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校课程

移动资讯

扫一扫
关注网校头条
掌握一手资料
免费试听
  • 今天
    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单科强化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点精讲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精品VIP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高端签约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试听课程送大礼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建设工程教育网二级建造师单科基础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建设工程教育网二级建造师超值精品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建设工程教育网二级建造师高效取证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建设工程教育网二级建造师无忧通关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建设工程教育网二级建造师试听课程送大礼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开课流程: 注册会员 → 免费试听 → 选课报名 → 支付学费 → 再登陆听课

您现在的位置:网校头条 > 二级建造师 > 俞敏洪清华 中国最憋屈的企业家是谁?(深度好文)

俞敏洪清华 中国最憋屈的企业家是谁?(深度好文)

来源:网校头条网络整理 2024-02-27 09:37:24

1993年,他创办新东方,并说服好友徐小平、王强一起创业,组成了新东方三驾马车。 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根据三个人的创业故事改编。

2006年,新东方成功上市。 俞敏洪以16亿元身家被称为中国首富教师。 不过,俞敏洪表示,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放手新东方,他希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新东方。 其中的曲折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01经过三次高考,考入北京大学

江南水田里,一个又高又瘦的小伙子,腰部弯曲成90度,正在认真地插秧。 那是14岁的俞敏洪。

1976年,俞敏洪初中毕业。

根据当地规定,贫下中农每户最多只能有一名孩子上高中。 然而,俞敏洪的姐姐已经用完了这个名额,他只能辍学回家务农。

俞敏洪的父亲是一名木匠,性情温和,酗酒成性。 醉酒后,喜穷大方。 他摆摆手,说道:“工资免了。”

俞敏洪的母亲名叫李八妹,是生产队的女队长。 她性格刚毅,能力极强。 她因丈夫的失败而愤怒,变成了一个凶狠的女人。 高个子的丈夫经常被瘦小的李八妹打得落荒而逃。

李八妹对孩子的教养极其严格,威力强大,只要看到俞敏洪就会浑身发抖。

在李八妹的严格教育和以身作则的带领下,俞敏洪的劳动能力极强。 到了14岁的时候,他就能比那些打了几十年工的老农民更快地种水稻了。 这样一个年轻能干的小伙子,很受村里大妈们的欢迎。 看来他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女婿人选。

但很快,事情发生了变化。 文化大革命后,贫下中农每户只能有一人上高中的限制被取消。 李八妹接到消息后,赶紧联系大队长,想尽办法让俞敏洪转学到高中。

李八妹对俞敏洪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成为村里的一名教师,逃离农民生活,背对着稻田。 这就是她所能想象的幸福的极限了。

从1978年开始,16岁的俞敏洪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却未能进入梦想中的常熟师范学院。

李八妹叹了口气,让俞敏洪再试一次,还解释说这是最后一次了。 如果再考不上,他就可以安心当个农民了。

那一刻,俞敏洪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于是,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学习到半夜12点,日复一日,连过年都不休息。

经过九个月的努力,第三次高考终于到来了。 最终,俞敏洪的英语成绩为95分(满分100分),总分387分,这个分数已经超过了北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

老师建议俞敏洪报考北京大学,但俞敏洪不敢冒险。 最终,老师只是帮他在申请栏里写上了“北大”三个字。

当接到县里的通知时,俞敏洪看着“北大”四个大字,激动得当街大喊,就像范进考上了一样。

1980年9月,俞敏洪背着两袋行李,从常州坐上火车,站了36个小时才到达北京。

这一年,俞敏洪18岁。 他带着美好的期望开始了大学生活。

02 毕业后,他留在北京大学担任英语老师,并在图书馆遇见了爱情。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但俞敏洪来到学校的第一天,他就感觉自己的梦想破灭了。

同学们大多来自城里,个个都聪明漂亮。 俞敏洪,江阴县的骄子、虎桥村的插秧冠军、手扶拖拉机高手,在北大却是一个被嘲笑的土包子。

开学的班会上,不会说普通话的俞敏洪用江阴话做了自我介绍。 班长开玩笑说:“这位同学,你能不能别说日语了?”

