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如下:
四年一度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近日揭晓,山西财政税务学院(以下简称山西财政学院)在2022年度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中一等奖是我省2022年度唯一由高校主持完成的一等奖,这是学校第二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职业文化教育,培养更具职业文化的新时代金融人才
《这个夏天重拾轨迹》,一位学生用这个标题写下了自己在赵立胜的《中国会计文化》课上学到的东西,并决心要改变自己“看短视频、玩游戏、看小说”的大学生活;“上您的课很舒服,我可以畅所欲言,可以问困惑的问题……”另一位学生也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因此爱上了这门课,爱上了赵立胜……
8月中旬的一天,山西财经大学教授赵立胜翻看手机里的内容,感慨万千。
山西财经学院是我省唯一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高校。“双高计划”是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规划。从创新提出并实施职业文化教育,培养具有鲜明职业文化特色的新时代金融人才,到今年学校“大思想政治框架下金融职业院校职业文化教育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2022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赵立胜教授带领团队走过了近20年的探索。
20世纪90年代末,多数高校尚未开设中国会计史课程,赵立胜教授却坚定地选择了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一头扎进了浩瀚的史料之中。“看到古书中的数字,我就兴奋不已。”他以会计人员的眼光和格局,结合自己的专业实践,研读了《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中国通史》等多部著作,甚至将《诗经》305首全部翻译,逐字逐句地抄录下来,并做笔记山西财专教务系统,令很多学中文的朋友印象深刻。
“职业教育要培养不仅有工作,更有文化的新时代财经人才。”赵立胜意识到,只有文化才能让学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2007年,学校在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确立了以“文化浸润”为特色的专业建设规划,开设了“中国会计史”、“晋商文化”等课程,并明确提出“职业文化教育”的新理念。
从研究到实践,在近20年的积累与沉淀过程中,赵立胜教授带领团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开创性的国家级研究成果:其编写的《中国会计文化》一书荣获首届国家教材建设优秀教材一等奖,学校在全国率先开设了这门课程,目前该书已在全国200多所高校广泛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会计文化》;成立了会计文化等6个专业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收藏会计账簿、图书、算盘等珍贵历史文物300余件,建成了全国高校首个“会计文化展示馆”;其编写的《山西革命根据地会计研究》一书填补了国内外革命根据地会计研究的空白;他创建的“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分库——珠算传承与创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珠算文化数字资源库……
“职业文化育人”的改革实践,在这一系列成果诞生的过程中,也逐渐从探索走向纵深发展。自2012年起,学校提出“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办学”的办学理念,以培养“职教兼修”的财经人才为目标,启动职业文化育人项目。2017年至今,学校已构建起以职业文化育人理念为特色的思政教育大体系,课程、教材、平台、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等一系列支撑逐渐完善成熟。
职班赛联动,高举会计专业转型升级大旗
山西财政学院高翠莲教授主持的“以岗位为引领、赛课联动推动高职会计专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与实践”项目,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该团队完成的另一项二等奖教学成果也由该团队完成。
“在学校承办全国、省赛并担任专家组长的9年时间里,我6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称号。”谈起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竞赛,高翠莲有说不完的故事。2012年是大赛首年,一切从零开始。如何体现会计工作实际?如何保证公平公正?看似简单的题目背后,是高翠莲日夜思考、忙碌的身影。从省赛到全国赛,她设计赛程、命题、搭建平台,她对自己的要求是“全部创新”。“遇到难题网校头条,经常彻夜难眠,有时半夜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解决办法,心里特别开心。”她以此为乐,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把企业实际工作搬到大赛现场。她还与企业合作开发了智能竞赛平台。“系统采用智能计分,比赛成绩实时显示在比赛场地大屏幕上,比赛一结束,现场就能知道最终成绩和名次。”高翠莲介绍,10年来,比赛总分由800分提高到1000分,而人工计分则由70分降到0分,开创了竞赛计分由人工升级为智能化的先河。
