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盛老街,市民穿街走巷网校哪个好,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
南通小学师生展示剪纸作品。(刘亚兰 摄)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谈笑间剪刀飞舞,纸屑五彩缤纷,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几片棕叶、一双巧手,撕、拉、缠、扎、刺,一只只精致、逼真、栩栩如生的“棕编螳螂”在手中活灵活现;一块面团,经过数次揉、搓、挤、提,再用刀熟练地尖、刻、划、塑,一株栩栩如生的多肉植物脱颖而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万盛催生出一批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或许曾被时光掩埋,蒙上尘埃,但如今它们触手可及,焕发出新的光彩。
如今,传承非遗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客观上为非遗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万盛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正将产业思维与市场理念融合,走出一条传承发展的新路。
面塑《八仙过海》。(刘亚兰 摄)
孩子们挑选了精美的手工棕榈编织作品。
面人很受小朋友的喜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生活,融入日常生活
走进位于万盛老街的先奎棕编坊,七八个徒弟正围着王先奎学习棕编技艺,大家兴致盎然,王先奎也耐心地演示讲解棕编的基本方法、技法以及缠、压、结等复杂变化。
作为重庆市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巴渝棕编(老黑山传统棕编)传承人,王先奎用灵巧的双手,编织出天上飞、地上跑的“生灵”:狮子、熊、鹤、鹿、龙、凤凰……
2018年,王先奎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位西班牙朋友,接到了一笔出口订单。虽然收入不多,但王先奎很高兴,“棕榈编织作品能多次出口,说明国外有市场潜力。”王先奎是一名手工艺人,他记不清自己什么时候卖出第一件棕榈编织作品,但他确信买家是被棕榈编织作品的生动形象和原始美感吸引的。
随着巴渝棕编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成功申报,越来越多的棕编作品走进了市民的生活,不仅如此,它们还“披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衣,走进了校园。
2021年以来,王先奎在万盛职教中心、重庆市第104中学、万盛小学、中胜小学等中小学开展棕榈编织技艺教学。今年,王先奎还在区教师进修学校为区内劳动教师授课,编写了棕榈编织地方教材。
“将来,棕编技艺会传遍天下,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学习巴渝棕编。”王先奎说。
20多公里外的金桥镇金堰村,村民侯加丽正在竹竿上晾晒咸菜,竹竿间飘出阵阵清香。
腌菜的“香”和掌编的“巧”交相呼应。金桥索边腌菜传统制作技艺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多年来深受万盛及周边县区市民喜爱,频繁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去年,侯家丽种植了4亩白菜头,产量约1.5万斤,产出索边腌菜5000多斤。在长期的销售过程中,侯家丽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前不久万盛街是几月几日,仅万盛老街一家面馆就订了1000公斤,这让侯家丽很开心。侯家丽笑着告诉记者:“索边腌菜每公斤卖8元钱,一年下来,4万元的收入是稳定的。”
从被关在“闺房”之中、不为世人所知,到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再走向产业化……巴渝棕编、金桥梭腌菜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进化故事,也让人们看到了“非遗+产业”的更多可能性。
目前,我区有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21项、区级项目59项。翻看万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有巴渝棕编、金桥索边腌菜,还有金桥江河酒、关坝右氏雪梨糊制作技艺、麒麟坝猪花烹制技艺等诸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和技艺,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源于生活,融入烟花爆竹之中,如今在活态传承中得到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事实上,近年来,我区通过持续开展巴渝非遗英才大会、“文化遗产日”、“三节活动”等一系列非遗活动,加大了对非遗的保护力度,也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这不仅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也促进了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该区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游客游览金桥,游玩“青山莽”。
非遗与旅游携手,“文化与远方”双向发展
走进青年镇耿古苗湾,坐在屋檐下晒太阳,就能看到苗家妈妈、姐妹们围坐在一起,以布为纸、以针为笔、以线为画,创作苗绣。花鸟虫鱼都随着针线的飞舞,被绘成历史,仿佛穿梭在原生态的苗寨之中。这里展示着红苗鼓、红苗芦笙舞等非遗项目,非遗正成为一种可观赏、可体验的新型旅游产品。
随后,在万圣石林景区苗山节上,游客入座后,俏丽的苗家姑娘手捧苗扎酒,唱起苗家敬酒歌,邀请游客品尝。“苗家酒歌起,一、二、三、四,你们喝一杯、一杯、一杯……”几杯醇香的扎酒下肚,游客们已是陶醉不已。