班长叫王强。 他是内蒙古文科高考状元。 他才华横溢,意气风发,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闪闪发光。 在他面前,俞敏洪只能膜拜,只能自愧不如。

开学时,俞敏洪因为英语成绩好,被分到了尖子A班。 一开课,他就发现自己学的只是哑巴英语,于是被调到C班,俗称“言语语调听力障碍班”。

俞敏洪努力学习普通话和英语,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看书,就是为了拉近与同学的距离。 但两年过去了,他的成绩仍然在班上垫底。

大三时,俞敏洪读书刻苦,看书都吐血。 去医院检查后,发现他患有肺结核。 由于这种病具有传染性,俞敏洪被迫退学。

俞敏洪在海淀温泉乡的北京胸科医院休养了一整年。 那一年,他读了近300本书,写了200多首诗。 他称自己为“三孔诗人”(因肺部有三个烂洞而得名)。 另外,无聊的时候,他把市面上所有的英汉词典都背下来了。 最终他只能背《朗文英语词典》,后来他成为了班里公认的“词王”。

一年后,俞敏洪重返校园。 此时,班长王强已成为北大艺术团的团长,是学校里赫赫有名的人物。 俞敏洪只能当观众中的观众,抬头看着王强神采飞扬的样子。

文工团还有一位胖指导员,名叫徐小平,也深受学生们的敬佩。 俞敏洪经常挤进老师的宿舍,听一群人围着老师大声说话。 自卑的俞敏洪根本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帮忙倒茶送水。 有时他没去,徐小平发现没人烧水就会打电话给他。

1985年,俞敏洪毕业。 由于北京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的大力拓展,英语师资严重短缺。 当年成绩垫底毕业的俞敏洪,竟然成功留在了北大,成为了北大的一名英语老师。

此前,比俞敏洪早一年毕业的班长王强也选择留校任教。 俞敏洪恰好被分配到了王强所在的教研组。

经过五年的奋斗,俞敏洪和王强终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然而,俞敏洪很快就感到心碎:他和王强同一个班,所有的学生都去王强的班听课,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教室。 好在,俞敏洪早已习惯了被王强碾压。 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学校分配了8平方米的地下室作为宿舍。 除了每周教8节课,俞敏洪可以自由自在地度过剩下的时间。 他躲在地下室,在黑暗中看《百年孤独》,快乐得像国王一样。

1986年初春的一天,俞敏洪从地宫出来,看到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立刻就被她迷住了。

由于多年的自卑,俞敏洪不敢靠近她搭讪。 而是站在两百米外,默默地跟在她身后。 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这个女孩经常去图书馆的老师阅览室看书。 俞敏洪坐在远处的另一桌,没有看书,而是出神地看着女孩。

一天晚上,俞敏洪正深情地注视着女孩,突然一切都黑了——图书馆停电了。

也许黑暗给了俞敏洪勇气。 他走到女孩的课桌前问道:同学,你的书包找不到了吗? 女孩说是的。 俞敏洪问:我着火了,我可以和你一起去找找吗? 女孩说,是的。

后来,俞敏洪得知,这名女孩名叫杨桂清,天津人,北京大学德语系大三学生。 两个月后,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 两年后,他们结婚了。

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最有前途的事情不是当大官、发财,而是出国留学。 俞敏洪班上的大部分人都出国了。 杨桂清还对俞敏洪大喊:“不出国门,绝对不要进家门!”

当时,申请美国学校每次的申请费为30美元。 俞敏洪的工资是120元,只够应聘半次。 此外,俞敏洪的学习成绩较差,录取机会较低。 他必须广撒网俞敏洪清华,申请了几十所学校,才能够被一所不起眼的学校录取。 所以,俞敏洪用全部收入来申请是不够的。

无奈之下,俞敏洪开始利用自己在北大教师的身份,在校外兼职、做英语培训赚钱。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任教三年,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幽默、励志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当上培训老师后,学员很快就开始涌入,俞敏洪的腰包很快就鼓起来了。

然而,骄傲的俞敏洪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学校的公愤。

当时,北京大学校园内有一所官办的英语系培训机构。 打着北大的牌子,赚了不少钱。 从领导到普通教师,人人都从中受益。 俞敏洪在非官方培训机构上课,与部门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俞敏洪的生意兴隆,所以部门的收入锐减,大家的奖金也减少了。

1990年的一个秋日,王强去俞敏洪家喝酒。 俞敏洪正在煮鱼,小单间里烟雾缭绕。 王强去打开窗户透透气,听到北大扩音器里传来俞敏洪打球的纪律处分。 背上这样的惩罚,俞敏洪今后的住房分配、升职加薪都会受到牵连。

