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剖析性初审在审计中的作用
剖析性初审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总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剖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给予重点关注的审计方式。有效利用剖析性初审,能帮助审计人员紧扣审计目标早日确定审计证据,增加审计工作效率,严防审计风险。
一、在审计各个阶段有效利用剖析性初审
剖析性初审的过程实质上是将信息资料非常是财务资料之间的数目关系模型化,借此推论出合理期望值实质性分析程序考虑的因素,从而得出期望值与现实资料之间的差距,并就重大差距产生成因进行调查的过程。该办法在审计的各个阶段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在编制审计方案阶段,审计人员利用剖析性初审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状况,判定或许存在的风险点或重要错误,确定重要财会问题和重点审计领域,制订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审计项目推行方案。在审计项目推行阶段,剖析性初审可直接作为实质性检测程序,揭露财政财务收支中或许存在重要错误的项目,以确定重点、提高效率。在实质性检测时,应考虑所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的建立性和有效性等诱因。因为剖析性初审所提供的证据多数证明力相对较弱,应当与其他证据结合上去能够作出认定。在出示审计报告阶段实质性分析程序考虑的因素,审计人员必须利用剖析性初审印证其他审计方式得出的推论,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情况或经营疗效做出合理、准确评价,假如相关信息的关系不合理,则要考虑追加审计程序或更改审计报告。因为这二审计程序有一定难度,还要审计人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计经验,从而作出精确的专业辨别。
二、把信息资料作为剖析性初审的重要根据三、用比较法提高剖析性初审的精确性
剖析性初审是通过证据之间的关联性、依存性,以及对预期剖析推测总体的一种方式,取得的证据
不非常精准。要做到剖析性初审的精确性,应当在保证报表指标正确的基础上,结合检测、计算等多种审计方式进行核查,使剖析性初审得到的结果精确无误,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风险。诸如利用剖析性初审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及其变动趋势,查看财会报表和有关记录的真实性,应采取三种方式:一是比较本年度各月主要产品销售收入的波深情况,剖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成因,确定销售收入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构;二是估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剖析比较本期与下期同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状况,以确定收入与费用是否配比,并查明重大波动和异常状况的成因;三是将本年与先前年度的销售退还及折扣折让占销售收入的比列进行比较,判定有无低估或则高估销售退还及折扣折让的或许。
其实,剖析性初审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审计技术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审计工作效率,减少了审计风险,但对审计人员的素养要求也较高,应当合理而正确地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