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但他们却长期未能通过考试。 最终,要么被调往实力较弱的学校,要么成为下属。 所以这是我给所有准备考研的同学的第一条建议:考研就是考试! 说太多总是会让人难过,而难过之后又总是想说更多。 所以我忍不住有点离题了! 不管怎样,我们回到主题:如何复习。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我不能说我有任何经验。 顶多就是一个教训。 但这些教训应该以什么形式告诉大家呢? 最后我决定以南京大学的真题为线索,给大家讲一下。 NTU的真题非常独特。 首先南大的真题基本上没有什么非常稀奇的题,尤其是文献论文。 基本上所有的题都可以在书上找到,不像北大、复旦。 同时,NTU的真题也不是很死板,基本上每个问题都有自由表达的空间。 其次,南大的真题重复率非常高,有些题甚至是抄袭的。 当然,也不排除出题的老师可能很搞笑,比如12年的古语。 因此,南大的真题是复习的必备材料。 事实上,NTU的真题很容易找到。 我直接从立学南大考研买了两本专业课考研参考书,《南京大学语文作文考研复习汇编》和《南京大学文学考研复习汇编》。 ,其中包含大量的考研真题及答案。 不得不说的是,这两本复习书的内容非常经典,分析的也非常透彻。
文献论文 文献论文非常简单。 问题只有两种:名词解释。 总共有十个问题。 一般来说,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各三个,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各两个。 从六道论述题中选择四道,一般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各两道,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各一道。 从六题中选择四题意味着有两题您不必做。 理论上,我们可以放弃其中一两个。 和我一样,我平时也不搞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 但我要劝你的是,不要因为你在考场放弃了某个科目,就认为你不需要复习它。 事实上,考场正在迅速变化。 也许你以前擅长的科目的题目会很变态,而其他科目却很容易。 比如2014年我学习了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 原因很简单,因为话题很重。 因此,每一门课程在复习过程中都应该认真对待。 古代文学术语有三种解释,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 主要类型有: 1、具体概念,如2013年的六首诗; 2. 学校; 3.作品,如2013年的《海上花传》。需要注意的是,南大喜欢把话题放在课本的笔记和引言中。 比如2012年给我们提个醒的《殷商制度论》,其实就在袁行培版第一卷第一单元序言的注释里。 另外,我个人认为南大更倾向于现代文学。 一般来说,名词解释比较简单,重复率比较高,更注重基础知识。 古代文学一般有两种论述题。 我个人认为南大的真题有两个重点:第一,分析特定的作家或与特定作品相关的问题。
如朱熹、陶渊明12年,吴文英13年,《史记》15年。 有些题需要听写相应的诗歌,考验学生的基本能力。 去考场之前你必须背几十首诗。 2013年,当时我非常尊敬的刘老师经常提到吴文英。 可惜我想等到考试后再看! 结果,我在考场上一首吴文英的诗都写不出来。 当然,凡是需要默默写下来的东西,通常都是名篇,不会特别少见。 如果不指定主题,就写你在小学和中学学过的。 当然,越复杂的东西就越容易受到老师的喜欢。 2、突出文学史的纵向把握,如2014年赋发展史的考察、2015年明代文学的评价等。对于清词的发展,此前已有考察。 总之,这类题能够很好地考验学生对文学史的熟悉程度,也是我比较喜欢的题型。 对于这类话题,大家要有文学史的概念,善于建立清晰的时间线,能够找准具体的点。 我个人认为你在回答的时候可以带上自己的理解。 总之,南大古代文学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同时也比较有针对性。 先秦、唐诗、宋词、古文运动、明代戏曲、清诗等都是比较多产的地方。 因为南大有老师在做相关领域的研究。 因此,仔细研究和阅读有关南大教师的相关文章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我仔细了解莫丽珍教授,知道他研究的是朱熹,进入考场后我就不会这么惊讶了。 关于复习书,我用的是袁行培版的《中国文学史》,里面很多章节都是台大老师写的。
当然,关键是认真记笔记,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 对于刚参加考试的同学,我建议大家自己做笔记。 当然,你可以参考别人的笔记。 比如2012年通过考试的罗宇做的笔记据说非常好。 当然也有别人卖的笔记可以参考。 近现代文学术语也有三种解释,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类型基本与古代文学类似,有具体的概念、体裁、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我个人认为南大有两个重点:一是文革文学,二是港台文学。 2013年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同学们在酒店备考。 我想到了三份文革时期的手稿。 于是,我想到了《波动》和《公开情书》,但第三本却想不起来了。 我问同学,他说不能参加考试。 最后,我拿起手机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是《当夕阳西下》。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当然,并非所有审视文革文学的方法都如此简单。 港台文学应该是南大一直以来所强调的。 比如今年出版的《台北人》。 当然,我只记得是白先勇写的,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最后我把《恶子》的情节放进去。 现当代论文题也会与上述两个方向相关,但不会像术语解释那么直接。 港台文学更多地考察港台文学与大陆文学的关系,比如12年的重大话题。 另外,我个人觉得有两个维度需要大家关注:一是同一作家或某一主题或流派在不同时代的变化。 例如,有一年你被要求举一个作家的例子,分析他的作品在1949年之前和之后的差异。