就这样,俞敏洪就不能再留在学校了。 年底,他递交了辞职信,离开了待了10年的北大。

03 说服徐小平、王强共同创业,组成新东方“三驾马车”

俞敏洪有勇气离开北大,有信心靠外语培训赚大钱。 但一出来就遇到了三个障碍:注册机构、找校舍、招生。

最初的招生是通过校园公告牌和街上的电话杆上张贴的广告,以“原北京大学英语教师俞敏洪”为标志。

这个名字起得很好,很快就有人来报名。 但来的人看到登记处简陋的外观,看到登记表全是空白,就怀疑是骗子,于是大多转身离开。 后来,俞敏洪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空白报名表上填了一堆假名字,制造报名火爆的假象,吸引一些生意。

但几天下来,俞敏洪知道,这只是谋生的一件小事。 想要生意兴隆,他就得想别的办法。

俞敏洪想了很多,决定举办免费讲座。

1991年初春,天气寒冷,俞敏洪提着二锅头和糊桶,在夜色掩护下,在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地张贴广告。 他心想,至少应该有四十人来吧?

讲座当天,俞敏洪被人山人海的人群震惊了。 至少有四五百人来到现场。 俞敏洪当机立断,将讲课地点临时移至操场。 他冒着寒风,在黑暗中大声讲了两个小时。

这一次,报名的人数立刻剧增。 俞敏洪找到了最好的营销方式,从此免费讲座一发不可收拾,并且持续了很多年。

然而,俞敏洪要招收学生、教书,还要应付社会的方方面面,身心俱疲。 班级扩大后,他要招聘很多新的老师来授课,所以他要对老师进行管理和培训。 有时太累了,他就会在上课时放录音讲课,然后坐在录音机后面休息。

到1993年,俞敏洪的培训班已成为北京最受欢迎的出国考试培训班,每年招生人数超过一万人。

1993年11月16日,隶属俞敏洪的新培训机构正式成立。 未来它的名字将响彻神州大地:新东方!

新东方进步很快,到1995年,收入已经达到千万。

此时,俞敏洪班上的50名同学中有49人已经出国留学,他成为唯一一个无法外出的人。

俞敏洪灵机一动:他要到美国走一圈,让同学们看看,被你们瞧不起的俞敏洪今天也出名了。 同时,他也憧憬,如果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北大精英,共同建设新东方该多好啊!

1995年11月,俞敏洪安排了新东方的业务,兑换了一堆美元,踏上了北美装X之路。

俞敏洪的第一站是加拿大温哥华,看望恩师徐小平。

徐小平出国后,努力学习了几年,获得了音乐硕士学位。 然而,他没有找到工作,也一事无成。 1993年,我回到中国,想创办一家唱片公司,但很快就失败了,我绝望地跑回加拿大。 俞敏洪去的时候,他失业了。

俞敏洪在温哥华待了10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徐小平喝酒聊天。 徐小平给俞敏洪背了自己的诗,唱了自己的歌; 俞敏洪向徐小平讲述了自己打造新东方的经历。

俞敏洪被徐小平的才华和理想所感动。 他认为新东方需要这样的人。 当徐小平看到俞敏洪拿出的那一大把钱时,眼睛都绿了。

10日,徐小平邀请俞敏洪到餐厅吃饭。 到了地方,他开着车绕了一圈又一圈,就是不进去。

俞敏洪问:车位不是有那么多吗? 你为什么不停下来?

徐小平说:这些都是收费的。 我正在寻找免费停车位。

俞敏洪伤心地建议徐老师不妨回国,我们一起做吧。 如果你想开唱片公司,我给你三十万。

徐小平接受了这位曾经的“火童”的好意,同意回国。

俞敏洪又去找王强了。 寒冷的冬天,俞敏洪冒着大雪从波士顿一路开车,带着地图来到美国新泽西州王强的家。

当俞敏洪找到王强时,他已经是贝尔工程师,年薪7万美元。 当然,俞敏洪从来没有想过拉拢王强入伙。 那就是俞敏洪一直崇拜的王强! 邀请他加入帮派? 俞敏洪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王强把剩下的年假都留给了俞敏洪,他们也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俞敏洪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并告诉王强,徐小平已经准备回去了。

王强没有去想新东方和他有什么关系。 对于俞敏洪的背景,他一直都很清楚。 他不认为俞敏洪能做出让他羡慕的事情。 王强见俞敏洪如此激动,不禁讽刺道:你老实告诉我,这学校到底有多小?

