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城必胜
随着近期COVID-19疫情的再次出现,石家庄这个存在最少的省会城市突然成为全国的焦点。
为什么存在感弱? 因为河北省的存在感比较弱,所以很少能看到关于河北的大新闻或者热点话题。 对于省内如此,对于省会更是如此。 如果不是疫情上了热搜,恐怕很多河北以外的人听到“石家庄”这个词都会愣几秒——这是……省会……河北?
▲石家庄夜景(图片来源见水印)
有这样的印象并不奇怪。 海南建省前,石家庄一直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
由于历史短暂,经济数据平庸,几乎想不出石家庄有什么闻名全国、值得一提的,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无法比拟。 石家庄市民经常自嘲为“世界上最好的村庄”。 他们是“村里人”,他们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土”。 由此,一个反向自嘲的称号“国际村”诞生了。
其实,在古城遍地的河北,有最年轻的城市作为省会固然是巧合,但也不无道理。 因为石家庄本身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直接产物,同时也是华北铁路线的交汇处,是北京以南的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是一座“火车拉动的城市”。
很多人好奇“石家庄”这个土气名字从何而来。 综合各种史料,比较可靠的说法是,石家庄起源于战后明朝总督北平都司真定尉手下的一个军事小村。
在军事上,明朝实行民农合一、军户世袭的“卫制”。 “卫队”是常备部队,兵力约5600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旅。
▲石家庄的地形,靠近太行山的平原
真定,即今石家庄市正定区(原正定县)。 这里之所以有守卫,是因为再往西一点就是太行八关中至关重要的井陉关(土门关),是进出山西的要冲。 陶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韩信的“最后一战”就发生在井陉。
这里有长期驻扎的具有农耕性质的军队,也有军属和辅助人员(工匠等)。 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时,就会形成村庄,由军官、士兵及其子孙组成。 石家庄就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称为“石家庄”,据说是因为最高级别的军官姓石。
▲根据明代历史地图观察石家庄的位置
可以说,石家庄是军事的副产品,一出现就带有军事气息。
但直到清末,石家庄仍然是一个只有93户、578人、0.1平方公里的小村庄。 非常不起眼。 没有人会觉得这个小村庄有什么特别之处。
转运来自一条河流和两条铁路。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一条“母亲河”。 石家庄的母亲河是流经城北的滹沱河。 但与其他母亲河不同的是,这条小河在古代并没有让这里出现一座大城市。 相反,它以另一种方式、偶然地在现代创造了一座新城市。
1902年,清朝历尽千辛万苦,自强不息,终于想通了,开始修建铁路。 新修的京汉铁路途经石家庄村并设站。 由于地方太小,所以以旁边较大的郑头镇命名,并称为镇头站,这就是后来石家庄老火车站的原型。
1907年,又修筑了正定至太原铁路(正定至太原)。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铁路的起点应该是正定,但这却带来了一个问题——要到达正定,必须在滹沱河上修建一座铁路桥,但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这样做。有足够的预算来建造这座桥。 这种设计只能放弃。
因此,正台铁路的起点就设在石家庄。 这个小村庄在上世纪初突然成为两大铁路的交汇处,历史从此发生了变化。
▲石家庄老火车站位于市中心,与正定隔河相望
早期的铁路与今天不同。 将货物从一条铁路转移到另一条铁路需要人力。 南北物资、山西煤炭,均在石家庄站中转。 大量工人、商人聚集于此,也带动了酒店、餐饮、服装、制造等行业,进而出现了市场、银行、剧院……一座新城市油然而生。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那条小河,正定会因铁路而繁荣,而不是石家庄。
▲横跨铁路的大石桥现已作为文物保存。
因为这座桥,石家庄被分为东桥和西桥两部分。
1925年,北洋政府在此设市,取铁路以东的石家庄和秀门村一字,命名为“石门”。 到1930年代,人口达到6万,面积18平方公里。 它已经超越了千年古城正定,成为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
任何交通枢纽、经济中心都必然成为军事中心。 1937年10月占领石门后,日军十分重视其交通位置,将华北三分之一的兵力驻扎于此,并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和大量的军事设施。 伪政权还修筑了石门至德州的铁路。 铁路线由T字形变为十字形,其位置更加重要。
▲老电影《解放石家庄》中的圆形防御圈
