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经典是什么?
中医四大经典就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瘟疫论》吗?当然不是!
中医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瘟疫论》吗?不是!
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八十宜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
首先,《伤寒杂病论》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又名《金匮要略》)两部分组成,《伤寒论》是张仲景关于外感内伤、杂病的一部著名中医经典著作,是第一部详细诊治方剂的著作,更是后世医家传承经典方剂的开山之作。将一部著作分为两部分进行研究无可厚非,但仅凭内容就将其分为两本书未免牵强。
世间医家(指中医)都知道,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由《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分组成,通常统称为《千金方》。这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内容重复的《翼方》和《翼方》可以合为《千金》,而内容不同、相互补充的系统著作却被分开称为两部经典呢?这既不符合常识,也不符合传统的思维逻辑。
看过《伤寒杂病论》的人应该知道,仲景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勤于求学古人,博采众方……将《伤寒杂病论》辑为十六卷……”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伤寒杂病论》只是一部著作。
不仅如此,《黄帝内经》的《灵枢》和《素问》为中医的阴阳五行、病因病机、脏腑经络、诊疗原则、养生、针灸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则丰富、发展和拓展了《内经》的理论,实现了中医解剖学的雏形。千百年来,这两部巨著指导了中医的临床实践和发展,至今仍是中医必学的基本理论。这两部著作并没有合二为一,现代人却只摘选了《内经》,这和以前把《伤寒论》一分为二相比,在思维上是一个巨大的反差,更是不符合逻辑!如果说后世中医完全没有用到《难经》的知识,也合情合理,但事实是《难经》也是后世医家引用经典的重要资源之一,这该如何解释呢?
而且,中医除了诊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药!巧的是,《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医学最早时期最好的药学专著。正是这本书让古代中医有了完整的体系。如果这都不算经典,那什么才算经典呢?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我们所说的中医四大经典的理解方式:指导后世临床治疗和中医发展理论基础的专业古典文献,我们称之为经典。在担负这一重任的著作中,能追溯到东汉末年之前的四大经典,就是《黄帝内经》、《八十遗精》、《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四部著作。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清代吴居同撰写了《温病论》,掀起了中医理论的新浪潮,改变了大量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丰富和分化了古代中医理论(主要是寒证学派)。先不说《温病论》是不是古代中医经典,就算是,也是第五部经典,并没有取代《难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分量和地位。
中医四大经典及其研究意义
身为医生,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要牢记“德为先,术为次”。要提高医术,必须勤于学习古人,温故而知新。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才是医术大成之时。
我们对中医药的热爱、追求、信仰、情感,自然对中医药事业负有不可推卸的使命,中医药事业的兴衰,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中国古代医学经典历来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黄帝内经》和《难经》阐述医学道理,是我国两部权威的理论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论述了内伤外感诸症的辨证论治和药物的组方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什么?,开创了我国临床医学;《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药物的性味功能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什么?,被后世视为中草药的祖师。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论》等四大公认的中医经典著作,是我们中医同仁必须认真阅读、熟记、认真学习、掌握的中医基础知识。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各9卷。它从阴阳五行、天人对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断、治则、针灸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总结和认识,结合了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在诊疗方面仍有指导意义。
《难经》共八十一篇,对脉法、经络运行、营卫三焦、气血升降、脏腑诸病、经穴、针法补泻等均有较深入的论述,对中医诊断、病理、经络、针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阐明了《内经》中的疑难问题,故称《难经》。
《神农本草经》:本书分三卷,收载药物365种,其中去重后,实际为中药的有347种(包括植物药239种,动物药65种,矿物药43种)。本书汇集了从古至今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总结了四气(升、降、浮、沉)五味(辛、甘、酸、苦、咸)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并根据药物是否有毒、无毒分为补气、补虚、祛邪三类,并创制了方剂的有关配伍方法,对药物的制备、贮存方法、经验等作了概括性描述。虽然其中有错误之处,但相关经验的总结为中药药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继承《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理论,结合自己长期的医疗实践,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诊疗方法,并加以总结发展成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后人将其分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共16卷。
四大中医经典,由于前人的创造性工作,到东汉时期已在基础理论和医疗实践方面确立了中医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为以后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一般认为它并非某一时期或某一人的著作,而是汇集了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众多医书,并不断加以补充,其内容大部分由战国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至于归于“黄帝”的著作,如《淮南子·修武训》所分析,是因为“世俗之人多尊古轻今,故道家者,必归于神农、黄帝,始得入论”。当时归于“黄帝”的著作多达二十余部,《内经》便是其中之一。
《内经》集中体现了秦汉以前医学的成就,奠定了中医独特的理论基础,对中医的发展具有奠基性和指导性作用。历代医家的许多著作都是以《内经》为依据或仿照的,历史上各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兴起也都源于《内经》。因此,《内经》是医学的祖宗。它不仅是历史上中医教学的必读教材,至今仍是现代高等中医学院校的必修主干课程。
当今中医界所遵循的基本理论,主要都是从《内经》中提炼、发展而来的,甚至当代医学的一些研究课题,如生命科学、气功原理、经络本质、医学心理学、气象学等,都或多或少地能从其广泛而深刻的论述中获得新的发现或有益的启示。《内经》包括《素问》9卷、《灵枢》9卷,各卷列有81个专题,内容十分广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渗透和贯穿了中医领域的各个方面,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脏腑经络学说:《内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体观察和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经络沟通,探讨了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病论:包括正邪论、病因、病机、传病、症状五个方面。这些内容占据了《内经》的大部分篇幅。在正邪论方面,《内经》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侵”。在病因方面,讲到六淫、七情、饮食、劳累过度等。对病机的分析也很详细,特别是提出的“十九病机”,对临床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对于疾病的传播,《内经》从阴阳、内外、寒热、虚实等角度进行了概括,给后世医家很大启发。据初步统计,该书还重点论述了20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为后世各临床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诊断理论:《内经》诊断的主要内容是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强调“四诊”相结合,是中医诊断的源头。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理论:提出了防病治未病、治本治病、标本兼治、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调阴调阳等一整套治疗原则,并总结出许多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气功、熏蒸、外敷、蒸气浴、放血等,特别是许多针灸技术至今仍在使用。
运化论:主要内容收录在《素问》7大篇中,着重探讨自然气候的不断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变化规律,试图根据这些规律指导人们趋利避害、防病治病。
养生理论:《黄帝内经》在“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等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提出了调和阴阳、适度饮食、作息规律、清静虚实、养神内养等一系列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其中,预防思想尤为可贵。
综上所述,可窥见《内经》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各类译本的问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难经》全名为《黄帝八十余难经》,原名是秦月人(扁鹊)所作。“难”是“问”,或“疑惑”。“经”指《内经》,就是对《内经》提出问题。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它成书于秦汉时期,至少在东汉以前,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修改补充。全书以设难、答难的形式,讲解了经络、脏腑、诊病等81个疑难问题。具体内容为:1至22难,脉象论;23至29难,经络论;30至47难,脏腑论;48至61难网校头条,疾病论;62至68难,穴位论; 难度69至81,关于针灸方法。
《难经》不仅演绎《内经》的深刻内涵,阐明道理,解析疑点,为后世作出表率,而且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例如,它首创了寸口、分寸、关池、尺三部脉诊法,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医诊断的一大特色;系统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和作用,弥补了《内经》经络理论的不足;提出了不同于《内经》的三焦、命门理论等等,这些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四库全书提要》称其“与《灵枢》、《素问》齐名,历来无异议”,至今仍被视为中医学的重要古典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