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本科教育历来密不可分,通识教育是中国大学发展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复旦通识教育中心推出了【通识教育与本科教育】系列访谈,在之前的访谈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的领导对各自学院的通识教育建设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感兴趣的朋友可在本文末尾找到往期访谈链接)。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浙江大学教务处处长胡吉明,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浙江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实践。
胡吉明
2017年9月至2021年11月任浙江大学教务处处长,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科技大学化工系、美国犹他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表面技术》《化学教育》编委;教育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方法创新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一流本科教育目标
浙江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
——访浙江大学教务处处长胡吉明
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有什么特色?
2019年6月3日,浙江大学发布首份通识教育白皮书。白皮书从历史与实践、展望与变革、策略与举措等角度全面介绍了浙江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系统梳理了浙江大学在通识教育领域的培养模式、培养路径、管理机制、课程体系等。
浙江大学通识教育白皮书发布
回顾浙江大学通识教育建设历程,浙江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可概括为以下四大亮点:
一是培养模式创新。1984年,浙江大学按照“工科人才、理科人才培养”的原则设立混合班,这也是竺可桢学院的前身。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全校规模招生、规模培养。
二是培养路径创新。浙江大学实行四课堂实质性融合的培养路径:第一课堂以课程教学为载体,第二、三、四课堂以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四个课堂的衔接融合,深入探索协同管理、课程教育、实践训练、孵化落地“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助力学生未来发展。
三是管理机制创新。2000年成立竺可桢学院,探索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拔尖人才培养管理新模式。2008年成立本科学院,在全国率先建立统筹本科招生、培养、学生事务的机构。本科学院又设立求是学院,负责大三新生管理,形成“一横多纵”的学生管理模式。2016年成立通识教育中心,2018年成立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通识教育推进工作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组,专门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发展。
四是课程体系创新。2018年,原按学科划分的课程体系转变为按“人”的教育需求分类的课程体系。学校通选课程由原来的“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传播与领导力”“科学与研究”“技术与设计”六大类调整为“6+1”,即“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科技创新”“文学美学”“人生探索”,加上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文科”类。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一门通选核心课和一门“文科”类课程。
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如何组织和管理的?
2018年初,浙江大学成立了“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通识教育推进工作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组”三级通识教育推进组织机构。
为了真正推动工作,引进专家,浙江大学专门成立了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理、工、农、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院士、文科资深教授等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教授组成,选拔的成员对通识教育有独到的见解。目前共有20名成员,聘书由校长亲自颁发。通识教育中心作为行政管理单位,连接专家委员会和课程建设团队,分别与专家委员会和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浙江大学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聘任仪式暨第一次会议
通识教育推进工作组由分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副书记担任组长,负责协调推动通识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事项。
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有8门必修课和“6+1”选修课,因此成立了相应的课程建设团队,将通识教育理念落实到课程建设的具体环节中。任务十分艰巨,每个团队一般有5-9人,具体工作包括:课程建设规划、课程评审、质量保障、教材建设、线上/线下课程推进等。例如,在课程评审中,课程建设团队需要了解该类课程目前的整体情况,评估目前整个体系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例如,生命探索类课程有60多门,课程建设团队需要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评审,针对这些课程在教学安排上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浙江大学在推进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方面有哪些相关举措?
全校对通识教育达成共识非常重要。首先要形成一个概念,但有了概念之后,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也是比较困难的。通识教育中心更像是一个达成共识的平台,课程建设团队和老师们也需要达成共识。
虽然从2018年我们成立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通识教育推进工作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组三级推进机构以来,组织了一系列通识教育论坛、通识教育教师工作坊,但总体上,学校层面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目标存在差距,不仅在教师层面,在学院、专业层面也存在差距。专业部门一直有抱怨:“专业学分总是被砍,但通识教育学分从不下降,反而增加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和部门沟通,因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是符合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有专家曾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其实是学校和部门之间的“博弈”,你“得寸进尺”,我“失尺”,最后在中间达到一个平衡点。
目前特别是近一两年,学校层面推进通识教育的决心非常坚定,一线教师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课程建设团队由一线教师组成,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每年组织两次通识课程评选,将优秀的课程纳入通识课程,淘汰较差的通识课程。每年都有几百名教师参与这个过程,在学校逐渐形成共识。
通识教育课程地位的提升,可以让各院系、各老师重新思考以前本科教育的方向是否正确。我个人认为,以前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一门技术,所以我们以前常说要培养“专精特长人才”,但在浙江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我们不应该太看重这种专精特长的培养。毕业后的路很宽广,他可以从事很多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给学生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太注重专精,就达不到目标。这就像浙江大学最近进行的深入专业优化调整,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在一级学科层面设立宽口径专业,是一样的道理。
除了理念上要达成共识,还需要一些具体举措。比如,我们把通选课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通选课,一个是通核心课。我们学校原来有400多门通选课,经过重新认定评估,第一批进入新体系的课程有200多门。在这200多门新课程中,我们选取质量高、教师参与度深的课程,形成通核心课,目前大概50门左右,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通核心课门槛高,需要竞争,我们的目标是吸引最优秀的教师来竞争讲授通核心课。学校形成这样的氛围,优秀的教师才能参与通核心课的建设。这两年,我们对通核心课的要求非常高,我们的原则是:宁可无,不可有,质量第一。通核心课的教学方式和其他课程不一样,有大班课堂讲授,也有小班讨论,老师和助教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
此外,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有效促进通识教育可持续发展,如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津贴计算向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倾斜,让教师有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吸引高水平教师投入通识教育。
浙江大学课程改革或者通识教育课程标准的重点是什么?
