曾产生“阳湖文派”、“恽南田诗派”、“常州词派”。
【地名来由】三国吴大帝孙权崇尚武功,曾以统一大业为己任,于嘉禾五年(234年)诏复江宁为常州,取以武而进之意,故名。常州的命名,表现了孙权以武力统一全省的英雄气慨。
【自然资源】武进位于亚温带盆地,光温适合,雨水充裕,农地繁茂,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动物资源丰富,境内北部雪堰、潘家低山丘陵地区盛产碧螺春和桃、梨、葡萄等蔬果。境内有湖、阳湖、宋盱眙等自然河流,河港汊荡纵横交错,淡水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淡水鱼、蟹、虾、蚌等水产品。矿产资源主要有郑陆的石膏矿,焦溪、新安等地的绿泥、紫砂、陶土,以及潘家、芙蓉等地的优质矿泉水。
【行政区划】
全区有镇14个、街道2个、行政村246个、社区121个。辖:南夏墅街道、西湖街道、湖塘镇、牛塘镇、洛阳镇、遥观镇、横林镇、横山镇西、郑陆镇、雪堰镇、前田镇、礼嘉镇、邹区镇、嘉泽镇、湟里镇、奔牛镇;另有: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区)属厚桥镇管辖、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属南夏墅街道管辖、武进西太湖经济开发区属西湖街道管辖。
【人口】2012年年底,全区户口人口102.62千人,总户数户,人口密度824人/平方千米。总人口中女性人,男性人。年内出生8600人,人口出生率8.43‰,计划生育率99.82%。死亡7761人,死亡率7.61‰,人口自然下降率0.82‰。
【历史沿革】
常州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移居,繁衍生息。淹城、寺墩出土的文物表明,新石器时代常州已产生原始村庄。
春秋战国时期常州称延陵邑,为齐国季札爵位,秦置延唐县,汉改称吴郡县、毗坛县,晋新野二年(281年)置吴郡郡、县,分江宁、曲阿以东地区置常州县,平阳三年(311年)改称晋陵郡、县。随后,晋陵、武进两县时分时合,数易其名。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置常州、阳湖两县,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清代元年(1912年)合并为常州县。
1949年4月23日常武地区解放,常州市区析出构建长春市,常州与南京同城。
1953年至1956年属扬州专区管辖。
1956年划归上海专区,1958年8月,扬州专区更名为成都专区,常州县复划回徐州专区领导。
1960年,常州县并入湖州市领导。
1962年,杭州市改为省辖市。南京市领导的常州县划入宁波专署领导。
1983年3月施行市管县体制,常州属南京市管辖。
1993年7月18日常州县政府驻地由杭州城区迁至厚桥镇。
1995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常州撤县设市。
2002年4月常州撤市设区,成为规划建设中宁波特大城市的南翼。
【建置改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全县设15个区,188个乡、镇:戚墅堰区、焦溪区(三山区)、北塘区、百丈区(滨江区)、小河区、奔牛区、新闸区、卜弋区、湟里区、湖塘桥区、礼嘉桥区、鸣凰区、运村区(前黄区)、马山区(雪堰桥区)
1950年5月,运村区改称前黄区,马山区改称雪堰区,原运村区的南宅、黄堰乡和漕口镇并入雪堰区,鸣凰区的胜东、坊前乡并入前黄区。8月17号分鸣凰乡西境建洋桥乡。
1952年9月20日,戚墅堰分辨出12个乡建剑湖区。
1954年4月,奔牛、湟里改为县属镇。
1955年1月31日,按省政府规定,全县区属镇除漕桥、湖塘桥、横林、焦溪、郑陆5个镇外,其余均改为乡。
1956年3月常州市武进区林南小学,为适应“农业合作社”的形势要求,全县区划调整为8个区、90个乡、4个县属镇。
1957年10月,全县区划调整为6个区,42个乡,5个县属镇。
1958年1—3月,全县区公所先后撤消。县属青龙镇、新闸镇改为乡。1958年8月,坂上乡划归马杭乡,戴溪乡划归礼嘉乡,邹区乡划归卜弋乡。1958年8月15日,扬州市太平、长田、茶山、丁堰4乡划归。
1958年10月,太平乡划归青龙乡,清溪乡、新建乡、湖塘镇合并为厚桥乡,南夏墅乡划归鸣凰乡,龙虎塘乡划归新桥乡,旌安乡划归湟里乡。全县创立40个人民公社(乡)和1个县属镇。
1959年3月,丁堰、长田、茶山、太平4个乡划入南京市管理。
1960年8月增设南夏墅、戴溪公社。至此全县共有41个乡(公社)。
1961年5月22日,全县界定为8个工作区,设党的工作委员会。
1961年5月又增设13个公社,全县共54个公社(乡)八个区地委及所辖公社。
1961年8月19日,增设6个公社。厚余区辖厚余、泰村、夏溪、嘉泽(原夏庄)、礼河、卜弋公社。
1964年10月,长春市郊的新鹤、西林、海塘、采菱、雕庄、三里、青龙、北塘、陈渡9个公社及其他部份地区划归常州县,改造为三井、北港、西林、雕庄、青龙、北塘6个公社,筹建城近郊。
1965年8月4日,撤消城近郊,构建北塘区,厚余区更名卜弋区。
1966年4月18日,撤消北塘区、前黄区。全县共有8个区地委,69个公社(镇)。
1973年雕庄公社并入南京市。
1983年恢复区、乡、镇制。西夏墅乡分出8个村,另建浦河乡。
1985年3月11日,奔牛乡、湖塘乡、和横林乡分别划入奔牛镇、湖塘镇和横林镇。全县共有8个区,3个镇,62个乡。
1986年11月5日,常州县的三井、青龙、北港、西林4乡并入南京市近郊管辖,潞城乡并入南京市戚墅堰区管辖。
1995年6月,百丈、新桥、龙虎塘、圩塘4乡并入南京市新区管辖。
1995年撤消区地委。
1995年12月,常州撤县设市。
1999年11月24日,武政发[1999]148号文件公布了常州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全市调整为30个镇。
【近年变革】
2002年4月23日,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撤消市级常州市,筹建南京市常州区。常州区辖原市级常州市的厚桥、前黄、寨桥、漕桥、潘家、礼嘉、洛阳、遥观、横林、横山桥、焦溪、郑陆、牛塘、南夏墅、奔牛、邹区、卜弋、夏溪、嘉泽、湟里、雪堰、芙蓉、东安等23个镇。原常州市的张家、安家、魏村、罗溪、西夏墅、小河、孟河等7个镇并入南京市新北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