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接下来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快乐,为什么悲伤,为什么难过”,从原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并试着总结。然后明确快乐来自于玩乐,痛苦来自于短暂的时光,悲伤来自于时代的问题。然后重点讨论痛苦和悲伤的原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助,认识到积极的情感内涵。
4.再欣赏这句“知一死一生荒唐,齐彭上是杜撰”,明显批判了当时人们空洞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不能视为一回事。把作者的情感升华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问题直指作者的情感。
5. 怀着感慨读完最后一段,升华情感。然后总结知识。作者从兰亭集序入手,情感不断变化,感同身受,沟通古今,通篇情景交融。不愧是千古名篇。因此,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可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通过提出上述问题,使整个课文连贯起来,结构完整,由浅入深,在探究中学习课文,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拓展与延伸
今天在这样的时刻,师生们共同感受到王羲之对生命的感叹。王羲之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作品依然熠熠生辉,他给我们留下了那篇名篇《兰亭序》,那么今天我们又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呢?通过本期的巩固拓展,唤起同学们把握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给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五)总结
总结:以大声朗读结束课程,学生总结从课程中学到的内容。
作业:文章最后一句是“后来读到的人,也会被这篇文章感动。”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对王羲之人生经历的理解,写一篇读书心得。可以背诵全文。这样的作业,既符合新课标,又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7.黑板设计
最后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根据文章结构,帮助学生建立更清晰的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眼就看懂。
兰亭序
【东晋】王羲之
趣味(文娱活动)
痛苦(生命短暂)积极面对生活
悲情(虚荣时代)
关注北京中公教育微信,实时获取政策问答解答,不错过考试信息。
师范招聘面试教学:【中公北京师范招聘考试网】提供2018师范招聘考试面试教学稿、面试教学流程、教学教案、教学技巧等辅导资料。本文整理师范招聘面试教学稿:《兰亭序》。更多北京师范招聘考试资讯,请关注北京人事考试网。
点击查看>>>第十届中公杯【万人模拟考试大赛,瓜分3亿公考经费】
在师资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作品。比如今天我选的王羲之《兰亭集序》,文章从叙述开始,然后描写场景,抒发心情,从一次普通的宴席中谈到作者对生死的看法,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虚无主义思想倾向,整篇文章在立意上就显得非同凡响。师资考试研究院为您提供了更详细的教学稿,供您参考。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这节课的题目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这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生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1. 关于教材
教材是师生之间的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首先,我对教材的这一部分做了一些分析,因为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课的基础。《兰亭序》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本必修课第三单元第八课。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在思想和语言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价值。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奠定了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本书的序言,文章由叙述到描述,抒发了情怀网校头条,从一次普通的宴席活动谈起作者对生死的看法,批判了当时士大夫崇尚虚无主义的思想倾向,使得整篇文章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 学习情况
对课本和课文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个年龄段是高一,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的基础还是很薄弱的,而且这学期的文言文难度比上学期大大增加了,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这篇文章就体现了这个理念。不仅如此,如果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到作者的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这对于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汉语素养大有裨益。
3.教学目标
在整篇文章掌握了教材和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根据这两种情况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序言的特点,掌握“序、启、之、林、词”等实词的含义,能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简练、优美、自然、清新的风格,运用注解阐明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想结构,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中作者由喜悦到悲伤的情绪变化,认识到作者深深的叹息中蕴含的积极情绪。
4.谈谈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故我设定了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词类的用法,概括“修、期、致、临、次”等词语的含义,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在课文的第二、三段,作者的情绪由喜转悲,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富有哲理。由于学生阅历浅,多数没有经历过生死,不能充分理解文中表达的生死观。因此,理解文章中作者由喜转悲的情绪变化,体会作者长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是教学难点。
5.教学方法
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和“教学有法,无定法”的原则,慎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采用背诵法、导读法进行教学。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我确定了以下的学习方法与能力训练,采用圈定、提纲、注释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笔记初步理清课文意思,力求译文准确、通顺,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用归纳法总结文中特殊的古典汉语现象。
6. 谈谈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讲一下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整个课堂中最重要的部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新课简介
通过对话的方式介绍。
人们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引言可以营造合适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的作者是一位书法家,因此引言采用提问的形式:“你喜欢中国毛笔书法吗?你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封面的插图和《兰亭序》的抄本,从而引出主题。
2. 整体观感
1、作者介绍。在欣赏插图后,展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说课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其书法“行云流水,惊龙腾跃”的特点。同时介绍作者及文章体裁的特点,拓展学生的相关知识。
2、在文中普及、补充序言的特点,扩大知识面。
3、朗读全文。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声调,初步感受《兰亭序》的语言特点。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老师进行朗读指导。这个环节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落实。
(三)深入研究
1. 分组逐段理清课文意思。四人一组,根据课文下方的注释和参考书,独立理清课文意思。老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如第一段。
(1)“永和九年(癸丑)暮春之初,会稽山阴兰亭,以禊礼。”以下名词应理解为:修兰亭集序说课稿,做;禊事,禊,一种祭祀仪式。
(2)“他们把酒杯放在水面上,坐在第二排。虽然没有宏大的音乐和弦乐,但一杯酒,一首诗,就足以表达他们深厚的感情。”流上是把酒杯放在水面上,让酒顺着水流下去。酒杯流到谁的身上,谁就喝到谁的酒。曲水是把水引到曲径小道上。(展示流上曲水的图片)。盛是盛大的意思。
课前准备的兰亭集序图片和资料通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文中自然之美。通过图文结合,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背景知识也变得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掌握了文言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