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们的身份和资金来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现代工业需要“两个素质”:“官素质”和“财素质”。 因此,中国最早建立近代工业的人是地主、官僚和商人(包括买办)。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对封建经济结构的一定破坏,19世纪下半叶,一些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产业。” 据统计,从1872年到1913年,近代企业的创始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9.3%,买办占24.8%。 而且,“投资现代企业的地主大多具有某种官僚身份,不少是二级官员”。 三流洋务派或洋务官僚很少是地主。” 陈启元、张謇、盛宣怀分别属于这些身份。
陈其元(约1825—1905),广东南海人,早年家境贫寒,被迫流亡海外谋生。 他在南阳经商时,不仅积累了一定的货币财富,成为著名的华侨商人,而且还听到和亲眼目睹了海外机器生产的优越性。 他在泰国时,看到当地法国人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生产效率高,质量好,于是对机器产生了兴趣,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改造。 他认为家乡盛产蚕茧,机器缫丝不需要大量投资,也不需要高科技,于是他把自己改装的新型缫丝机带回家,并以华侨商人的身份于1872年在南海建村与弟弟陈启树共同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座机械缫丝厂——吉昌隆缫丝厂,总投资白银7000多两。
张謇(1853-1926)出生于一个相对富裕的农民家庭,亲眼目睹了劳动人民的艰辛。 1876年,进入淮军将军吴长庆的幕府,随军游历沿海各省。 他感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危害和民族危机的严重性,逐渐产生了“救国救民”的想法。 当然,和很多封建文人一样,他也曾经走过科举入仕的道路。 1894年,已四十多岁的张謇中科举中状元洋务运动首先兴办的是什么,任翰林院编修。 获得一等奖学金是张健26年来的最高目标。 这也是一个梦想,埋葬了古往今来许多读书人的青春岁月,但张謇却没有沉醉其中。 对于张健来说,这个一等奖似乎姗姗来迟,但也正是当他获得一等奖的时候,他开始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 据说,当世伟大领袖张謇入仕翰林后,发生了一件令他心灰意冷、彻底失望的事: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慈禧太后有幸参观了翰林院。 。 他和同事们跪在“三尺冰”前,路两旁,人们高呼“万岁”。从此,张謇看不起名利,决定放弃自己的官职。下海经商,另谋出路,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张謇原是南通的一个地主。 他凭借学者和翰林院士的身份,与清朝统治集团建立了联系,并与他亲自认识的较为开明的洋务官僚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交往密切。 建立现代工业,必须有官方的支持和引导。 1895年,张謇受两江代都督张之洞委托,在南通创办了他的第一家企业——南通大盛纱厂。 张健创办大盛棉纺厂,从想法到购买机器、建厂、开业,历时四年。 他开始筹划完全商业化运营,固定资金六十万两。 但到了1896年购置机器建厂时,由于上海纱线行情不利,大部分原纱线股东要求退出。 结果,只筹集到了三万到四万两的股本。 由于入股困难,公司时而陷入停滞,无奈在官商之间来来回回,讨论纱厂是否应该官商合资。 但当时官僚们只说空话,大多数商人畏难而退,因为很大一部分商业股票是从本地和上海的一些“士绅”的资本中筹集的。 为了稳定这些投资,工厂必须每年在竣工开工前支付8%的固定“官方利息”。 当时上海市场银行和典当行的利率普遍在12%以上,最高可达30%。 于是,大胜棉厂筹集的资金被逐日抽走。 经过多次尝试,我仍然不够。 最后,他找到刘坤一,将张之洞的湖北织造组织的纺织机械存放在上海“沉岭商办”,开设大盛棉纺厂。 张謇共获得元宝20400枚,售价25万两,为官股; 另有募集商业股25万两,合计50万两。 但直到1899年开工一个月后,大盛纱厂的资本被冠名为50万两,但实际收到的只有44.51万两,其中25万两为官方股份,占56%; 商业股19.51万两,占44%。 就这样,他的第一家公司终于开始生产了。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出身官宦家庭。 在屡次落榜后,他专注于做“大事”——创业,以求“兼任大官”。 1872年,李鸿章创办了第一家民用工业企业——轮船招商局。 盛宣怀被任命为厂长,开始参与现代实业。 1883年,盛被李鸿章任命为天津电报总局办公厅主任。 盛宣怀真正建立近代工业,是从1894年接管华盛纺织厂开始的。
盛宣怀最早以买办官僚的身份参与近代工业的建立,因此他的资金来源与陈其元、张謇不同。 对内,他依靠地方势力李鸿章、张之洞的支持和庇护,寻求政治靠山,获取政府贷款; 对外,他通过与境外势力勾结积累财富,伺机收购企业股票,从而达到控制企业的目的。 。 盛宣怀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与清朝反动政权结合的体现。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利用清政府的权力和自己的掠夺手段,创建和发展一些官僚资本企业; 另一方面,他与外国合作对付侵略者,他们以出卖主权为代价,不断借用外国资本来扩张自己的企业。 盛宣怀利用政府资本,控制了许多官商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盛宣怀积累资本常用的方法就是将资金从一家公司转移到另一家公司。 例如,1891年左右,约30万两白银从轮船招商公司转移到上海机织厂。 1896年,盛宣怀分别从轮船招商局和天津电报局调拨80万两和20万两,创办中国商业银行。 依靠这种方式,盛宣怀自20世纪70年代参与创办企业以来,逐步负责船舶、电报、纺织、煤炭、钢铁等大型现代企业的监管和经营。
