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确相关单位的监管职责,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的多部门协同执法体制机制,特别重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的作用。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编纂修订,形成必要的权责清单,为相关管理部门依法开展监管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又走了?”北京家长赵佩反复跟朋友确认。
3月初,她孩子就读的艺术培训机构因资金周转不灵,突然停课,她这才发现自己还有1万多元的学费没有交——这已经是赵沛3年来第三次遇到这种情况,总共损失了3万元左右。
近期,数家知名非学历培训机构涉嫌破产,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就包括赵佩孩子就读的机构。3月13日,教育部、中消协发布校外培训提醒,提醒学生家长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超过三个月或60课时;非学历培训单次支付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避免退款纠纷和“卷款潜逃”风险。同时,警惕以“充值赠礼”等方式诱导超时、超额收费。
然而,《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无学科培训市场,高价课程包仍在销售,一些培训机构甚至在仍有大量家长未支付课程费用的情况下,将课程转包给各个“老板”,这些都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
购买大班套餐可降低单价
机构跑路频发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辅导负担的意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科目辅导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科目辅导机构明显减少的同时,非科目辅导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3月2日,知名艺术教育机构北京橘子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橘子树)宣布旗下所有校区停课7至10天,引发网络关注。有业内人士透露,该机构在京17个校区可能涉及9万名学生和700余名教师。
有媒体调查发现,大班套餐是橘子书一贯的销售策略。在一个近400人的维权群中,家长们轮流清点自己交的费用,大班套餐频频出现。因机构宣传实际交1万多元可获赠价值数万元的免费课程,吸引不少家长购买大班套餐。不少家长一次性交2万多元,有家长实际交了4.2万元。
在非学历培训行业,大班套餐并非新鲜事。家住北京西城区的李钊(化名)就曾给女儿报了丰台区草桥的一家游泳培训班,课程以套餐形式出售,小套餐30节课,大套餐120节课起。
“我咨询的时候,市场人员一直推荐大班套餐,因为每个班的价钱差别很大,所以我认识的家长大部分都买了大班套餐。”李钊说。
然而,原本想“买大套餐压低每节课价格”的家长却频频遭遇机构跑路。李钊告诉记者,她和亲戚家孩子报的钢琴、舞蹈、演讲等非学历类课外培训班,都遭遇了“跑路”的情况。“我们全家四个孩子的课外班,因为‘跑路’,损失至少十多万元。”
“我孩子八岁的时候报了街舞培训机构,一次性优惠交了两年的学费,省了一万多元。但第二年这家培训机构就破产了学街舞的费用一般多少 怎么收费的,他至少缺了一半的课程。很多遭受损失的家长选择打官司,虽然最后官司赢了,但培训机构根本没钱赔偿家长的损失。”河南家长苗青说,两年过去了,仍不见退款的迹象。培训机构负责人总是说:“我们现在没钱了,赚钱还债。”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教育法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姚金菊看来,培训机构收费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培训机构的营利性本质;二是面对培训机构的营销手段,家长容易产生冲动购买;三是目前国家政策处于动态调整期,不排除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想在政策未完全落实前“捞一笔”。
姚金菊表示,为取得更好的监管效果,相关部门应继续坚持校外培训的公益性、个性化、分类管理原则,遏制校外培训野蛮生长之势。
控制类限时收费
商家仍在推广大件商品套餐
事实上,为防范“退费难”、“卷款跑路”等问题,教育部门早已对校外培训机构预付费做出了相关规定。2021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付费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培训不得使用培训贷缴纳培训费用。校外培训收费时长应与教学安排相协调,不得一次性收费或以充值、分卡等方式变相收费,收费时间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
2022年12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生非学科课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申了上述规定。同时,在一次性收费数额方面,《意见》增加了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的新规定,防止一次性收费过高增加财务风险和家长负担。
然而,记者随机选取10家非学历培训机构进行调查询问后发现,几乎全部存在大课程包收费过高、超课时收费问题,涉及少儿编程、体能、游泳、网球、街舞、滑雪、马术、击剑、舞蹈等学科。
例如,在熊小米儿童游泳馆(北花园店),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到线下门店询问课程体系、收费标准等。其中,水上训练课程的价格比水上玩乐课程要贵很多,课程套餐的课时和有效期也更长。其课程套餐分为24节、48节、96节,扣除对应原价11952元、23904元、47808元,加上对应折扣后,会员价分别为7162元、11826元、18986元。
记者称,他家孩子现在5岁了,销售顾问随即推荐了一套96节课的套餐,有效期18个月。顾问说:“课时越多,孩子学得越全面,课时越多,平均价格越便宜。”当记者问到“上96节课能达到什么效果?”时,顾问犹豫了一下说:“至少孩子能学会蛙泳。”
