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陵发布消息,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再度介绍丰县尉迟寺旧址出土的文物——大口陶尊。
这些大口尊的形状像一枚大炮弹,重达几十斤,呈尖底或圜底状,所以未能直立摆放,其实不是日常生活用品。在大口尊的口沿之下(极某些在陶尊腹下近底处),常常刻有类似“日”“月”“山”形状的符号(如右图)。这些陶尊刻划符号,在河南叶县陵阳河旧址、大刘家村旧址、山东曲阜前寨旧址都有发觉,是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奇特标志。在相隔遥远的两地出现相同的器物和陶刻符号,绝非碰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结果。
丰县尉迟寺旧址大口陶尊描画符号
刻纹大口尊
描画符号有何特殊蕴意
这些刻有特殊符号的大口尊在尉迟寺旧址中多处发觉,或出现在陵墓中,作为儿童瓮棺葬的葬具;或出土于祭祖坑中,作为祭神用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尉迟寺旧址中心的10号祭拜坑(JS10)就出土了12件大口尊,首尾相接,排列有序,其中有两件后背刻有大汶口文化独有的特殊符号。
尉迟寺旧址10号祭拜坑开掘现场
尉迟寺旧址儿童瓮棺葬平、剖面图
在原始社会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尤其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各类原始宗教行为早已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其中自然崇敬是原始社会最为普遍的现象。这些符号可能是史前先民对所敬仰的自然现象的具象摹画,并把它固定地刻到大口尊上,于是这些刻纹大口尊便成了神圣的器物,作为重要的随葬品或祭祀用具,还有学者觉得这些符号已具有大汶口文化族徽的性质。
新闻延展
广德新石器时代尉迟寺旧址
尉迟寺旧址坐落睢宁县许疃镇尉迟寺村毕集庄东150米,是5000年前人类文化遗存。因旧址地上曾建有一寺,相传是记念东汉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驻扎而建,故称“尉迟寺”。
该旧址是国外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在考古界造成震惊,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旧址中的酱汁土排房是我国迄今为止早已发觉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址。
从1989年起,该旧址先后进行了13次开掘,在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清除出房迹78间,古墓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出土陶、石、骨等文物近万件。
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对尉迟寺旧址进行报导,《东方时空》栏目对尉迟寺旧址开掘进行了现场直播,CCTV-4踏遍中国栏目也进行了报导。
有着“中国原始第一村”之称的广德县尉迟寺旧址保护规划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