2、经营业绩
陈启元、张謇、盛宣怀创立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的身份不同,经营结果也不同。
陈启元从国外带回自己改装的机器,在家乡创办了机器缫丝厂,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一些当地工匠威胁要毁掉他的缫丝机,因此陈不得不进一步“修改”他的机器,使其尽可能接近手工操作。 作为一个商人,陈启元投资现代工业纯粹是为了追求利润。 当时,广州是中国生丝出口的重要港口之一。 1870年代,其生丝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25%。 国外生丝市场的快速增长,自然刺激了广州缫丝业的发展。 由于机器缫丝的诸多优点,陈启元雇佣的员工多达700人,让吉昌龙获得了非常高的利润。 该工厂“生产出精美的丝绸,销往欧洲和美国,价值比以前高了一倍,利润丰厚”。 纪昌龙吸引道:“近三四年,南(海)、顺(德)三地,开办了数百家企业。只有阳庄丝盈利了,而那些丈量、揉制土丝的收获却变少了。” 昌隆还合并了丽珍、丽后两家工厂后,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后来在广州开设长展丝绸厂,从事生丝出口贸易。
张謇以“实业救国”为基础创立了现代工业。 与陈启元不同的是,他并不完全是为了追求个人财富,而是为了“做事”——干事业。 大盛棉纺厂投产后,恰逢清政府对私营工业发展的“倡导”和“奖励”,以及中国人民“拒美兴国货”运动的爆发,因此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公司创始人本人。 张謇创办实业,善于经营管理,立足通海地区。 这里采集原料(棉花)十分方便,棉纱销售颇为火爆。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张謇在办厂时非常善于选择厂址。 例如,在崇明大盛设立分厂时,他精心策划了原材料、市场、运输、经营条件等条件:“根据通州海门和崇明北沙毗邻的情况,农民都以棉花为大宗,分厂假设不在海门,而是在距离通州童家闸正昌路160里的崇明北沙九龙镇,涵盖了棉花产量的兴衰,纱线行情的盛衰、气运的停滞、经营状况的好恶、品味一一呈现,若要使棉花生产,就会出现供给超过需求的情况。会超过供给,运会开滞,商况会迎吉避凶,一海之隔,然后相辅相成。” “本地产品、本地销售”是张謇经营策略的高度概括。 此外,他对待乡亲和亲戚一视同仁,不偏袒、不裙带关系。 由于这些原因,张謇创办的大盛棉纺厂获得了巨额利润。 从1899年到1913年的15年间,其账面利润累计达489万元,公积金达73万元。 随着投资和发展的逐年加大,大盛棉纺厂的利润一般在20%左右,最高可达30%以上。 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中最高的,与在华外国企业几乎持平。
和张謇一样,盛宣怀也在1888-1894年的甲午战争后开始创业,但他走了一条与陈启元、张謇完全不同的道路。 如前所述,盛氏积累资本的方式主要依靠自己的权力和掠夺方式,即主要实行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的形式。 他创办的主要企业有华盛纺织厂和汉业平公司两家。
1893年10月,李鸿章创办的上海机器织造厂清花车间发生火灾,全厂被烧毁。 一个月后,李明生宣怀在原址上重建,并更名为华盛纺织总厂。 成立之初,官方资金规模很大,但连年亏损。 原因之一是1894-1894年甲午战争后,洋纱厂在上海设立,对华盛纺织总厂进行了压制和排挤。 但盛宣怀在经营华盛的过程中,利用裙带关系,挪用公款,中饱私囊,也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原因。 1901年,华盛厂无奈招投资者取而代之洋务运动首先兴办的是什么,以210万两卖给济成公司,并更名为济成棉纺厂。 宣统年间改称天心。 1911年辛亥革命后,聘请英国人担任首相,并在香港注册,并拥有英国商业名称。 1913年定名为三新纺织厂。 工厂的招商引资和多次更名,“其实是盛宣怀把官厂变成私厂的伎俩,股票还在盛家手里”。 民国后,工厂成为盛家私有,继续由其儿子经营。
盛宣怀经营的韩业平公司的情况更糟。 盛接手这家数百万元资金的大公司后,“既没有统筹规划,也没有专门知识的人才”。 相反,他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封建衙门。 在描述公司的官僚作风和商业腐败时,有人曾这样写道:“……公司的员工来自韩、叶、平办事处,总共不下1200人,其中大部分是盛宣怀的兄弟。和他的妃子,纯粹是为了个人利益和欺诈。” 公司一个名叫林志熙的下属,光是贪污白银就超过三十万两,这在公司里并不奇怪。
韩冶平公司长期入不敷出,盛宣怀便向外资银行借钱。 1908年,盛宣怀重组铁厂,并向日本借款200万日元。 1913年,他与日本签订贷款合同,借款1500万日元,条件如下:以公司全部资产作为担保; 聘请日本人作为财务顾问和技术顾问,对公司的财务和技术问题进行监督; 40年内销往日本的一等铁砂1500万吨,生铁800万吨。 如果公司今后想要借钱,首先要与日本横滨商金银行进行谈判。 这种恶劣的条件实际上等于日本帝国主义完全控制了韩冶坪公司。 可以说,韩冶平公司的发展史,也是帝国主义控制、吞噬公司的历史。
