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高年级学生郭鹤霞正在准备学习材料。
天使路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著名的校园道路,两侧树木茂盛,高大挺拔。 路旁矗立着一座五层小楼,茂密的枝叶下隐藏着五个独特的大字——“少年班学院”。
关于这个在外界看来神秘而传奇的少年班,还有多少故事呢? 成立39年来,经历了哪些变化? 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少年班”一探究竟。
据新华社报道
图片来源:新华社
少年班的崛起:
科技人才严重短缺时“创造历史”
1978年少年班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渴求。 早在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就向我国领导人提出建议:中国要培养一支“小而精”的团队。 基础科学劳动力”。
当时,各行各业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科技人才严重短缺。 “早招贤纳士、快培养人才”成为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青年人才入手,主要是为了打破不重视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现状,让全国各类人才的培养走上正轨。
1977年,一则涉及“13岁天才宁波”推荐的新闻事件,直接导致了青少年班的成立:江西的一位老师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方毅写信中国科学院常委、副院长,立即接到指示。 方毅和宁波下围棋的照片引起全国轰动。
1978年3月,在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著名科学家的倡议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少年班并招收了第一批21名学生,平均年龄14岁,最小11岁。 一时间,青少年班成为社会热门话题,许多“神童”、“天才”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第一批学习半年的21名学生和1978年秋季参加高考的67名青年大学生合并为一个班,开始了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非凡教育实践。
初中班的疑惑:
“冲”过后,都停了下来
1985年,教育部决定扩大试点范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2所重点大学开设少年班。 然而,随着当时媒体和社会的过度关注,一些早熟的青少年在成长中经历了许多波折,一些曾经轰动一时的“天才少年”也遇到了各种挫折……
是否会适得其反? 如何避免“伤忠勇”的悲剧发生? 质疑和反思总是齐头并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学生素质、学生个人心理素质等原因,各学校少年班相继停办。 1999年,全国13所开设初中班的高校只剩下5所。
“从本质上来说,当时的热潮并没有真正遵循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规律,而只是想获得功利的结果。这与大学的管理制度有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褚朝晖说。 据一些学者研究,性早熟儿童的比例约为千分之几,不宜大规模举办少年班。
2001年,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停止招生。 目前,全国开设青少年班的高校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
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中科大少年班不忘初心。 建校三十年后,原少年班管理委员会(正厅级机构)升格为少年班学院。 丰硕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在国内首屈一指。
科大的坚持之路1:
坚持“通识教育”夯实基础
科大少年班已从当时的几十人班级发展成为每班约300名学生的名为“少年班”的学院。 培养的目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培养顶尖科学家,到培养各领域的领军人物。 数字。
“培养特殊人才需要不寻常的成本。在中国科大,几乎全校都致力于办初中班,但我们重点探索教育改革,创新大规模培养人才。” 中国科大初级学院院长陈阳说。
科大选拔的年轻大学生大多怀有追求前沿科学研究的志向。 专科按照顶尖科研人才所需的数理化等基本技能要求,首先提供一年以数学、物理专业级课程为主的基础通识教育; 第二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校内学科平台,进入各院校学习; 第三年,你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学习方向。
这种“通识教育”也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得益于良好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国科大毕业生能够轻松地在学科和行业之间转换,在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能力。
科大的坚持之路2:
重视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发展、“先不分专业、后自由选择”的培养计划少年班有哪些大学,是科大青少年班的首创。 少年班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除基础课程集中授课外,其他课程均可跨校选修。
“我先尝试了无线电,学了电路分析,然后尝试了计算机,但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对劲。然后我选择了现代化学,但我更擅长物理,所以我最终选择了物理。” 1982年入学的陆正天,当时14岁的少年班,现在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著名物理学家、教授。
这种教育模式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些在初中班的成功经验后来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现在国内一些大学正在效仿这一模式。
“少年班的目的不是选拔和培养神童,而是为热爱科学、有潜力的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 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军说。
初级班入学考试题示例
房间里的一群人见面后互相握手。 尝试证明握手次数为奇数的人数是偶数。
少年组优秀人物
罗立群,1981届毕业生,38岁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陆正天,1982级,旅美期间获得青年科学家总统奖,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杜江峰,1984级,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庄晓伟,1987届毕业生,34岁成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和物理系双聘正教授,是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华人院士;
1996级尹曦年仅32岁就晋升哈佛大学正教授,打破中国纪录;
陈玉敖,1998级,80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获得者;
大约十名初级班毕业生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
意想不到的青少年班之一:
他们还需要通过高考
第一批录取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入学考试中,有的学生数学考了98分少年班有哪些大学,有的只考了10分。 此后,科大调整招生方式,根据高考后的成绩对学生进行笔试。
“初一班的招生是看你聪明不聪明,第二期科大发了一套试卷,相当于又组织了一次‘小高考’。”副院长王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的教授回忆,笔试他得到了204分,满分300分,其中包括语文、数学、物理。
2001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高中二年级(含)及以下优秀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根据高考成绩确定复试考生,复试科目为数学、物理、非智力因素测试”——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少年班招生要求。
意想不到的少年2班:
月考全班一起“挂科”
他们也“失败”了:这不是“天才集中营”。 进入学校后,他们会经历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必须有超越常人的勤奋和努力。 确实,少年班有的学生3岁就上小学,14岁考入少年班; 有的学生申请出国留学,拿到了美国十大名校中的9所的录取通知书……但在少年班,高中生的智商并不意味着你就能一直“优秀”。 这里更重要的是勤奋和努力。
初中班的学生入学后也会“fail”(考试不及格)。
2013级高年级学生陈欣怡告诉记者,大一期间她最担心的就是每月的数学考试。 一次月考,班上就有20到30人大量不及格。
意想不到的初三班:
有些人沉迷于游戏甚至辍学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适应如此高强度的学习环境。 记者了解到,有的学生跟不上节奏,有的则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最终退学……
2013级学生李攀告诉记者:“我在家乡上学的时候,成绩确实不错。但来到这里,受到打击后,我感觉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逐渐从一个过去比较公开的人变成了比较自信的人。” 一个矜持的人。”
在陈阳眼中,与其说他们拥有超乎常人的智商,不如说他们拥有超乎常人的勤奋和努力。 “对于初级班的孩子来说,每周学习 60 个小时‘刚好合格’。”
意想不到的初四班:
兴趣广泛与普通大学生无异
走在校园里,低年级的学生与其他大学生没有什么不同。 闲暇之余,这些专科生还喜欢看电影、看小说、跑步、踢足球,还经常一起吃饭、八卦。 一位女同学喜欢上了一位爱练跆拳道的电影明星,于是报名参加了跆拳道班,风雨无阻地刻苦训练。 “不要告诉任何人……”她小心翼翼地告诉记者。
“孩子们业余生活丰富,有的喜欢中国文学,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并不比中文系的学生差多少;有的喜欢写诗,有的关心时事,有的喜欢玩魔术……”青少年班学院党支部书记殷敏老师眼中,学院学生的多样性和优秀性令人欣慰。
意外的青春5班:
年龄不小,大多在16岁到18岁之间
少年学院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年龄在16岁到18岁之间,不再像刚开办时那么年轻了。
如今,科大初级学院由三组学生组成。 一是传统的初中班学生,16岁(含)以下的高中二年级学生,先参加高考,然后复试; 二是理科实验班,从当年高考录取的普通本科生中选拔。 优秀学生; 第三类是创新试点班,针对高中二年级17岁(含)以下的学生。 他们会先参加高考,然后再参加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