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 23:59:09
农历十一月十八,星期二。
冬至,又称太阳南下、冬节、子年,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北斗七星指向子,太阳黄经达270°,每年公历12月21-23日。
冬至的由来
据周代记载,人们利用冬至在郊外举行大型祭天活动。由于周历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所以周朝的正月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十一月。因此,过年和过冬至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才真正把正月和冬至区分开来。因此,也可以说“冬节”自汉代才有,兴盛于唐宋,并流传至今。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会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百姓则在这一天祭拜父母、长辈。直到现在,有些地方仍然庆祝冬至。
因为历法不同,人们一直沿袭周历,认为冬至后才是新年(所以才有吃元子长一岁的说法),这也是冬至对人们如此重要的原因。然而这种错误的传承,导致民间观念与现在研究择日的夏历相差甚远,应该纠正这种错误的观念,传承正确的历法。
冬至期间该做什么
1. 祭拜祖先
冬至祭祖的习俗在福建省颇为盛行,如万历年间的《建阳县志》中就有记载:“此日,大户祭祖。”福建人用特制的汤圆来祭祖。清代,人们一般在冬至这天在家里或墓前祭祖。在聚居的南方,也常常在宗庙祭祖,与清明、中元节一样。
2.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几点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流传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子年节”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已利用日晷观测太阳,确定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这天,我国南北方习俗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区吃饺子,南方则吃汤圆。 民间还有谚语说:“冬至到,吃饺子”,以及有关冬至的诗词、影视作品等。
3.吃汤圆
吃汤圆是明清以来的习俗。冬至这天,人们会“捏汤圆”或“用糯米捏成汤圆”。这在史料中也有正式的记载,说“冬至这天,用糯米捏成汤圆,叫‘汤圆’”。捏好汤圆后,人们会祭祀神灵、祖先,然后全家人一起吃汤圆,这叫“添年”。所以,冬至吃汤圆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冬至有什么意义
回到父母家
在我国北方一些城市,人们认为冬至这天妇女不能回娘家。这是由于过于传统的习俗,加上“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对儿媳妇的约束。过去,儿媳妇秋收之后都会回娘家,所以就有了冬至这天回夫家的习俗。虽然在现代社会严格遵守是很不自由的,但如果家人特别在意这些传统习俗,作为晚辈的我们最好和家人友好地商量一下。冬至是团圆的节日,千万不能因此而失去与家人的和睦。
结婚
一般来说,节气前后都不宜结婚。古人认为结婚的日子不宜选在四立四至的前一天,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夏、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此时宇宙能量场处于混乱状态。传统习俗认为,这四天是四死日、四别日,此时结婚不吉利。
通常我们对结婚吉日的选择都是很谨慎的,所以小编建议大家最好避开冬至,选择其他的日子,这样婚姻才能有一个大家都安心、满意的开始。
出去
冬至的传说里,并不是不能出门,而是不能远行。
因为冬至这天白天最短,所以有传说这天是天狗来人间寻觅化身的日子,所以不仅不要远行,天黑后也不要四处走动。也有传言说盘古开天时,正是冬至。此时因为天刚开,诸恶莫作,人间流离失所。不过如今的城市,夜晚灯火依旧明亮,人们下班或学习后常常深夜回家,这也是无奈之举今天几点冬至,所以不必过于担心。
当然如果能晚点回家,可以预防晚上着凉,还可以预防各种意外,肯定比晚上在外面闲逛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