“走山会已经成为景区的品牌活动,多年来一直深受游客喜爱。”区旅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景区坚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给游客带来更加多元、新奇的旅游体验。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让“看人、看事、看生活”非遗的传承保护更加富有活力,也赋予了旅游产业更加旺盛的生机,让来到万盛的游客能够更深层次、更多维地感知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
在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展示万盛文化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桥吹打”第七代传承人张秋霞带领民间艺术团在节假日为游客表演,高亢的曲调、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看。
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依托黑山谷传统生态茶叶种植生产技艺、金桥江河酒传统制作技艺、关巴油雪梨酱传统制作技艺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出精美的礼盒产品。
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万盛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布金桥吹打、红苗芦笙舞、茶树红苗长桌宴等视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积极互动,利用新平台向公众和市场推介万盛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产品。
今年上半年,“金桥吹打乐”“苗山爬山节”入选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影响力典型案例。
“绣娘”创作苗绣。
非遗美化产业“老手艺”打造“新经济”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底蕴,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各方面紧密相连。在文化不断传承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再生产形式,不断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由传承到创新的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也成为推动城市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探索非遗产业化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区通过跨界、跨业态融合,发展非遗经济和新业态,为非遗带来更多的创作素材、表演载体、传承平台、交流场所、展示方式、售卖渠道,精准发力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
路过万盛老街的“五彩孟绣亭”,一位妇女正坐在店里,店里的墙壁上挂满了色彩斑斓的苗绣服饰。朱家山苗族服饰第四代传承人侯正芝静静地埋头刺绣,时光透过针尖悠然流逝。
2011年,朱家山苗族服饰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渐渐地,侯正芝的刺绣技艺名声大噪。2017年,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注册了一家小微企业,希望把民族技艺推向广阔的市场,带领苗族姐妹脱贫致富,并成功带动20多名留守苗族女性就业。
与此同时,升级扩建的金桥镇星河村星河酒庄内,弥漫着浓郁的酒香。
金桥江河酒传统制作技艺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兴河村采取“公司+农户”订单种植合作模式,带领村民将传统高粱种植与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上游种植、中游加工、下游养殖的循环产业链,并成功注册了“江河酒”商标。目前已形成江河一号、二号、三号、甘草酒等系列产品。通过修建酒窖储存高粱酒,高粱酒品质进一步提高,高粱酒年产量达10万斤以上。
2019年以来,该村带领辖区群众种植高粱200余亩,年增加种植收入20余万元;通过雇佣辖区群众到酒厂务工,带动辖区4-6人年就业收入10余万元,集体经济给辖区600余户农户分红共计18万元。
如何让非遗走得更远?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桥唢呐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家住丛林镇绿水村的尚诗泉深知,只有将非遗的文化属性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才能走得更远。
近年来,“金桥吹打”和金桥传统唢呐制作技艺逐渐受到游客和文旅市场的青睐。尚世全看中了市场和发展前景,便和弟弟尚世元联手办起了“金桥唢呐制作工坊”。兄弟俩每月都接到大量订单,收入不断增加。
放眼全区,以苗族服饰刺绣、金桥唢呐传统制作、金桥江河酒传统制作等为代表的非遗相关产业,正在成为万盛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
万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繁星般璀璨万盛街是几月几日,有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情怀和习惯,有的是引领时尚潮流,它们都在繁荣的产业环境中成长,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奋战,从传统到市场,它们曾经不言而喻的发展路径,也是它们如今迈向更高境界的必由之路。
(刘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