然而第二天的经历,却让王强觉得,时隔三天,他不得不对俞敏洪刮目相看。

当时,两人一起在普林斯顿校园散步。 时不时就有中国面孔的学生过来和俞敏洪打招呼。 就连去湘菜馆吃饭,服务员都会过来恭敬地说“于老师您好”——那几年他来自中国。 大多数在美国名牌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都曾在新东方度过过一段时光。

王强冷眼看着,心里暗想:“俞敏洪现在是个人物了。”

王强是一个特别希望确立自己社会地位的人。 俞敏洪在学生中的地位让他看到了自己一直想要追求的东西。 但要他回去和俞敏洪做爱,又觉得很尴尬。 毕竟,俞敏洪是他一直看不起的人。

徐小平回到北京,开始了他奇妙的生活。

俞敏洪和徐小平的联合教学是黄金搭档。 徐小平讲述国外生活,启发同学们追梦; 俞敏洪讲述了如何出国,提供了一条实现梦想的路径。 两人简直是绝配,学生们都为之着迷。

下班后,两人偶尔会一起喝酒聊天。 当他们高兴的时候,就会给王强打电话。 王强问,你在做什么? 俞敏洪回答:我们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王强说,你怎么总是那么高兴?

俞敏洪笑道:因为我们在做自己的事情!

几次之后,俞敏洪自然邀请王强回来。 王强问,我回来能做什么?

俞敏洪表示,目前没有人负责听、说、说。 你来了之后,我们就可以从头开始了。

1996年10月,俞敏洪和徐小平开着帕萨特,从首都国际机场接王强,并献上鲜花。

一上车,王强就说道:老余,我问你一个问题。 我还没有做任何事。 我说过,有一天我会超越你。 你还会像今天一样欢迎我回来吗?

俞敏洪说:当然,邀请你回来是为了让你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王强这才放心了。

但谁也没想到,他们以后会一起做这么大的事情,还互相伤害这么深。

04因利益分配,兄弟情谊出现裂痕

1996年至2000年,新东方快速发展。 他们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关系十分亲密。 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直到凌晨两三点。

那或许是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当新世纪来临之际,新东方正陷入成立以来最大的困境。 这种困境并不存在于外部,而是存在于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的内心之中。

新东方的生意蒸蒸日上,但三人却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感觉了。

事情起因是新业务的拓展。 按照原来的架构,他们三人各管自己的事,并没有什么冲突。 然而,众多新商机摆在新东方面前,这些香饽饽该由谁来吃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例如,计算机培训业务正在蓬勃发展。 大家都认为应该推出,但是谁负责呢? 新东方的图书出版业务也势在必行,又该由谁来主导呢?

一开始,大家还可以接受领导者持有项目股份60%,其他人持有40%的方案。 王强负责计算机培训,俞敏洪负责图书出版。 然而,随着类似的项目越来越多,事情变得一团糟,彼此之间的冲突也急剧增加。

经朋友介绍,俞敏洪邀请了和君咨询创始人王明福。 王明福问,你为什么不公开?

一语惊醒梦者。 俞敏洪等人总结认为,上市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最佳途径。 于是一致同意上市。

想要上市,首先需要建立公司架构和现代管理制度。 这涉及到三个关键问题:谁应该持有多少股份,谁应该担任什么职务,以及如何与家族成员打交道。

当时,由于俞敏洪无法阻挡李八妹的影响力,他的妹夫、杨桂清的妹妹、妹夫等人也在新东方担任重要职务。

王强和徐小平一直把家庭和事业区分开来。 他们的亲戚都不在新东方。 连王强的弟弟都找不到工作,王强坚决不让他来新东方。 但越是这样,他们就越不能容忍眼睛里进沙子,要求必须把家人清理干净。

后来,俞敏洪的妹夫不想让俞敏洪太过难堪,就主动退出了。 于家一退出,其他伙伴的家族成员自然也跟着退出。 那么剩下的就是分金银和安排席位的事情了。

最终决定,新东方转为1亿股,俞敏洪个人持股45%,代持10%,留给后人。 徐小平、王强各持股10%,其他8名股东持股0.5%、2%、3%。

股份制以后,气氛立刻就不一样了。 本来当时公司里只有俞敏洪有车,他买帕萨特是为了见徐小平。 其他人都骑自行车上班。 但股份会结束后,第一次会议就是讨论11名董事会成员每人配备一辆汽车,所以就买了10辆桑塔纳。

