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清溪渔家乐
画中描绘的是夏雨停歇后的渔村小景。近景为山坡堤岸,山石卧坡,树木繁茂。数株大树依山而立,树干粗壮,根露地面,枝叶茂盛。一条山涧溪流蜿蜒而下,溪水从山间急流而出。溪边立有水磨,溪上架有一座板桥,将两岸连接起来。绕过山坡后,地势平坦,河水清澈。远处沙洲消失,岸边伸入江中。江岸江畔长满芦苇和草木。一位老人坐在船头,撑着横竿垂钓,神情悠闲自得。渔船掩映在芦苇丛中。画的右端,浅滩上有几块小石头,半露在水面。 透过水可以看到美丽的石头,显示出溪水的清澈。[2]
《清溪余音》落款为“河阳立堂”,写于卷末树干之间。画绢中央有“立堂清溪余音”六字,上方有“御书之宝”印。扉页有王献之篆书“清溪余音”四字子子孙孙化作泥,尾有宋人跋“嘉熙丁酉正月初一作”。藏印有“绍兴”(半印)、“甘家藏”、“何斋”、“丹阳开国”、“叶帆”、“米家藏书画后人保赏”、文彭印三方、项元汴印四十七方、梁清彪印六方、无法辨认的印一方。 另外还有清朝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的印玺以及乾隆皇帝的诗文。[3]
背景报告
编辑
李唐是徽宗年间的宫廷画家,靖康之变后,他南迁临安时已年近八十。当时他的山水画不被同时代人重视,与江南山水的邂逅,使他大开眼界,看到山水秀丽,绿树润石,微风轻云,风光无限。从此他的画以山水为主。山水画用笔润泽,线条拉长,墨色流转自如,把钱塘山水画得活灵活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斧劈”纹理法。《清溪余音图》是他晚年改革山水画新风格的代表作。[2]
艺术鉴赏新闻
编辑
技术
《清溪隐渔人》局部(2张)
整幅画描绘的是雨后的钱塘山区景色。树木茂密,泥坡湿润,溪水奔腾,滚过板桥和云坑。前景中,一位老人在河中芦苇间垂钓,突出了“清溪隐钓”的主题。李唐用笔宽长网校哪个好,利用丝绸能被水墨晕染的特殊性质,充分表现了雨后清润的山石效果。[3]
画法精练,风格朴素简练,水墨并用。山石用宽笔横笔勾勒,笔墨并举,笔触宽厚,湿墨浓厚。树干用宽笔湿墨勾勒,树叶不用双笔勾勒,而是用大笔随意点画,墨色浓厚,湿润厚重。平缓的沙滩和远处的岸边,用淡墨渲染,没有一丝笔触。溪流、水波用中笔勾勒,笔法细密,笔墨遒劲。人物虽然只是一点风景,但用浓墨勾勒,寥寥数笔,神形俱全,显得精神饱满、生机勃勃。板桥上的渔船、房屋,用笔浓墨重,焦墨浓。总之,整幅作品的笔触通过浓淡明暗的对比,达到了丰富和谐的统一。 无论从意境,还是从用笔手法上看,都与李唐的另一幅作品《万谷松风图》截然不同。[2]
作品
本幅构图新颖,变化多端。宽阔的水面上大面积的留白,与前景的大片黑色区域形成强烈的对比。蜿蜒的山涧缩短了前景与背景的距离,使两者融为一体。前景中的大树错落有序,但并不刻板。背景中点缀的小磨坊、小船、板桥,通过这些小细节的刻画,并不显得散乱,而是与整个画面的主体和谐地融为一体,既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活跃了画面的气氛。[2]
著名专家点评
编辑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小玲:这幅画用笔非常精练,体现了李唐南迁后的风格,与范宽的构图刚健、拓片严谨、墨色浓重的风格有很大不同。[4]
历史遗产广播
编辑
该画先后被宋徽宗、赵佶、项元汴、梁清标等人收藏,并被收录于清代《石渠宝笈初编》。[2]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于作者
编辑
李唐(约1049—1130年,一说约1070—1150年),南宋画家。字希谷,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年间入画院。南迁后,以程中郎为画院画师。善山水、人物,改荆浩、范宽之法,画风刚健朴实子子孙孙化作泥,气势磅礴,开创南宋水墨雄浑厚重之风。晚年简化繁复,用笔凌厉,创“大斧劈”之质感,所画石块坚硬,立体感强,尤善画水,有湍急之感。 他也画人物,最初师从李公麟,后来衣褶方正刚硬,自成一派。他还以画牛闻名,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其传世作品有《万谷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缥缈寺松风图》、《采苕图》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