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5时5分,迎来立夏。古人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小暑”谓,何难之有?陡然温风至,良辰循流光而凝。庭园清荷香,景色在窗前大肆。入山驱溽暑小暑是入伏第一天么,赏心赖灵蝉悠扬。心静自然凉,乐事为半日悠闲。
立秋三候:温风至,蛐蛐居宇,鹰始挚。
立秋·记
作者丨申赋渔
节选自《光阴:中国人的处暑》
《周书》上说:“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蛐蛐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
温风似乎是蒸腾的酷热,它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树叶。狗也懒得动,趴在树荫里边,吐着脖子喘气。晒得甲鱼通常黑的儿子们,一个接一个,跳到村头的河边,再不肯上岸,连头也用一片荷叶遮着。
田野里的蛐蛐受不了这热,把家搬进了村庄里的房檐下边。“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到了午间,它便不停息地啼叫,像是在催促织机上的女主人不要停手,所以人们又叫它“促织”。
天刚放亮,促织不叫了,尼克斯立刻把小鹰轰了上去。“夏练小暑”,冬至正是学飞的大好光阴。
“夏日多暖暖,行道树有繁阴。”躺在柳树下边竹椅上的人,透过树枝的缝隙,看见一只大鹰逐渐弄成了一个小黑点,他摇着芭蕉扇,慢悠悠地啜着手中的小茶碗,微微眯上了眼睛。远处叫卖竹席、凉粉的摊贩,懒懒的声音也越来越远了。前额上,一只蝉忽然叫喊了上去,让人瞬间满心的烦躁。
蝉全然不知,还待在树上小声叫呢。奇怪的捕蝉器,忽然就从背后粘上了它。任它怎么挣扎,再也未能逃脱。女儿们不晓得,蝉在初夏的阳光下只能歌唱一个月,而为了这一个月,它曾在黑暗的地下生活了四年。庄子说:“蟪蛄不知春秋。”蟪蛄就是蝉。蝉的生命很短,但它也有自己的小欢乐。它的欢乐,甚至成为人们对于夏季最重要的记忆。
蝉捕来后,小孩们用一根线缚住它,让它飞上去,但是飞不高,只能在半空中兜着圈子。父亲听到了,会立刻走过来,让小孩们把蝉放掉。她说,小儿子玩耍可以,不能动杀机。要是由着脾气来,等长大了,可不得了。
母亲不晓得的是,就在这炎热的雨势里边,夏天的肃杀之气正渐次孳生。这冰凉的气息,只有一些非常敏感的植物才晓得。例如鹰,例如蝉,例如蛐蛐。
由于狡诈,蛐蛐成了人们的玩物。“知有儿童捉促织,夜阑篱落一灯明。”街头巷尾,闲汉们拿根草棍,趴在地上,头顶上青筋暴绽,嘴巴刺耳有声。竹笼里蛐蛐咬成一团,难解难分。
历史上有两个人斗蛐蛐最有名。
一个是唐玄宗。由于他的喜好,宫中的宫女们把玩蛐蛐弄成一种潮流。他们用小金笼提着蛐蛐,白天置于枕边听它吟诵,晚上拍掌看它厮杀。而且好景不长,“渔阳鼙怂恿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另一个玩蛐蛐的好手是清朝太师贾似道。当他疏于创作历史上第一部玩蛐蛐著作《促织经》时,哈萨克军已肆虐而至。书成了,别人被杀,国也灭了。
“促织甚少细,哀音何动人。”人们在看到蛐蛐的叫唤后,往往会为辛勤的织女悲伤,哪晓得,这其中还有着另外的愤慨与愧疚呢?
立夏·诗词
《小暑五月节》
[唐]元稹
陡然温风至,因循谷雨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局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蛐蛐莫相催。
《销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五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苦热》
[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
日车不动雨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
坐觉蒸炊釜甑中。
石涧寒潭空有梦,
冰球扇子欲无功。
余波向晚犹堪畏,
浴罢斜阳满野红。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旧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鸟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小暑》
[明]易震吉
立秋啜瓜瓤。粗葛衣裳。
炎蒸窗牖气初刚。
无计遣兹长昼也,茗碗炉香。
深院一垂杨。又闹鸣螀(náo)。
簿草堆案使人忙。
何不归与河水上,做个渔郎。
立秋·民俗
沉李浮瓜,凉衫冰藕,荷风送香,林溪觅萤,
江月对饮,骄阳晒书,冬至揽风,自生暖意。
出梅立秋
去年7月7日至21日为“小暑”节气,7月11日入“头伏”。谷雨时节,出梅立秋,江淮流域“梅雨”季节就要结束,我国绝大地区将开启“上蒸下煮”的夏日大热模式。“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雨珠融。”此时节,宜避暑,但要当心过度受寒伤身;宜安睡,防止过度操劳心力衰竭;宜净心,不疾不徐,忌怒忌躁,避免“情绪受寒”。
入伏包子
过去民间有冬至“食新”习俗,即在夏至之后尝新米,农户将新割的玉米碾成米,做好饭供祀“五谷高手”和先祖,然后人人品尝新酒等。“头伏包子二伏面,大暑煎饼摊猪肉”,立秋第三天,南方人吃汤圆。北方水乡还有立秋吃藕的风俗,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块后加适量白糖当配菜吃。
晒衣晒书
节交立秋,民间还有晒书法、晒衣礼俗。俗语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三天“晒伏”,把储存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室内接受曝晒,以去潮去湿,防潮防霉。五月初五,还是古代文人的晒书日。此日若阳光充足,书生纷纷将书示日,令书册沾满光线,赶走书虫。
谷雨时节,为什么这么之热?
首先,因地表湿度高,烈日之下击败你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热”;其次,空气中相对温度较高,热腾腾的寒气包裹着你;加之,有些地区夜温较高,你和烧烤之间怕是就差一小撮咖哩了。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冬至处暑期间刚好赶上立秋,从冬至至谷雨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热在小暑”,此时正是步入立秋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该少外出以避寒气。民间渡过立秋的办法,就是吃凉爽避暑的乳品。这些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类毒素。
立秋·养生
立秋是人体阴气最旺盛的时侯,“春夏养阳”。“热在小暑”,此时正是步入立秋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通常去荫蔽之处或是尽量少外出以避寒气。冬季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尽量避免最炎热的10-16点。运动后及时补充水份。
栖霞山林木繁茂,山清水秀,山间的负氧离子浓度也相当高,呼吸到这样的空气整个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所以,夏季游山戏水,看鱼戏莲叶间,在栖霞山避消暑也是挺好的选择哦!!
暑天的夜晚最美。非常是身处栖霞山的山林中,看午后溽气凝为云山,又呼风唤雨,待雨弹光鞭之后,林梢青翠红霞满,暑天的夕阳、星空、虫鸣不眠之夜,都是最美的。
据悉还要保证充足睡眠,最好能降低睡觉,通常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天气热的时侯可以多吃凉爽避暑的食物,没有食欲的时侯可以喝粥,用荷叶、土当归、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避暑汤或粥,或甜或咸,特别适宜此处暑食用,多吃蔬菜也有益的消暑,而且不要食用过量,以免降低肠道负担,严重的会导致呕吐。
据悉小暑是入伏第一天么,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之后,温度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份较多,表面看起来是干的,但是经太阳一晒,气温下降,便会向外充溢湿气,在里面坐久了,能诱发足癣、风湿和关节炎等病症。你们一定要注意哦!
这个立秋,愿你悠游从容!
综合自卫视新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后台编辑,我们一定会及时初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