在高职院校,比赛是风向标、灯塔。高翠莲带领团队坚持以岗位为本,推动比赛不断升级迭代,实现专业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技术升级。“赛课联动,就是学校要跟进,根据比赛内容开设相关课程。”她说,“比如2016年财政部就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南》,我们在2017年的比赛中开始加入管理会计内容,所以各个学校都要开设管理会计课程。”新课程要怎么开设?她带领团队成员以最快的速度编写教材、制作示范课程、开发网络资源,指导全国相关院校开设课程和教育教学。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会计技术从电算化逐步升级到信息化、智能化。山西财政学院始终高举全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的旗帜。
10年来,高翠莲带领团队成员主编教材20余部,其中17部入选“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教材6部,均居全国之首。还主持制定专业建设与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加快了全国高职会计专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团队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第二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荣获首届国家级优秀教材建设奖和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高翠莲还被评为首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体系被全国400多所高校参考或复制……
这些耀眼的成绩,是高翠莲和队员们用牺牲和奉献换来的。“学校承办比赛的9年,我担任专家组组长,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我们主动放弃参赛。”她们习惯加班到半夜三四点,把企业技术人员带到办公室、家里指导,周末还义务带领学生加班。他们也有错过女儿毕业典礼、不能在老人病床边尽孝的遗憾……但“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得到了同行和全国参赛院校师生的高度评价,被教育部领导称赞为‘金牌赛事’,真正发挥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作用,做到了职赛融合、赛课联动山西财专教务系统,与时俱进,促进专业转型、技术提升。”这让高翠莲十分欣慰。
多项全国“第一”彰显专业学校“强”“特”建设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山西财经学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成果的重要体现,也为学校相关专业的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金苹果”科教评估网综合评价,学校会计专业群位居全国各专业群第一名;财税专业位居全国同类专业第一名;财税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专业也位居全国第一名。
很多优质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业界认可度很高。“跟我们一起工作的,大部分都是省内外高校会计专业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安志琴、杨珊珊、张睿、庞海霞、张淑梅、陈芳、齐开璐等同学参加工作后惊喜地发现。2015年,没有承办全国赛的山西财经学院选派了安志琴等8名学生参赛。“4名同学参赛,4名同学陪练。那一年,我们队在省赛上夺得了第一名,以83分的高分遥遥领先第二名;在全国赛上夺得了第二名,总分只比第一名低0.92分。虽然有点失误,但我们也拿了一等奖。”高翠莲告诉记者。同年,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招聘人才,招聘条件均为本科以上。只有山西财经学院这所专科学校的学生“开绿灯”,8名学生报名,7人全部通过考试,被录用。另一名学生袁美秀被学校推荐到全国最大金融软件开发商用友集团旗下的信道科技有限公司就职。
我省大型国有企业大地集团2022年举办山西财经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专场招聘会,录取11名学生到集团从事财务工作。
“企业对我们的学生评价都很好,动手能力强,热爱本职工作,懂业务、懂管理,吃苦耐劳,这也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翠莲说。
多个优质专业位列全国“第一”,这是多年来山西财经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追求高标准、做“专”做“强”、坚持深耕的结果。近年来,学校围绕专业特色抓专业集群建设,基本建成了会计、市场营销两个全国高水平专业集群、财税大数据应用、金融科技两个全国知名专业集群、智慧文旅、信息技术应用两个特色专业集群。“学校还精准对接山西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6个专业,形成了‘财经商贸专业集群’、‘电子信息专业集群’、‘智慧旅游专业集群’齐头并进的专业构成新格局。”学校校长李云鹏介绍。
在专业建设核心工作的基础上,学校课程思政特色鲜明,数字化、智能化专业齐全,“金课”建设成效突出,“岗位、课程、竞赛、证书”全方位育人深入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显著推进,各项工作也正瞄准“高水平”,阔步向前。
“在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团队的辐射作用,力争出一批新成果;要进一步完善教材、课程、资源库等数字化资源建设,利用各种平台把这些资源传递出去。真正发挥高水平职业院校对我国高职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推动作用。”学校党委书记秦华伟对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信心。
(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