这种问题在古代也是一样的。 它需要你有足够的宏观意识并建立清晰的时间表。 2、大陆文学受外国文学、港台文学的影响。 一题涵盖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颇能考验考生的能力。 另一类问题是比较常规的问题,从特定的作品中分析特定的作家或现象2024年励学南大考研网,比如2014年的鲁迅问题。另外,南大的现当代部分更关注时代的最新变化,比如莫2013年严老师的提问。我不喜欢看现当代作品,尤其是当代作品,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我仍然在手机上看他的代表作。 关于评论书,现代部分我用了钱立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 对于当代部分,我强烈推荐使用南大自己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因为里面有一些文革文学与港台文学的比较。 详细的。 当然,大家还是需要做笔记,形成知识网络。 外国文学术语一般有两种解释,通常: 1.某种体裁。 NTU似乎特别喜欢后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戏剧等; 2. 作品。 一般有一道外国文学论文题。 因为我考的是古典文学,外国文学题做的很少,所以不能给你详细分析。 之前有人断定南大喜欢研究俄罗斯文学。 我认为这并不全面。 应该说南大很喜欢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外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过去的延续,所以台大更倾向于考察在文学史上有延续地位的作家,如但丁、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卡夫卡等,比如《 2014年。
另外,我已经提到,南大喜欢结合现当代文学来考察外国文学。 评论类书籍,朱伟志、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都可以。 关键还是要做好笔记,形成知识网络。 文学理论中对术语的解释一般有两种,基本上都是具体的概念,比如文学体裁、风格等。另一个方向应该是近年来的重点:某部作品。 这些通常是一些文学艺术领域的经典著作或论文。 文学理论论文题与外国文学论文题相同。 我做得少,所以我分析也少。 在我看来,文艺理论的话题往往会透露出文艺的怪异,比如《十三年的爱情》。 当然,另一种奇怪的问题类型是我最喜欢的。 10年时间,可以直接评论几本国内文论教材。 正是这个问题让我立刻爱上了南洋理工大学。 关于评论书,我个人推荐是胡友庆的《文艺大纲》,因为它比童庆兵的更简洁。 关键是做好笔记,形成知识网络。 至此2024年励学南大考研网,这就是我对文献卷的总结。 我们来回顾和总结一下。 我觉得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点:1.真题。 你必须特别注意真正的问题。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复习什么,就去分析真题吧! 如果你累了,就背真题答案吧! 其次,做好笔记,形成知识网络。 说白了就是一个字:背!!! 对于这一点,我常常感到难以理解,像南大这样的学校应该更多地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不是背诵能力。 于是我考了四年,浪费了三年宝贵的青春! 所以除非免保,考研只是一场考试! 记得刘老师曾经说过一个笑话,一个美国女孩向她最好的朋友抱怨她的男朋友:那家伙自称是哈佛毕业生,但读书时嘴唇还在动! 最后,我还是希望所有打算参加南大考试的同学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优势,尤其是自己的考试能力,而不是做学术工作。 能力。
如果当时我降低了自己的期望,或者二战时我不那么固执,如果我换了学校,也许我就不会浪费生命了。 我的同学今年刚研究生毕业。 他们有的找到了好工作,有的考上了博士。 但我才刚刚踏上了迟到三年的路。 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坎坷。 一位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告诉我,读了三年研究生,她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了。 她觉得这三年对她来说是值得的。 对于我来说,我三年前就做出了这个决定,但我却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坚持。 当你说话太多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悲伤的情绪。 记得李老师在开考研激动人心的会议时给我们讲了一个现象:如果你去问考过考研的前辈,他们会告诉你考研很难。 ???后来,李老师讲了一个“公交车理论”:等车的人总是希望车上的人能下车,而坐在车上的人总是希望下面的人能上车。上不去。 作为一个已经等待了四年的人,我深知等待的痛苦。 因此,我像四年前一样发誓,我将尽我所能帮助那些准备考南大的学生,不让他们重蹈我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