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者的代表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华体现在两个方面。在第三十六回中,徐庶曾说:“此人常以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吾以为关、岳不如他。此人有治天下的才能,天下独一无二。”
其中,水镜司马徽先生还将诸葛亮比作“开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和开汉四百年的张子方”。刘备的两次草堂之行三国演义的手抄报,通过《隆中》中对环境的描写,以及崔州平对孔明的评价,产生了“未见其才,先见其才”的效果。这些都间接地描写了诸葛亮的智者形象。
当刘备遇到诸葛亮时,作者开始正面地描绘诸葛亮:“自董卓以来,州郡皆英雄辈出”,这就是著名的三分天下的“隆中之计”。诸葛亮的智慧从他在草堂的谈话中可见一斑。确实“未出草堂,已知天下三分,史无前例!”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从政治和军事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2.杰出政治家
诸葛亮出山之后辅佐刘备网校头条,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这些都只是为将来的统一做准备,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军事实力。刘备在占领益州、荆州的时候,就一直在警告留守荆州的关羽,荆州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还提出了“联吴抗曹”的策略。孔明知道刘备单打独斗是无法与曹魏抗衡的,所以联吴抗曹对两国都有利。
荆州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北伐中原的中转站,占领荆州是日后统一大业最关键的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刘备死后,蜀国国力空虚,无法继续,诸葛亮统一大业再次受阻,被迫休养生息三国演义的手抄报,扩大疆土,用兵南下,七擒孟获,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实力,增加人口,都是为了完成刘备的统一大业。
3. 一位生动的军事战略家
陈寿说诸葛亮“善于军事,不善于谋略,善于治民,不善于谋略”,“不善于应变和谋略”。《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用虚构的笔法,突出诸葛亮的精明算计,把他塑造成一位用兵如神的军事家。比如决定刘备集团命运和三国局势的赤壁之战,诸葛亮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人物。
是他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建立,是他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是他识破了周瑜的“群英会”、“蒋干盗书”和黄盖的自尽假降之计,是他与周瑜共同商定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火攻计划,并借着决胜的东风实施了火攻。
因此周瑜对他怀恨在心,多次想除掉他,但他都一一化解,泰山压顶,让周瑜束手无策。诸葛亮的三次激怒周瑜、攻占汉中、攻克孟获、六下岐山、空城计等,都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谋略。在与对手的斗争中,他总是善于把握大局,随机应变,乘势而上,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