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校课程

移动资讯

扫一扫
关注网校头条
掌握一手资料
免费试听
  • 今天
    简单学习网高中语文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简单学习网高中数学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简单学习网高中英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简单学习网高考试听课程送大礼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新东方在线高中语文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新东方在线高中数学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新东方在线高中英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新东方在线高中实验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新东方在线高考试听课程送大礼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开课流程: 注册会员 → 免费试听 → 选课报名 → 支付学费 → 再登陆听课

您现在的位置:网校头条 > 高考 > 温州高等教育与楼市的紧密关联及人才竞争策略

温州高等教育与楼市的紧密关联及人才竞争策略

来源:网校头条网络整理 2024-06-21 08:42:38

今天楼爵士想和大家聊聊温州的高等教育。

好像我的思路有点跳跃,怎么突然说起高等教育了?跟房地产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高等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人口、产业,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跟温州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走势没有关系吗?

毕竟,在当前“人才争夺战”的大背景下,以省会城市为主的二线城市都在拼命放出政策争夺人口,而温州作为普通地级市,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尚未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在“人才争夺战”中并不占优势,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人口外流、人才匮乏的现象。

在本来就不利的形势下,温州必须想方设法“抢人才”。

事实上,高校也以此作为“招才引智”的一种手段。

温州大学城

据温州商学院代表市委政策研究室完成的《温州高校毕业生留校情况调研报告》显示,近3年来,温州市11所高校毕业生年留校率都在37%左右,并有一定的流入量。

温州高职院校毕业生保转率明显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其中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保转率最高,达66.9%。

与此同时,温州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也遥遥领先,每年有800多人选择自主创业。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中,约有23%的温州外籍毕业生选择在温州发展,这一数字是往年的两倍。

由此可见,大学对于一个城市的人口流入、人才汇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讲高校之前我先简单讲一下温州高校的情况。

目前,温州市共有高校11所,位居全省第三位,仅次于杭州市的46所和宁波市的14所,与排名第四的绍兴市(8所)、排名第五的金华市(7所)和排名第六的嘉兴市(6所)相比,优势明显。

温州高校“铁三角”地位当之无愧。

其中,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商学院、美国肯恩大学为本科院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东方学院、科技学院、保安学院为所谓的高职院校。

其中,美国肯恩大学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温州大学仁济医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商学院、东方学院为民办院校。

温州茶山大学城

根据《温州市教育设施(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3—2020年)(修订)》,未来我市规划建设高校19所,其中改扩建2所、迁扩建6所、保留1所、新建10所,共可提供在校学生13.75万人。

除了数量以外,温州的高等教育质量在省内还是不错的嘉兴学院是野鸡大学么,既有温州医科大学这样的优秀院校,也有温州肯恩大学这样的特色院校。

同时,温州的高校也为温州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人才,为温州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温州医科大学,为温州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使得温州的医疗水平领先于宁波、位居全省第二位,让温州人享受到了超出一般地级市的医疗水平,而眼科与视光医院更是首屈一指。

因此,大学的力量也能促进城市能源水平的提升。

当然,温州的高校也不是没有问题,有些问题不是温州高校单独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调动各方力量进行协调。

首先楼sir要谈的问题是温州很多高校分布比较分散,与城市生活脱节。

温州城市学院规划布局图

以温州11所高校的规模,其实应该形成2-3个大学城,但目前温州只有茶山一个大学城,其余高校都分布在孤岛上,如郭溪的保安学院、新桥的科技学院、丽岙的肯恩大学、滨海的东方学院、瓯江口的工贸学院新校区、洞头的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瑞安飞云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瑞安学院等,超过半数高校分布在孤岛上。

同时,除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外,其余高校(或其在建的新校区)均位于偏远郊区,配套设施较差,与温州的城市生活完全脱节。

楼Sir曾听温州肯恩大学的学生说,他们几乎一直被困在学校里,周围没有任何便利设施,除了往返温州南站,只有少数同学偶尔会拼车去茶山大学城、万象城,他们几乎没有去过温州的核心城区,对这座城市完全陌生。

其实,有些人留在一个城市,只是因为习惯了、适应了这座城市。如果是这个与世隔绝的校园,如何帮助学生了解温州、融入温州、习惯温州、适应温州?如何帮助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如果环境如此,除了温州本地人,还有多少人愿意留在这个自己留学三四年却依然陌生的城市?别说留住人才,就连大学生三四年来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消费也极其有限。

温州城市学院规划布局图

其实,无论是早期的九山,还是后来的学院路,再到2000年以后的茶山,温州的高校一直都是集群式建设的。但2010年以后,温州高校数量在增加的同时,也呈现了分散化,每地只有一所高校。

如今,除了滨海、瓯江口两大产业集群以外,果溪、丽岙、洞头等地并没有因为大学的设立而出现太大的变化,这种影响完全无法与茶山大学城给茶山带来的变化相比。相反,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增加了教职工的通勤成本。

另一方面,杭州高校的溢出效应和杭州的资源优势也对温州高校构成了潜在的挑战。

与其他省会城市一样,杭州的高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并开始了各种溢出和提升效应,在高校领域给浙北城市带来整体助力。

一方面,随着独立学院“独立”的诉求,杭州市内各大独立学院开始外迁,成为周边大城市争夺的“肥肉”。

其中,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迁至海宁,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迁至绍兴并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此次迁建使​​得绍兴、嘉兴两地高校数量与温州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此外,嘉兴有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金华有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分别在海宁、桐乡设立新校区。

当然,这次搬迁对于学校来说有利有弊,虽然规模扩大了,硬件设施也得到了提升,但有些高校在搬迁之后,录取分数线还是有所下降的,不管怎样,对于当地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大学不断更名、升格为学院,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大学来说,学校的名字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名字对于大学的声誉、生源、美誉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浙江医学院升格为大学后更名为杭州医学院,位于宁波的浙江医学院也正在筹备升格为大学并更名,这让人不禁想起温州医科大学的前身——温州医学院。

如果几十年后这些高校继续改名为大学,或许很难超越温州医科大学,但会不会造成一些分流或者影响呢?