教务处印发了本科教学质量通用标准,包括四项:
第一是课程内容标准,主要体现在课程大纲上;
二是课程运行标准,从新课程申请到课程运行、课程调整、暂停都制定了一定的标准;
三是教学过程管理标准,在学校层面对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教师也对学生进行管理;
第四浙江财经学院教务处,课程考核标准。通识教育课程与普通课程不同,面向对象广,一个班通常有100名学生,不分专业。考核分数要求体现合理比例。
通用核心课程小组讨论和小组辩论
我们在制定课程内容标准的时候,就明确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学生学习各类课程的课外学习时间,不得少于课堂学时数。如果是一般核心课,课外学习时间可能是课堂学习时间的2倍;如果是普通通识课,可能是1到1.5倍。这个标准同样适用于专业课。课外学习时间的要求,会体现在课程提纲、讨论、课后阅读等方面。至于学生成绩的构成,我们要求常规成绩一般要占到总成绩的40%以上。新开设的课程,因为有大量的讨论课和作业,常规成绩构成可能会更高一些。原则上,通识课要在学期末进行测试,基本都是纸笔考试,如果只是写论文,那就是应试课,而不是考试课。 我们不要过多的考试课,或者说,即使是考试课,考试维度也应该更多,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考试或者检查是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抓手,一定要抓紧,抓不紧就会出现“水课”。
如何认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与高校类型有关,如果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需要掌握一门技能方便就业,学校就不会太重视通识教育。但从我们这个层次的高校来看,学生未来有无限可能,学校必须重视通识教育。但单靠通识教育是不够的,高校要把“通”与“专”结合起来,但只在一个方面“专”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两个甚至三个专业之间“交叉”。所以,现在浙江大学提出了“通专交叉融合”的思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为支撑,以交叉学科为保障。在2019级班的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立了“交叉学科模块”,从制度上保障“跨学科”学习的要求。
除了第一课堂的“通专交叉”课程体系外,浙江大学还设置了“第二、第三、第四”课堂环节。这里的第二课堂指的是校内实践,第三课堂指的是国内实践,第四课堂指的是海外学习,从而形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课堂相融合的育人局面。这基本可以概括浙江大学课程体系支撑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通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只是“人才”。如果要培养“人才”,可以通过学习各学科的专业知识来实现。通识教育就是培养“人”,做人首先要学会思考,思考要有逻辑,要有批判性思考和质疑的能力。所有学生都需要这种能力,和学习的专业无关。所以我觉得通识教育的广度可能是一个“伪命题”,通识教育课程不是以专业和年级来划分的。另外,我非常赞同讲“深度”,任何一门通识教育课程,都要能讲清楚知识背后的那一套逻辑关系,课程要“深、难”。
为构建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浙江大学现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践行“知识-能力-素质-人格”(KAQ2.0)人才培养体系,即培养人的知识、能力、素质、人格。知识、能力、素质、人格不分专业,特别是素质和人格,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做到的。数学培养人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计算机课程培养人的计算思维,这些课程都可以是通识课程。人文学院的学生也需要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只是程度不同。数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深入学习数学,文科专业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微积分。微积分不是数学,是哲学。基础数学、物理、化学也应该属于通识课程。比如文科生需要了解一些化学背后的逻辑思维和判断。
浙江大学举办“中华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研讨会
您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群体有什么看法?
