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的农具有所改进,但所用材料仍以木、石、骨等为主。当时已产生青铜,但多用于武器、食具和礼器。到西周末期,只有一些耕具和收割工具用青铜制成。此外,还有一种长木柄的木锤,用于松土、捣田垄。商代有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工具——柘;西周的斗、吊斗,用于从塘、井中汲水灌溉。这一时期农具种类虽然没有增加多少,效率也不高,但为后来铁制农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
铁器工业的兴起,带来了中国农具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铁制农具取代了木石农具,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战国时期的农具大多为木芯铁刃,即在木器上套上铁刃,与过去的木石农具相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当时使用的V字形铁犁,有利于耕作时减少阻力;铁锄可以增加翻土深度;铁锄可以有效地用于除草、松土、覆土和耕耘。此外,这一时期推广的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被后世长期沿用。
秦汉至隋唐五代
秦朝统一中国后,特别是汉代以来,由于铁器工业的大发展,铁制农具不仅更加普及,“大用在民”,而且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具种类增多,质量大大提高。西汉中叶以后,木铁刃农具被全铁农具所取代。随着牛拉犁的推广,犁具也进行了革新,除全铁犁铧外英语作文,还创制了犁壁,更利于深耕、碎土。东汉开沟使用的巨犁,重15公斤,长约40厘米。唐代《耒史经》记载的弯犁西汉发明的农具,结构更为复杂完整,由犁底等11个部分组成,可根据需要进行深耕、浅耕,调整耕地宽度,操作方便。 自汉代以来,出现了碾土、平地用的耙,间耕用的锄、铲,收割用的镰等农具,并逐渐得到改进。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松土保湿、平整土地的耙子等新农具。另一种农具——耙也这时产生。由石碾和木架组成的碾子、地轴西汉发明的农具,是一种碾土、压实器具。隋唐五代时,发展为带有刺的碾子。
这一时期播种犁的出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一大进步。犁的下端有三个犁脚,即三个开沟器,中间有储存种子的漏斗。播种时,用牛拉车,边播边开沟,速度快,质量好。灌溉工具的创造和改进也有重要意义。以前的杠杆主要利用杠杆效应,不但使用起来费力,而且不便于深井取水和大面积灌溉。汉代创制的辘轳或滑轮,大大提高了取水效率。转车(即龙骨水车)最早在西汉末年用于灌溉宫殿园林池塘、沼泽,以后逐渐在民间流行。经过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魏朝的继续革新,也算得上是灌溉工具上的一大创举。 它是利用齿轮传动链上的许多刮刀把水刮入轮槽,以人力或畜力推动,用于提水灌溉和排水时,比以前的灌溉工具效率高得多。东汉末年还出现了最早的虹吸管——渴鸦。唐宋五代时期发明的立井水车,主要用于从深井中提水,也是利用齿轮的原理。至于高转鼓轮,是用许多根竹管连接,利用水力使轮轴转动,把水抽入鼓轮,并提至高处的装置,主要在长江流域使用。此外,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如风车的使用,舂米工具从杵臼到脚踏舂米到水力舂米的进步,特别是采用多个齿轮一起转动的连续碾磨等,都比过去效率大大提高。
宋元
这一时期,中国农具的发展,无论从动力利用、机械改进、品种增多,还是使用范围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代。北魏《齐民要术》记载的农具只有三十余种;而元代《王振农书》中的《农具图谱》记载的农具多达一百零五种,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农具,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此时还出现了绳圈和钩。绳圈是把“一杆”分解成两根绳子,可以增加牛耕的牵引力;钩是把动力机和工作机分开。这样,用绳圈控制牛,犁体就可以大大缩短,而且容易转弯,所以牛耕不仅可以在水田、平地使用,而且在丘陵、山区也适用。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附在犁床或犁轴上的改良犁,可以清除芦苇、杂草,便于耕作。在水田生产中,出现了刮土器,用于平整土壤,以及间作农具的应用。砘是一种土壤压实器,可与犁车配合使用,在播种后压实土壤。宋代稻秧马的发明,可减轻稻田生产中拔稻秧的劳动强度。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集播种、施肥于一体的粪犁,由麦笼、麦鞍、麦锄三部分组成的收割农具,日可耕种20亩的犁,多用途的水车等高效率的组合作业农具。农业动力除利用人力、畜力外,还利用风力、水力进行灌溉、排水和农产品加工。晋代出现的S形钩,在中原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 它是提高农具与作业机械动力的连接装置,成倍增加自身的拉力,改善各种农业过程中的犁、犁、耙、锄、锄草等农具与畜力、水力、风力等动力机构与工作机械之间的联接,提高效率。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农具与元代相比变化不大,发展比较缓慢,但有些农具还是有所改进的。如明末出现了绳拉式耕犁架,利用卷扬机用的扭锁来拉动犁,使人们可以“坐地发力,行动自如”地耕种土地。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锄头,南方出现了沟铲、虫梳、除虫滑轮,还有用鹿角制作的农具。这反映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日趋先进。此外,同时由于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农具零件的创制和改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