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考研项目总监李琳介绍,今年的白皮书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升级:首先,梳理了2022、2023年考研除保送名额外800余个招生单位的招生数据2024年考研 报名,为统考考生提供客观的数据分析和备考建议。其次,白皮书在以往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约5000名考生、总计300余小时的面对面访谈,对各类考研群体进行画像分析,为考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此外,白皮书还细化完善了各科目的备考建议。
白皮书由考研趋势分析报告、2023年考研招生数据分析报告、新东方学生数据分析报告组成,其中还包括2023年考研公共课、热门统考专业课的出题趋势分析,以及2024年的备考建议。
01
关于考研难度:2023年考研实际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比约为6:1,考研难度相对稳定
“2022年和2023年研究生考试的实际报考录取比分别为5.6和5.7,与我们常规认知中整体报考录取比3.7相比,坏消息是,大家原本推测大概每4个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中,会有1个被录取,现在发现大概每6个学生中,只有1个被录取;但好消息是,近两年这个趋势比较稳定,研究生考试难度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李琳透露了研究生考试真实的报考录取比。
通常,人们会用研究生入学考试总申请人数和总录取人数来计算总体报考录取率,但由于保送生占据了部分录取名额,因此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数据会低于实际报考录取率。
为了更加精准地反映考研难度及变化趋势,新东方整理了各招生单位公布的统招名额,在招生数据中剔除保底名额后,计算出2022年、2023年考研实际报考比分别为5.6、5.7。实际报考比显示,考研难度比使用总量数据计算出的报考比有所上升,但近两年相对稳定,考研难度变化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仅代表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总体比例。“考研难不难,取决于你报考的具体院校、学科类别、专业类型,相关数据也在白皮书中详细呈现。只有不断降低数据分析的粒度,才能更接近考研的真实情况。”李林说。
02
考研热度:报考人数持续增加与招生规模扩大呈正相关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为474万人,连续8年增长,较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增加17万人,增长率为3.7%。不过3.7%的增长率是8年来最低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的增长趋势正在放缓。但这足以说明研究生入学考试不受欢迎吗?
对此,李林表示,不能孤立地看申请人数,与之相对应的是录取人数也在大比例增加,即研究生申请人数的持续增加与招生规模的扩大呈正相关。其中,专业硕士招生人数的增加更为明显,2021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已达61.8%。
图:2010年至2023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单位: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
图:2010年至2022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单位: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
图:2010年至2021年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招生数量对比,数据来源:教育部
白皮书认为,近年来“考研热”的深层次原因是客观、合理的。从国民经济发展看,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从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单位的人才培养重点逐步由本科向研究生转移,研究生培养单位投入的资源和招生规模逐年稳步提升,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更多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
从考生个人发展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考生在完成普通高等教育后2024年考研 报名,会继续攻读研究生,以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选择更理想的专业/学校继续深造。
图:2019年至2021年本科毕业生读研主要动机(来源:新东方《2024年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
综上,白皮书预测未来10至2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将迎来持续快速发展,硕士生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这是社会发展和考生个人发展的共同需求。
03
2024年考研趋势:专业硕士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新东方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根据近年来研究生申请趋势,对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趋势做出预测。
白皮书认为,在国家持续加大研究生人才培养力度的背景下,考虑到普通本科学校毕业生规模变化、本科毕业生回国升学比例变化、不同学业水平毕业生满意度等因素,预计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报考人数的增加也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因此研究生入学考试难度不会骤然增加。考生无需焦虑,而应调整心态,冷静看待,结合自身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确定合适的报考对象。
此外,白皮书预计再次考研或已在职的考生占比将持续提升。对于在职人群来说,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职业发展。单从薪资角度来看,各大行业硕士研究生起薪相比本科毕业生有着明显优势,硕士研究生薪资回报率在25%左右(硕士研究生薪资回报率指某一行业硕士研究生起薪相对于同行业本科毕业生起薪的增幅)。更高的薪资回报、更大的晋升空间、更广泛的就业选择,让不少已在职的毕业生重新加入考研大军。
对于“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选择,白皮书认为,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专业型硕士生招生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招生信息是考生进行申请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所报考院校和专业,通过合理的规划提高考研成功率,新东方对2023年考研全部864个招生单位的统招数据进行了整理,并在解读的基础上形成了《2023年考研招生数据分析报告》。除了呈现研究生招生总体新趋势外,还对2022年、2023年考研13个大学科统招录取人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按照学位类型和招生单位类型进行呈现,为2024级考生提供了细分到二级学科和招生单位的申请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推进,研究生培养机构自主设置专业、跨学科专业或将成为新趋势,建议考生多了解这方面的招生信息,突破原有学科门类的认知,了解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政策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报考目标。
04
不足两成学生参加“反向考研”
据悉,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2023年已为近90万名考生提供了考研备考课程或服务。新东方通过广泛的沟通与调研,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六类考研群体(选择上/下级院校者、跨专业报考者、跨城市报考者、复试者、边工作边备考者)的特点,希望为计划考研的同学提供参考。
近两年,一个频频引发热议的话题是“逆向考研”,是指考生选择综合实力、排名不如本科院校的研究生招生院校作为考研目标的现象。
图:不同层次本科院校毕业生报考高校占比,来源:新东方《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
不过,新东方调研发现,2023年考研的考生中,“反向报考”的仅占19%,81%的学生把同级院校或以上院校作为考研目标,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平台。即便是“降级”考研的学生,选择的理由也多种多样,学校所在地、专业排名、导师水平、就业前景等都是考生看重的因素。部分反向考研学生也表示,“理性分析、稳定落地更重要,学校水平不重要,能获得读研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新东方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考研项目主任 李琳
此外,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在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时最关注“跨考专业的专业课难度”,最担心复试阶段可能遭遇“跨考歧视”;选择跨城市考研的学生更倾向于在学校所在城市就业定居,因此学校所在城市的文化、气候是重点关注因素;有过一次考研失败经历的“二次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会更加焦虑,近半数受访者表示曾因压力过大而失眠;已就业考生在确定报考目标时更加理性,最关注考研专业,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紧密相关。
为满足考研群体不断变化的需求,近年来,新东方大学生学习发展中心依托强大的教学和研发能力,不断优化升级课程产品,2022年9月将推出18款针对考研群体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为考生提供更针对性的服务。为了帮助更多考研自学群体,新东方还将推出轻学习产品,依托公众号和APP,免费向考生推送覆盖考研全周期的定制化资讯和备考资料,帮助考生科学规划、科学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