但后来出了点问题。

按照之前的分配原则,赚到的钱每个人管理一份,缴纳费用后可以拿回来。 现在要上市,就得靠利润,而且得全部留在公司。 所以一时之间,除了俞敏洪之外,所有人都感到不安。

当时,新东方学校法人仍是俞敏洪。 由于政策限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无法容纳学校,相当于一个空壳。 大家都觉得俞敏洪收回了所有的权力,给他们的只是一个空壳,于是组成小股东联盟来对抗俞敏洪。

但战斗仍在继续,没有人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俞敏洪不知道该送什么给大家。

一群人只能再次发出巨大的噪音。 徐小平被踢出董事会,俞敏洪被剥夺董事长、总裁职务,不准出席总裁办公会议、校长办公会议。

至此,兄弟俩已经变得水火不容,曾经的亲密早已荡然无存。 虽然他们一起喝酒说说笑笑,一起演讲,一起在台上互相调侃,看上去关系很好,但谁都知道,他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即使是最善良的人、最伟大的理想、最纯洁的友谊,在利益面前也是如此脆弱和丑陋。 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悲剧。

05 他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但他希望自己没有做过新东方

2004年底,美国老虎基金作为外部投资者向新东方注资3000万美元,占股10%。 也就是说,新东方的估值为3亿美元。 老虎管理还宣布,如果其他人愿意出售其股票,他们愿意以这个价格购买。

这一举动一下子解决了所有的矛盾。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随时可以变成金钱。 困扰新东方数年的利益纠纷一举解决。

俞敏洪开始仔细研究上市的相关规则,但越研究越不想上市。 因为上市后俞敏洪清华,他会面临资本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很多理想主义的做法。 此外,作为创始人兼董事长,他与新东方有着紧密的联系。 每个人都可以套现离开,但他会被长期锁定,无法退出。

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就已经轮不到他了。 如果他不上市,老虎管理层不会同意,大家也不会同意。 他将面临背叛和疏远的境地。 公司内部的矛盾永远无法得到解决。

无论俞敏洪内心如何抗拒,也抵挡不住大家的压力。 更何况,他是一个很难违抗民意的人。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终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公司股票。 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一举成为亿万富翁。 俞敏洪以16亿元身家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富老师”。

当晚庆功宴结束后,已经成为中国首富的俞敏洪独自一人悄悄来到哈德逊河畔,默坐了两个小时。 他的心里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有巨大的困惑。

他认为,上市对于新东方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但也是他个人苦难的开始。 他想要建立的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教育机构,但从现在开始,市场将要求新东方每年增长20%-30%。 从此,他将在教育观念和成长观念之间挣扎。 无论多么痛苦,都没有退路。

徐小平、王强退出新东方后,成立真格基金,在投资界名声大噪。

三个人一起走,最后却只有俞敏洪一人承担了一切。 用俞敏洪的话来说,“真正失去生命的只有我一个”。

2013年,俞敏洪在接受有米网创始人王丽芬采访时表示:“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放手新东方,我希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新东方……”

王丽芬问道:“难道说,你奋斗了这么多年,实际上得到了你不想要的结果吗?”

俞敏洪:“是的,是这样,百分百是这样。”

俞敏洪的人生故事似乎在上市的那一刻就结束了。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人们记住的大部分事情都发生在2006年之前。近年来,他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有浑水做空、《中国合伙人》上映、神曲事件。在新东方年会上,还有关于“中国女性的堕落”的言论。 即便是“新东方在线”登录港交所,也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俞敏洪曾多次告诉人们,他最想要的就是像弘一法师一样逃入佛门,但他根本无法像李叔同那样断绝红尘。

其实,如果俞敏洪想要过随心所欲的生活,他随时都可以这样做,只要他愿意放手。 只要他意识到没有俞敏洪地球照样会转; 没有俞敏洪,新东方依然会发展得很好。

即使退一步说,即使新东方在他离开后逐渐衰落,那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但恐怕俞敏洪很难这么想。 他的性格早已注定他要为别人而活,他的生活里不可能有自己。 即使他把弘一法师的传记读了一百遍,他仍然无法理解“放下”二字。

名师辅导 环球网校 建工网校 会计网校 新东方 医学教育 中小学学历



星级网校推荐

排行推荐 频道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