此外,位于绍兴的民办宁波大红鹰学院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均已升格为本科院校多年,其中,宁波大红鹰学院计划更名为宁波财经大学,听起来是不是更有威严了呢?

杭州还有两所以“中国”开头的高校,分别是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计量学院,如果以“浙江”或者“杭州”开头,它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会像今天这么大。

目前,温州市尚无由非独立学院转制的民办本科高校,本科领域中也尚无以“浙江”开头的高校。

以上主要讲的是大学本身,但大学对于一个城市最关键的作用还是人才。

这些大学培养的人才到底是贡献给了温州,还是服务了别人?前面提到,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都会留在温州,但他们能在温州呆多久,似乎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虽然也有学生留在温州,但也有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离开。据相关媒体报道,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部分班级,无一学生毕业后留在温州。

据温州高校就业部门反馈,毕业生优质创业项目流失严重,难以留在温州,但杭州、宁波等城市对优质创业项目都有相关激励措施,对这些创业项目和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楼Sir也询问了部分温州大学的毕业生,得到的答案是,同学们毕业之后大部分都回到了家乡,留在温州的也主要是温州本地人。

也有外地的同学想留在温州,但看来在温州落脚并不是那么容易嘉兴学院是野鸡大学么,买房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几乎和一些二线城市一样难。

此外,温州企业招人难,这个问题似乎越来越突出,不少企业把部分部门甚至整个公司都搬迁到外地,人才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边是外地学生离开温州,一边是温州企业缺乏人才,这似乎是一对矛盾的现象。

对于今天的现实,我还想再说几句。也许站在一个非业内人士的角度可能比较业余,也知道有些建议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但还是有必要说一下:

1、增加高校数量。量变带来质变,温州高校数量需进一步增加,缩小与宁波的差距,扩大与绍兴、金华、嘉兴的差距。

可以通过中专升本(温州市护士学校、温州市财经学校、温州市机械学校、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等)等方式,通过民营大型企业举办中专、引进知名大学举办分校、吸引其他独立学院等方式,推动温州市中专办学。

特别是要根据温州目前的产业特点和人才缺口情况,设置高校和专业,服务温州城市发展和转型升级。

肯定有人会有疑问,现在国家生育率低,人口增长缓慢,还需要那么多大学吗?

楼先生的观点是,温州需要,不是全国需要,到时候中西部、北方普通地级市高校招生困难、倒闭的可能性更大,这种情况下温州再增设高校,就是抢人口啊!

至于这些新学校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认为人口比人才更重要,人口基数一定了,人才自然就会涌现出来,强行引进的人才很难留住。

2、建设新的大学城。既然要新增高校,或者新建校园,必然要建在郊区,但要集中起来,形成大学城网校哪个好,而不是像前些年那样分散开来,形成一个个孤岛。

建设新大学城,还要配套建设商业中心、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创业园区、人才公寓等,形成科教新城,这样大学氛围才会浓厚,让大学生过上城市生活,融入温州这座城市。

楼先生建议,这个新大学城可以建在离温州核心城区和茶山高教园区都不远的里岙,以温州肯恩大学为依托,S3轨道交通线、温瑞大道快速路均在附近经过,加上目前土地资源相对丰富。

此外,茶山大学城周边的城市发展力度仍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才能真正与核心城市区对接。

3、尽量保留老校区。温州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无论是九山校区还是学院路校区,大部分老校区都得到了保留,并得到充分利用。

老校区是一所大学的根,承载着几十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实践、创业等场所,还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脉络,甚至成为一处文化遗迹。

楼Sir认为,杭州原西部文教区的拆迁是一个反面案例,原有的文化氛围被彻底破坏,而且由于过度开发,形成了严重的拥堵区。

4、温州现有高校需注重营销包装。目前,很多人仍然认为温州本地高校是传统意义上的“假高校”,认为温州没有好学校,要到外地读书。楼Sir上文提到的改名,就是一种营销包装。

比如要努力推动温州医科大学改名为浙江医科大学,当然杭州师范大学改名为杭州大学,受到了杭大老生的极大抵制,预计短期内会非常困难。

5、留住高校毕业生和优质创业项目。从户籍政策、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廉价甚至免费的创业场地、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着手。

后记:很大一部分读者还未养成点赞的习惯,如果你认同楼先生的观点,请阅读后在右下角留言。

点个赞鼓励一下吧!因为长久坚持原创真的不容易!

名师辅导 环球网校 建工网校 会计网校 新东方 医学教育 中小学学历



星级网校推荐

排行推荐 频道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