功夫宝贝武术格斗健身中心的课程套餐直接“大”到200小时,据该机构工作人员介绍,48小时课程在1万元左右,200小时课程的大课程套餐优惠很大,2万元就能入手。
在快乐小马儿童马术俱乐部,周中课程价格在600至700元,周末课程价格在800元左右,包括马费和教练费。周中上午课程套餐更便宜,24节课的特价套餐是1.8万元,周末课程套餐是3.98万元。
“这是市场价,我们这里不贵”、“这个项目很受欢迎,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就读,现场报名还有优惠”、“不用担心倒闭跑路的问题,我们是大机构,不会有资金安全风险”……这些都是记者在调查中遇到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同样的销售术语,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推销大课程套餐。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副所长蔡海龙认为,有关部门对非专业校外培训收费标准、收费方式等监管要求没有落实和执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现行教育行政执法机制不够健全完善。一般来说,一项政策要落地,必须把相关的政策主张转化为明确的法定职责,为相关行政主体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需要有相当数量具备执法资质的人员,要有切实可行的执法程序,确保合法性、合法性。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任何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能做的事情总是有限度的,如果能将监管与行业自律结合起来,或许对治理非学历类课外培训市场的乱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学街舞的费用一般多少 怎么收费的,要让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公开透明,这也是提高公信力的重要方面。家长们也要谨慎对待商家提出的各种优惠政策,不要贪图便宜。
“在具体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入调研,从实践出发,区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校外培训的实际情况,设计更有针对性的超额收费标准。比如有些艺术类课程的收费标准高,每节课的时长和其他类型课程不一样,可以考虑在政策上做出一些区分。”姚金菊说。
充电行为需规范
基金监管存在漏洞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中消协就校外培训发布了提醒,其中特别提到要注意支付安全,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培训费用支付,切勿通过转账、现金等方式向预付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缴纳培训费用。
不过,记者采访了北京、河南、安徽等地10名家长后了解到,这些家长通常通过信用卡或微信、支付宝转账的方式支付。而对于全国校外培训支付平台“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他们都表示“没听说过”,机构工作人员“也没介绍过”,因此“不知道他们的钱被转去哪里了”。
在苗青提供的维权群中,一名家长展示了自己当时的转账记录。该家长用信用卡支付了5100元,订单显示存款的账户名为“河南福田百货”,但交易类型为“汽车加油”。据该家长回忆,他当时非常疑惑,询问了街舞机构的工作人员,但对方却含糊其辞地回答,“就这样。”
姚金菊告诉记者,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中心)负责网站运行维护。平台建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服务行政部门,在机构资质、培训内容、经费、服务质量监管等方面为其提供服务;二是服务校外培训机构,在年检服务、开店服务、售课服务、信息发布服务、咨询服务等方面为其搭建平台;三是服务学生和家长,为他们选择合规机构、购买课程、预约、退课、退费、评价等提供便利。目前,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能在线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日常监管、风险核查、实时跟踪、在线排课管理等,家长可通过平台网站或手机APP注册使用。
“家长要理性选择培训项目和培训机构,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虚假宣传。培训费用缴纳必须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姚金菊说,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有“课程核实”、“退款申请”等功能。
如何进一步规范培训收费行为,加强校外培训预付资金监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相关部门要服务和引导非专业培训机构规范经营,了解家长和孩子的培训需求。问题不是简单的关停机构就能解决的,监管手段要善治。我们要从法治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善监管、善监管、善社会治理。善监管会让市场更加规范,合法合规的机构才能更好地发展。
“应明确相关单位的监管职责,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的多部门协同执法体制机制,特别要发挥市场监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的作用。”蔡海龙建议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编纂修订,形成必要的权责清单,为相关管理部门依法开展监管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蔡海龙还要求,进一步优化监管手段。针对培训机构收费过高、预付费等问题,应开展相关法律宣传和法制教育,加强消费者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建立日常监管执法机制,加大对违法收费行为的查处频次和密度。必要时可借助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进行强制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