纵贯南北的铁路清晰可见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在日军工事上不断修筑,将石门变成了一座拥有6000多个碉堡、6列装甲列车、3个防御阵地的大型堡垒。
然而,这些都无法阻止解放军的进攻。 194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仅用7天时间,就全歼盘踞石门的国民党军队。 石门成为人民解放军通过进攻解放的第一个城市。 解放后,更名为石家庄。 。
1948年5月陆军步兵学院毕业待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迁往石家庄以西的平山县西柏坡,这是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新中国成立后,石家庄成为“一五”规划建设的24个城市之一。 它从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城市,但还不是省会。 如果从明朝开始,河北省会(直隶)就在大名、保定、北平、天津之间来回“接力”。 直到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省会从保定迁往石家庄。 按照周总理“不要再动”的指示,石家庄完成了又一次身份跨越,成为全省第一。
▲铁道兵工程学院(现石家庄铁道大学)
此后,无论石家庄其他方面如何发展,“军事”特色始终保持着。
历史上和目前驻石家庄的部队有中部战区陆军司令部、河北省军区、原第27集团军、原第13空军、联勤部队某部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980医院)、武警第一机动总队。 ,还有6所军事院校(如果包括原铁道兵工程学院则有7所)。
从军校数量来看,石家庄的数量并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西安,有8所),但作为一个历史较短、面积小得多的新城市,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在就普通高校而言,石家庄连一所211都没有,985也没有。
由于驻军和军事院校众多,20世纪90年代,石家庄街头随处可见“国防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事城市。 这甚至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名片——当时很多人都知道石家庄,因为它有“中国西点”。
“中国西点”一般指的是“石家庄陆军学院”。
解放军设立七个军区时,每个军区都设有陆军学院。 沉阳军区为大连陆军学院、济南军区为信阳陆军学院、南京军区为南昌陆军学院、广州军区为桂林陆军学院、兰州军区为西安陆军学院陆军学院。 绿苑,成都军区是昆明绿苑,北京军区是石家庄绿苑。
石家庄绿苑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日大学第六分校。 1950年改制为第六高级步兵学校。 1952年迁往石家庄,后更名为石家庄步兵学校。 1986年升格为石家庄陆军学院。 这个名称一直使用到2004年。2015年与装甲兵指挥学院合并组建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 2015年与南昌陆军步兵学院合并组建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
虽然名字曾多次变更,但石家庄人一直称其为“陆军学院”,因为这个名字沿用已久,名声大噪。 对了,这也增加了石家庄的知名度——如果你告诉别人你在石家庄上过军校,经常会得到反问,是陆军军官学校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陆军学院方队
石家庄绿苑规模宏大,关注度高,堪称“中国西点”; 二是其训练“残酷”,水平高。 一个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在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中,石家庄陆军军官学校学生组成的方队总是走在学校方队的前面。
石家庄还有一所曾经很容易与“陆军学院”混淆的“陆军参谋学院”。 这所军校的前身是抗日大学第二分校,后来多次更名,如华北陆军军官学校、第二高级步兵学校、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等。简称“国防部第十研究所”、“军事教育学院”。
1992年8月,更名为陆军参谋学院。 1999年与装甲兵指挥学院第一部合并,组建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一般简称“石路直”。 建校70年来,有3位元帅、5位将军、15位中将担任学院领导。 也被誉为“中国西点军校”。
《石鲁志》在军迷中家喻户晓。 除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外,其主要“政绩”就是培育非洲黑高粱。 2011年,南苏丹独立,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 为了对抗北苏丹,军校学生被派往中国,负责训练的就是石鲁智。 无独有偶,北苏丹国防大学也有军事学生培训。
