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 2021年经济师各地报名时间汇总 免费领取经济师手机APP题库练习系统
【知识点】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
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I)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人们过着原始群居的生活,单独的个人不可能取得维持生存的物质资料,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生产劳动,没有剩余产品,没有国家,也不可能产生财政。
(II)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社会分工,即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人们不再是直接为了自身的消费而生产,还进行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人们的生产劳动所创造出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以外,还出现了日益增多的剩余产品,为财政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补充】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末期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从狩猎、采集者中的分离;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分离;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
三次大分工奠定了以后社会分工的基本格局,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点】政府干预的失灵
政府干预失灵:指政府在力图弥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手段最终导致政府干预经济的低效率和社会福利损失。
政府干预失灵的根本原因: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作为政府运行基础的政治权力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
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和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获取信息的有限性】决策环境的复杂多变、知识和预见的不完全,政府不可能收集、掌握足够的信息,影响政府政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政府决策失误】政府公务员都有自己的经历、价值观,这些未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却会对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政府决策失误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时滞性问题】从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到针对问题而制定政策,再到执行政策以及政策全部产生效果之间需要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而其中每一个步骤和程序都需要时间才能完成。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及时作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干预的有效性。
【寻租】指个人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努力,如游说、贿赂等,促使政府帮其建立垄断地位,以便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活动。
【政府职能的越位】政府直接包揽或参与了本来可以由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
【政府职能的缺位】指本来应当由政府办好的事情,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真空”。
【知识点】市场效率
1.概念:
市场效率是指完全竞争状态下所达到的帕累托最优效率(以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的名字命名)。
2.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这种市场类型中,应具有以下条件:
(一)大量买者和卖者
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由于存在着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整个市场的生产量和购买量相比较,任何一个生产者的生产量和任何一个消费者的购买量所占的比例都很小,因而都无能力影响市场的生产量(即销售量)和价格。
(二)产品同质性
市场上有许多企业,每个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时不仅是同质的产品,而且在产品的质量、性能、外形、包装等方面也是无差别的,以至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通过自己的产品具有与他人产品的特异之处来影响价格而形成垄断,从而享受垄断利益。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购买哪一个企业的产品都是同质无差别产品,以至于众多消费者无法根据产品的差别而形成偏好,从而使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者形成一定的垄断性而影响市场价格。
(三)资源流动性
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任何一个生产者,既可以自由进入某个市场,也可以自由退出某个市场,即进入市场或退出市场完全由生产者自己自由决定,不受任何社会法令和其他社会力量的限制。
(四)信息完全性
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着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都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完全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最优的经济决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排除了由于信息不通畅而可能导致的一个市场同时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情况。任何市场主体都不能通过权力、关税、补贴、配给或其他任何人为的手段来控制市场供需和市场价格。
【知识点】财政分配的目的
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区别于微观经济主体的个别需要。它的特征包括:
第一,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即向社会公众共同提供的,而非向某个人或集团提供。
第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应由社会成员共同享用,某个人或集团对这种物品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个人或集团的享用。
第三,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须付出费用或只需付出少量的费用。
第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来源只能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知识点】财政支出的公平与效率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包括两层含义: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
机会公平:要求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企业的能力能够在竞争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结果公平:要求在经济社会中社会成果和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要合理化,符合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联系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重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防止两级分化,才能激发积极性。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效率是针对资源配置的优化而言,只有提高效率,少投入多产出,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为公平分配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矛盾
如果过分强调效率,就会对社会公平产生一定的损害;过分强调公平,可能会弱化利益的刺激作用,降低各种生产要素参与经济活动和不断创新的积极性。
解决方案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状况。
本文为: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敬请参考,网校头条还提供经济师考试信息、学习资料、培训课程等欢迎大家注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