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10月15日电 题:安徽台湾同胞推动两岸“包公”“明传”文化交流
中新社记者 张俊
“合肥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忠奸分明。”说起这位在台湾家喻户晓的包青天,台湾安徽同乡会监察委员胡世权在合肥包公公园带领台湾同胞齐唱改编歌曲。
10月11日至15日,台湾安徽同乡会30余名祖籍安徽的台胞,来到自己的家乡安徽、包公故里、明传故里,交流海峡两岸“包公”“明传”文化。
胡石泉是台湾桃园人,父亲是安徽人。受家庭熏陶,他对安徽有很深的感情,说话仍带有浓重的安徽口音。走进包公公园,胡石泉与台湾同胞一同参观了包公祠,拜谒了包公墓。
据合肥市包河区包公文化研究会会长陆平介绍,合肥包公公园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包括与台湾“包公祖庙”海清宫交换铜像、香炉,台湾高雄大法会开封宫包公庙捐资铸造三座铜铡刀赠送给包公公园。
“包公文化在台湾影响力巨大,20世纪90年代铭传大学,台湾制作的电视剧《包公》风靡海峡两岸,掀起包公热潮。”胡世权说,包公是台湾民众最熟悉的历史人物之一。截至目前,台湾云林、彰化、台北、桃园、高雄等地已修建包公祠1000余座。
胡诗泉表示,未来安徽同乡会计划在台湾设立包公文化研究中心,在文化、民俗、学术等领域开展海峡两岸包公文化的研究与交流。
庆政是台湾人,祖籍安徽含山县,现任万涛杂志社主编,长期从事文化传媒领域工作,他认为包公谥号“孝肃”代表着忠孝廉洁的精神,受到广泛尊重网校头条,深入两岸人民心中。他建议两岸高校合作开展包公文化研究,出版包公文化相关学术成果,扩大包公文化在两岸的影响力。
“名流住茅草屋无妨,英雄终是庶民。”透过刘铭传的诗句和楹联,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台湾首任巡抚的人生轨迹和志向,当胡士铨走进刘铭传故居和纪念馆时,不禁为刘铭传为台湾建设做出的贡献而感叹。
据胡世权介绍,刘铭传对台湾的交通、教育、城市建设等进行了广泛改革,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在台湾,有许多学校和基础设施以刘铭传的名字命名,包括铭传大学、刘铭传路等。
包公、刘铭传都是两岸民众敬仰的历史人物,也是皖台交流的共同话题。胡诗权表示,希望双方能够合作挖掘文化内涵铭传大学,开展更多合作交流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