随后,两人回到各自的国家,打了起来,却发现对方也是一名中国学生……结果如何? 原来南方占了上风,石甪直的弟子取得了胜利。 但国防大学并没有输——2017年,国防大学顺利完成“吞并”。 石鲁智与国防大学战役教研室等单位合并,成为“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
除了上述两所指挥军事学校外,石家庄还有一所技术军事学校——兵器工程学院,可以简称为兵器学院。 石家庄人通常省略“工”字,直接称其为兵工学院。 就连公交车站的标志也这么说。
▲“军械学院”位于市中心,这在军事院校中是非常罕见的。
“军械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在北京通县组建的军械训练大队。这个大队后来发展成为遍布武昌、通县、南京等地的一系列军械学校。然而,1969年后,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先后被取消。 1973年,中央军委决定在石家庄重建兵工技工学校,1975年开始招生。与以前一样,学校名称也多次变更,有兵工技工学校、高级兵工技工学校、兵工技工学院,和兵器工程学院。
▲“机械学院”校徽
有的军迷可能注意到了,解放军各军种中,海军、空军、火箭军(二炮)、武警都有一所“工程大学”,比如海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但没有“陆军工程大学”。 “陆军学院”长期以来实质上扮演着“陆军工程大学”的角色。 军队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几乎全部出自这里。
不过,最终,期待已久的“陆军工程大学”终于来了。 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大学、兵器工程学院、通信士官学校等军校并入陆军工程大学,“兵器学院”也更名为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分校校园。
另一所技术军校则有些特殊。 它不研究武器装备,而是培养医务人员——白求恩军医学校。
看到白求恩三个字,不管你是不是军迷,你都能猜到这个学校是做什么的,而且它的历史也确实和白求恩有关。
1939年9月,在白求恩的倡议和参与下,聂荣臻创办了“晋察冀边区卫生学校”。 “白求恩卫生学校护士队”就是这所军校的前身。 1948年更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学校”。 医院护理学校”,参加了“百团大战”、晋察冀反“扫荡”战斗、收复张家口等战役。 无独有偶,他们还参加了石家庄的解放。
▲参加9月3日胜利日阅兵的白求恩医疗队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抗越战争、唐山抗震、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援,立下了许多功勋。 虽多次更名,但大多保留“白求恩”二字。 最近一次是2017年并入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学士官学校。
抗击新冠肺炎(COVID-19)是军事医学院校的强项。 石家庄疫情防控期间,应当地政府求助请求,军事学院派出医疗队开展核酸检测,两天内完成了50多个社区8万多名居民的采样工作。 这是非常有效的。 很高。
除了陆军学院外,石家庄还有一所空军学院——石家庄飞行学院,位于石家庄西二环外。 石家庄人俗称“四航学校”。
▲“第四航校”的学生们准备起飞。 你能认出这是什么类型的教练机吗?
这所军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9年在沉阳北陵机场建立的第二追击飞机学校,后更名为第四航空学校。 1952年迁至石家庄,后更名为第四航空学校、第四飞行学院。 2017年,与第六航空学院合并组建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 这就是“第四航校”的由来。
▲毕业于“第四航校”的马晓天上将
这所学校的名字听起来不起眼,但却培养了许多杰出人物——空战英雄王海、刘玉弟,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刘旺,试飞员李中华,还有王海、曹双明、于振武、乔清晨、马晓天担任五位空军司令员。
最后介绍的军校是武警石家庄士官学校。 出现得比较晚。 其前身为武警河北总队教学大队。 1984年,改编为武警石家庄指挥学校。 2006年升格为武警石家庄指挥学院。 2011年,改制为武警石家庄士官学校。 2017年网校头条,与杭州陆军学院合并组建武警军事学院。
作为一座年轻的北方移民城市和一座军事城市,石家庄市民拥军热情高涨,有“军人素质”。 最近对所有员工进行的核酸检测表明了这一点——超过1000万人必须团结一致行动。 仍有几轮比赛需要进行。 没有相对统一的思想准备和组织陆军步兵学院毕业待遇,很难顺利推进,但石家庄人民却默默地做到了。 这无疑是对《兵城》最好的评价!
如果军民团结一致,天下就能战胜他们吗?
最后一个复活节彩蛋 - 我毕业于上述一所军事院校。 至于哪一个……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