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还田赋(上)》
原诗:
我从小就对世俗之事不感兴趣,天性就是喜爱山川丘陵。
误入尘网,一去三十年。
笼中鸟思念故林,池中鱼思念故居。
开辟南方田野荒地,还园耕种。
方屋占地十余亩,有八九间茅草屋。
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
远处的村庄雾气朦胧,村口炊烟萦绕。
巷里狗吠声阵阵,桑树顶鸡啼声阵阵。
庭院无尘,空室闲适。
在笼子里呆了很久,终于可以回归大自然了。
翻译:
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追随过潮流,我的天性就是热爱自然。
一不小心陷入了仕途的陷阱,转眼间已经离开乡村十几年了。
笼中的鸟儿常常怀念以前的山林,池中的鱼儿常常怀念以前的深渊。
我愿开垦南方的荒地,回归农耕,保持我的朴素本性。
房子周围有十余亩土地,八九间草屋。
榆树、柳树的树荫遮蔽着后屋的屋檐,桃树、李树的树荫在前院里争相争春。
远处邻近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飘荡着缕缕炊烟。
深巷中传来狗吠声,桑树顶上传来鸡鸣声。
庭院中没有喧闹与纷扰,静室中充满着舒适与闲适。
被关在笼子里这么久,得不到任何自由,今天终于回到了森林。
欣赏: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县任县令,但只干了八十天,就辞官回乡,声称不愿“为几斗米,向乡下人叩头”。从此,他结束了时而隐居时而侍奉官宦的生活,终其一生在田园中度日。回乡后,他写了一组五首《归园田园》诗,描绘了田园的美景和田园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了自己归乡后的喜悦之情。此诗为第一首。
陶公的诗一般朴素,没有精心的组织和雕琢。但苏东坡却说:“其诗朴而雅,薄而富。”(《给苏辙信》)他还说:“渊明的诗英语作文,乍看之下,似乎散乱,细读之下,却有妙句。”(《冷斋诗话》引)东坡喜欢陶公这个人,尤其喜欢他的诗,认为古人无人能及。他反复吟诵,熟记在心,还一一歌颂、应和,并写了《陶渊明诗集》。他的阅历比常人要深厚。这首诗主要体现在朴素中蕴含着深厚的情趣,在松懈中体现着精妙。
前四句讲的是性格与过去人生轨迹的冲突。韵与性,都指一个人的性格和精神气质。所谓“适世之韵”,无非是讨好世人、应付社会大事、寻求机遇和计谋的那种态度和能力。这是诗人从来都没有学会的。作为一个真诚直率的人,他的性情似乎与淳朴的乡村、平和的自然有着内在的共通性,所以他“爱丘陵山”。前两句揭示了作者清高傲慢的性格,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也是伏笔,是诗人步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乡的根本原因。然而人生往往是被迫的,作为一个官宦家庭的孩子,步入仕途是常见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典、想在社会上谋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要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 甚至为了养家糊口,维持较为舒适的日常生活,他也需要为官。于是,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韵”和“性”,在官场里奔波。回头想想依稀可见的意思,那是一条错误的路,误入束缚人性的肮脏、无趣的世俗之网。“三十年”误读为“十三年”,从陶渊明开始为官到最后退休,正好十三年。这句话看似只是平淡的记录,但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诗人对田园的感叹,仿佛是在对一位有着深厚友谊的老朋友说:“唉,十三年不见了!”这里面有无限的感慨,无限的眷恋,却依然隐藏在笔墨之中。
后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他虽然“误入尘网”,但情绪和本性没有改变。“笼中鸟思旧林,池中鱼思旧塘”,这两句着重描写了他为官时的心情。与前文的过渡顺畅无阻,因为连续使用了两个类似的比喻,而且是对偶句,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心情;再从这里过渡到后面的文字:“南蛮开荒,守朴归园田”,显得自然而恰当,不带一丝痕迹。“守朴”回应了“世事无韵”——因为不懂耍花招,不如守住自己的愚昧,不勉强自己在世俗中混迹; “归园田野”回应的是“自然喜爱丘陵山川”——既然有这个天性,就应该顺应这个天性,让这个生命自然地伸展,得到自己喜欢的。开头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摆脱了矛盾之后,他心情愉快,精神抖擞。在随后的八句中,他用欢快的笔调,歌颂了他所居住地区的风景。这里描写的一切都很普通。土地,茅草屋;榆树、柳树、桃李;村庄依稀可见的意思,炊烟;狗吠、鸡鸣。但就是这些普通的东西,在诗人的笔下,却构成了一幅十分静谧、优美、清新宜人的画面。在这幅画中,田园风光以其朴素、自然的美感,毫无任何造作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这有点像世外桃源的风景。“土地平坦宽敞,房屋整齐,田地肥沃,池塘秀丽,桑树修竹。道路相连,鸡犬声声。来往的男女,衣着打扮,如同外人;老少皆乐其乐,心满意足。” (《桃花源记》)其实,无论是想象中的桃花源,还是现实中的乡村,都表达了陶渊明的理想:合理的社会,应该是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外在礼仪的社会,人人都能自耕自食,自食其力。这样的社会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陶渊明笔下的乡村,也刻意忽略了生活中艰苦、残酷的一面。但作为一首诗,却给人一种美好的慰藉——文学往往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