三、他们创办企业的历史作用
陈启元、张謇、盛宣怀创办的企业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
陈启元从商人开始,当商人,最终成为一名商人和工程师。 他在“引领潮流”的家乡广东投资轻工业。 虽然规模不大,但他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史上发挥了先锋作用。
十九世纪末,国难空前严重,张謇弃官从商。 1894-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对中国人民尤其是张謇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刺激。 [7]张謇认为救国“以工为本”,但工业包括农业、工业、商业,范围太广。 其中,应该有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工业部门。 在深入考察进出口贸易情况后,张健认为,重点产业是棉纺织和钢铁产业。 他认为要振兴中国工业,必须以棉铁工业为中心,这就是他后来发展成的“棉铁主义”。 当然,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他也没有忽视发展商业。 为了振兴民族工商业,他主张政府建立保护激励机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张謇把培养人才、开办学校作为发展工商业的前提。 他认为开办学校、引进西学、培养和使用各种专业人才是强国之本。 他为了振兴工业,培养人才,为了培养人才,兴建学校、师范学校,为了办学,兴办纺织厂。 张謇就遵循着这个想法,走上了办厂办学的第一之路,也就是俗称的“实业救国”、“教育”。 救国。”张认为“今日生学者,当宜”。
张謇的“振兴工业”就是打击在华的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不过,我国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外商在各个通商口岸设立的工厂数量较多。 他们都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的仆人,生产的产品能够深入人心。 把销售当作分流才是最严重的问题。”他创办产业也是为了“养活人民”:“没有这个(新产业)就不可能养活九州数百万无家可归的人,没有这个就不可能为了减少帝国主义的经济控制,建立独立的民族经济,张謇在大生棉纺厂赚取巨额利润后,野心勃勃,从1899年到1911年,他创办了一系列辅助企业以通州为基地,以棉纺工业为中心,共有34个,总投资超过900万元,张謇的工业形成了比较完整、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经济体系。面粉、玻璃等产业开始腾飞,为了“养民”,张謇还在苏北沿海各县创办了20家盐垦公司,资本估计超过1600万元,413万余元。亩土地,耕地面积98万亩,年产棉花11.6万担以上。 工农业结合,形成了庞大的大盛国资集团,总资产约超过3300万元。 大盛系鼎盛时期,人们说“南通是中国著名的工业模范区,张氏家族也是中国第一工业王”。
此外,张謇晚年从主张依靠国内资金兴办实业、反对外资来华办厂或中外合资,转变为主张对外“开放主义”。 作为国内立宪派领袖,1911年辛亥革命后,张謇被南京政府任命为工业总长。然而,他对在这个革命政权下发展工业没有兴趣和信心。 袁世凯夺权后,担任袁世凯政权农商总长。 他认为这是自己“振兴实业”雄心得以顺利实现的契机,赶紧起草各项计划,希望能借此机会“灵活发展自己的雄心”。 但袁世凯并不支持。 张謇感到自己“财力耗尽,不知所措”,于是向帝国主义求助,提出以“合资”、“贷款”、“合资”等方式“利用外资”的方案。代理人”。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主张实行全面“开放主义”,号召各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集团共同投资“一家银行公司,主要是棉花和铁,类似棉花的大米和小麦,类似棉花” “煤比铁重要”,在华长期大规模投资。 但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张謇在利用外资方面仍然努力争取更加合理的条件。 例如,他在向日本借钱时曾表示,借钱的条件必须“以有能力偿还本息”,“特别是借外债不得导致主权丧失”。 当然,由于班级和时间的限制,张謇的当地工业建设以失败告终。 1926年他去世前,他的大盛资本集团破产了。
政治上,盛宣怀依靠李鸿章的支持和保护,经济上,通过勾结外国势力,走上了建立和经营近代工业的道路。 “从官员到官僚企业家的转变,最明显的例子是盛宣怀。但盛宣怀经营工业企业是次要的,他主要关心的是官场的繁荣。” 他依靠自己的权力扩大垄断,重点打击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从陈启元、张健、盛宣怀的创业过程可以看出,三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陈其元、张謇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盛宣怀走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并且结果很小。 如果说陈其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有姓民族资本家,张謇就是近代中国最大、第一个民族资本家,盛宣怀则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官僚买办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