教师共同体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第一,要有一个真正有“归属感”的教学学术活动组织。要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教学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学也是学术,是高校最大的学术。但目前的情况是,在行政层面,基本没有“教研室”结构,甚至专业教师对组织中的教学活动也没有太多的归属感。我们前些年恢复了基层教学组织,想重新建立教师对教学学术的归属感,但这两年又弱化了。主要问题是,一方面,现实中很多课程教师独立授课;另一方面,近10~20年来,科学研究(科研学术)逐渐取代了教学学术,导致教学学术文化逐渐丧失。第二,要通过建立教师共同体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比如通识教育中心和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经常举办一些通识教育教师工作坊、通识教育论坛等,吸引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层面的教师发展中心在未来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大学举办“生命探索通识课”教学研讨会
您如何看待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浙江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几年高端人才带本科生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这跟一些人事制度的推进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推进有关系,目前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地参与本科生的教学。另外,从认知或者逻辑分析的角度,浙江大学这些年对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其中的一个认识就是关于学校的职能。学校的主要职能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过去我们认为这四个职能是并行的、同等重要的。2018年6月21日科教工作会议之后,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四个层面是分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本科教育或者人才培养,因为这就是大学之所以叫大学的原因,同时人才培养必须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作为支撑。浙江大学不是一所普通的教学学校。 如果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网校哪个好,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做得不好,必然会影响教学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今年年初做了专业调整,把原来的128个专业优化到90个左右。这个调整需要一个逻辑、原则和基本准则。学校讲得很清楚,一个专业是否保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专业现有的条件是否能够支撑它的建设和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学科水平,如果学科水平不好,理论上这个专业不足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这跟之前的逻辑是一致的。浙江大学有61个一级学科,都是很强的,下面还有二级学科。所以学校要求专业设置要按照“一个一级学科支撑一个专业”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前面说的宽口径、重点支持的专业。但是考虑到有些专业比较特殊,是紧缺的、国家重点支持的,或者是优势专业、新兴学科,适当放宽一些。这里的逻辑是,一切都是为了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载体是专业,只有专业强,才能培养出强的人才。而且人才培养不能只看培养了哪些特别优秀的人才,还要从培养成果上分析广大普通学生。
浙江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的14项内容非常丰富,其中一项就是高层次人才要为本科生开设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这比教育部提出的“教授要参与本科生教学”的要求要高得多。
求是学院和竺可桢学院的职能有哪些区别?
求是学院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支持通识教育或通识培训。因为前两年是通识培训,所以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来管理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工作等。虽然现在浙江大学的学生入学两个月后就分专业了,但在管理层面,求是学院管理的是第一年,第二年学生的学业成绩就转到各个学院。我们把这种体制叫做“一横多纵”。
竺可桢学院(简称“竺学院”)是一所培养顶尖人才的荣誉学院。“竺学院”有独立的培养计划,但教师来自各个学院,由最好的老师来教授“竺学院”的学生。因此,“竺学院”不仅是一所实体学院,还兼具行政部门的职能。
通识教育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
这个问题要结合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来考虑,浙江大学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
第一,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觉得这个目标最能体现通识教育。“德”主要对应通识教育中的思政课;“体”对应通识教育中的体育课。现在的思政课总体上是好的,而且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期望越来越高,课程质量也在稳步提高,新的内容、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但是,也有少数思政课教师课堂掌控能力差,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思政课理论不自信,对少数质疑的声音不能及时回应。其实,如果一个学生不愿意去了解自己祖国苦难的历史,不愿意去了解一个优秀的政党给国家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谈得上爱国、为国奉献,怎么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要勇敢面对这些。
数学科学学院陈淑萍教授做“科学精神”专题讲座
第二,培养学生的全球竞争力。这个需要通过一些环节或者课程体系来实现。浙江大学主要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拓展或者加强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是全人教育,不分国界、种族、专业。第二个环节是推进“第四课堂”,我们要求学生有海外交流学习经历,从2019级开始,会增设“国际化模块”,进一步提高国际化学习的要求。
第三,培养创新人才。面对当今社会的需求,仅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拓宽人的视野,改变人的思维,形成完整的研究方法和对事物的基本判断,这无疑也是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的。
第四,培养领袖。专业教育不能培养领袖,只能培养工程师这样的专业人才。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与新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要实现培养目标,关键有两点:核心是全面发展、德才兼备,浙江大学培养的人一定是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为了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我们还提出,我们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四个特质,即“四个有”:理想、境界、品格、才华。怎么实现呢?后来学校又提出,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优秀的能力、全面的素质、健全的人格,也就是KAQ2.0。与1.0相比,KAQ2.0多了“人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而前面的“才”教育比重更高。按照这个逻辑,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识教育致力于传授广博的知识;致力于培养优秀的能力; 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致力于塑造健全人格。这是最终的目的。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浙江大学就实现了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目标,也有可能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现在,一流的大学正在谈论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大学,我认为建立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大学是如何改善一流教学的前提,而是培养第一类教育的前提。一家人”,达到了核心要求,因此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拟议的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核心是培养才能。直接提议直接提议才能直接提议才能实施才能,并且难以培养培养的事物,我们不应该先做特定的目标,否则要构建这些目标,在这些方面构建了这两个方面,在这些方面构建了这些方面,这些方面是构建的。将忘记建立道德和培养人的最初意图。
审查先前有关[通识教育和本科教育]的访谈:
的通识教育特征 - 与彭夏大学学术事务办公室副总监彭帮的参与
结合一般和专业教育浙江财经学院教务处,以培养将未来的人才 - 与北京大学学术事务办公室主任Fu 进行访问
通识教育改革需要系统的思考:索哥大学学术事务系主任周YI的访谈
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继承与创新:南京大学学术事务办公室主任徐朱的访谈
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智格财政与经济学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 - 与宗教金融与经济学大学的郑小米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