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政局联合指派,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胜1月21日中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第一批中医药专家抵达武汉。
目前,两位专家已返回北京。 今天中午,健康报记者王宁电话采访了刘清泉院长。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北京爆发“非典”时,刘清泉医生第一个进入疫区。 他带领医护人员抢救病人、自救并与专家协作制定中西医结合的救治方案,最终为控制非典疫情蔓延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内容根据刘清泉院长采访录音整理:
中医治疗方案是如何制定的?
中医诊治疾病讲究“望、闻、问、触”,特别是对于突发的新病。 我们过去常常到现场了解患者真实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收集相关信息,建立病因属性和发病机制特点。 只有详细分析病机,才能做到辨证施治。
我于1月21日中午抵达武汉,在国家卫健委的协调下,直接前往金银潭医院。 住院病人很多,感觉相关综合医院的反应不是特别顺利。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我们对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时的症状、病情的演变、舌苔脉象的变化等进行了详细的诊断和检查。 一天下午,接诊患者60余人,其中有ICU的重症患者,也有普通病房的轻症患者。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联合武汉市中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中医科专家组成的湖北省专家组6名专家,重点攻关病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部位及发病机制。 我们还讨论了演变特点等,也结合了武汉协和医院中医科其他专家的治疗经验和意见。 晚上8:00左右,我们完成了一个基本框架,并提交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北京专家组随后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制定了初步计划。 这是1月23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中医治疗方案的雏形。
同时,我们还对金银潭医院的病人进行了分类,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研究了治疗病人的两个方剂,并给医务人员开了一种代茶品,以提高自身的正气,并交给了金银潭医院的医务人员。医院启动。 临床使用。
1月22日上午,我们前往武汉市中医院会诊一名确诊重症患者,分析中医救治的阶段性效果,制定进一步抢救的中西医结合方案。 我们检查了呼吸科住院的疑似病例,并在病例中研究了疑似病例的治疗方案。 当天下午,他们前往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看望患者,并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基本情况与传染病医院情况一致。 因为在中医医院使用中药比较方便,所以在我们来之前,患者都使用了所在医院的院内制剂。 从基本情况来看,中医药在稳定患者病情、退烧方面还是有效果和优势的。
昨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童晓林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苗青、北京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宇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学院院长奔赴武汉前线。 未来,北京一些大型中医医院将派出专家医疗队提供支持。 接下来,中医治疗方案也将根据全国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整。 笔者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湿瘟”范畴。 其病因属性是“湿邪”,核心病机不会改变。
患者表现和核心发病机制
经当地专家会诊和介绍,部分患者出现发烧症状前来就诊,但体温不高。 有的患者没有发烧症状,但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乏力、乏力、食欲不佳,甚至有些恶心、胸闷。 、上腹部、稀便等症状; 大多数患者有咽干、咽痛的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伴有干咳无痰。 这个过程通常持续5到7天。 在此期间,患者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体温通常略高于37°C,很少超过38.5°C。
如果在此期间患者体温持续在37℃至38℃,六七天后,患者治疗后一般会进入恢复期。 但如果在此期间的两三天内,患者体温突然达到39℃以上,患者病情往往会进入危急状态,出现呼吸急促、氧合不良、肺部CT有大量渗漏等症状。考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包括舌苔是否淡黄或白色,但一般较厚、油腻。 我们了解了武汉的气候情况,一是多雨,二是湿冷。 虽然气温比往年冬天高,但没有阳光。 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我们判断病因主要是“湿”。 湿困脾而闭肺。 气运不能升降。 湿毒化为热。 阳明、腑脏过多。 深又深。 目前,由于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均为武汉输入病例,患者的病原学属性和发病特点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如果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就要根据当地特点“因地制宜”。 与热结合就形成湿热,与寒结合就形成寒湿,与燥结合就形成燥湿……但最终,“湿毒”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制定方案时,前期就考虑如何祛湿,防止湿邪受阻,后期转化为热,入阳明,阻滞脏腑,加重肺气受阻。 因为阳明属于胃肠道,而肺与大肠相克,所以肺的症状会更严重。 当阳明腑症状严重时,湿气易转化为湿毒。 当湿、热、毒、瘀相结合时,易发生深热,导致多脏腑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我们看到的一些使用呼吸机和ECMO的重症患者,往往会出现胸腹部烧灼感、手脚冰凉、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 因此,及早正确及时祛湿,进而清脏泄浊,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环节。 基于以上原则武汉中医学院,我们选用麻杏益肝汤、升姜散、大元饮、厚朴夏灵汤、藿香正气散、银翘散等方剂作为基础方剂,制定了基本的中医治疗方案。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的味型和剂量,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反映,服药后,身体感觉轻松,疲劳、胸闷症状减轻,食欲也开始好转,体温也开始逐渐下降。 目前对于重症患者也有中医治疗方案。 有的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邪毒封肺),有的则表现为内阻外脱。 应根据不同情况辨证用药。
回京前,我随国家卫健委派出的有关专家赴安徽考察。 我在安徽合肥传染病医院检查了三名患者。 他们的症状与武汉人基本相同。 建议安徽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患者尽快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处方用药。根据患者的情况。
医生用药时应注意什么?
近年来,无论是流行性感冒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一些传染病,“湿邪”严重,肾俞散、大元饮、藿香正气、甘露消毒丸等方剂很少。 用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迁延不愈的“湿疫”范畴。 它不像风热、湿气。 热一退,湿气就消了,病人就更容易康复了。 湿邪缠绵,如油涂面。 因此,中医同仁在选择方剂和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 必须区分本病的“湿毒化热”和“热毒困湿”,避免方向错误。 它们的功能和用药理念完全不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湿毒”所致,而非热毒夹湿。 对于热毒夹湿证,可采用清热解毒、祛湿法。 热毒解了,湿气自然就消失了。 在湿毒化热或湿毒蕴热的情况下,如果过早急于清热解毒,使用寒凉药物,势必加重湿邪,造成“冻”,影响治疗效果。影响。 因此,治疗本病应以祛湿为主,芳香化浊避杂,透表驱邪,升降脾胃。 这是我们治疗的核心。 湿气一散,郁热就散,毒就消失,症状自然会慢慢消失。
建议: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武汉中医学院,我们认为,对于轻症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屏气、喘息,氧合能力正常,则症状较轻,不存在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脏病等)。疾病、肾衰竭)、免疫性疾病),可以考虑居家隔离,不要急于去医院,服用中药,注意休息,保证营养饮食。 无需惊慌。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良好保护,也是对家人和社会的保护。 对于重症患者,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氧合指数低于93%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必须住院治疗。
文:健康报记者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