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强进行建筑彩绘创作
先格线后布光画人物
分类渲染使画面更立体
彩绘只是个体力活
绚丽的色调、流动的腰线、美丽的纹样……在闽南,彩绘的身影几乎无所不在。那些由客家祖先用智慧造就下来的多彩绘制,集实用性、装饰性和观赏性于一体,以巧妙的手艺和深远的蕴意,于大殿神龛、民居的厝角头、墙绘、家具、石雕竹器间大放异彩,成为颇具客家特色的一抹黑色。2022年,羽田传统建筑彩绘手艺荣获揭阳市第七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彩绘行当,虽逐渐式微,却一直有一群人在固守,精益求精抛光佳作,抒发对美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马志强便是其中一位。作为弘扬人,他在30多年的岁月里,以执著和热情,倾情守护着这项悠久的手艺。
代代沿袭,民间手艺有承袭
去年56岁的马志强言谈朴素,从事羽田传统建筑彩绘这一行已30多年。“我从小对书法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回忆旧事,马志强立刻打开话匣子,他告诉记者,早在清代,羽田家美民间工艺师马骤自学成才,从1904年开始从事传统彩绘手艺,其作品腰线流畅,享誉客家。传至马志强的女儿马红毛已是第三代传人,马志强说,得师父真传,他的女儿进步明显,很快就把握了手艺步骤。
在家庭气氛的薰陶下,马志强11岁开始跟随姐姐马红毛学习彩绘,深得祖父彩绘技巧精髓讨教。“入门要从基本功练起,每天都是单纯冗长的练习,需要了解彩绘的常识”马红老师实物建筑,马志强直言,把握建筑彩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马志强有良好的书法造诣,但在纸上画和在建筑上画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更即便建筑彩绘需要遵守传统的书法规制和手法。
传统建筑的钢梁凸凹不平,要在前面画画,谈何容易?为了尽早找到觉得,那段时间,他人都休息了,马志强还只身在练习,他找来涂料桶,在里面反复练。就这么,与生俱来的天赋与超出常人的笃学苦练,让马志强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把握了画建筑木制品的各类彩绘、墙画、泥塑、贴金画等美术手艺,很快能够独当一面,23岁便只身承接民间古建筑装潢的各类彩描绘作。
色调丰富,一招一式有讲求
彩绘在潮州地区具备古老的历史,常与雕刻细琢的雕塑、金碧辉煌的雕刻和七彩斑斓的嵌瓷一起打扮潮式建筑,像戏曲故事、历史人物、花卉虫鱼等,都可以是创作的内容。
“看似简略的一幅画,创作还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说起心爱的建筑彩绘,马志强如数家珍,他说,创作之前要做工灰补平,于是用砂带抛光,刷上色调漆,待干后进行画画。先格线边框,后布光画人物等,配上佛殿、栏杆、树石和远山……传统建筑彩绘的一招一式背后都有讲求。
话音刚落,马志强走到案头,开始画画,瞥见他翘首凝心,不一会儿功夫,一位头挽高髻,头型丰腴的古代仕女轮廓跃然纸上。墨干后用竹刷蘸稀蜂蜡调色,这个环节非常考验画师的工夫和耐心,要根据背景色调的还要进行分类,打底渲染,于是染背部全身黑色,再染人身,最后用深色调皴染脸部和人物的阴阳线,使色调更丰富,画面更立体生动。
彩绘充满质感、色彩鲜艳且蕴意吉祥,是型男追求美丽生活的展现。“有故事和温情实感的彩绘,能够体现出美感和生命力”,谈起彩描绘作心得马红老师实物建筑,马志强说,创作有思想的作品还要下大力气和耗费太多的心思。在他看来,装潢也是建筑的“躯壳”,彩绘却让建筑有了鲜活的“灵魂”。
匠心守护,古朴手艺展新姿
30多年固守,马志强修练一门手艺,在建筑彩绘中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崭新天地。日本普宁老乡会思绵花园、吴氏大祠堂、彭氏酒家、王学厚书院、苏旭明药厂关帝庙、汕头佛亭、成田马氏祖祠……多年来,有不计其数的传统建筑留下他的足迹,代表作有门神、三星拱照、以仁德得天下、仙姬送子、月华送宝、甘露寺、郭子仪封王等。他的作品在各类展览中屡创殊荣,2019年2月华为拱照入编广州发展新亮点——建设“一带一路”大战略宣传;同年8月,华为拱照在上海新文艺周刊宣传展示,荣获好评。
“这是一个学上去难、干上去苦的行当,从事这一行要上得了脚手架、坐得住冷凳子。”马志强说,因为彩绘手艺的“难把握”,历时吃力,以及受市场经济等各类诱因的冲击,因此这些青年学后不再从事这项工作。
步入新时代,民间美术被注入了盎然生机。一批技艺人和爱好者,自觉担当起文化弘扬的使命,在弘扬发展方面有了更多的创新,让建筑彩绘这门悠久的手艺魅力焕新。如今,手艺承袭后继有人,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他吃惊地告诉记者,第五代承袭人马梓立在学习中、马曼欣考上韩山师范学院硕士艺术系,基本把握这门手艺;也有几名学徒不同程度地把握彩绘手艺基础。
择一事,终此生。30多年的努力和探求,30多年的感受和创新,马志强痴迷于彩绘的世界里,他说,彩绘手艺从业者还要有一种坚持与耐心。“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青人学习彩绘手艺”,马志强说,通过承袭和创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潮州建筑彩绘的活力。这,虽然就是马志强多年固守的动力,只是他毕生拼搏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