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今年参加新高考的八个省(市),这些省(市)的考生和家长面临着新高考后第一时间填写报名表。 往年信息的参考性降低了,难度也增加了。
不确定您的成绩是否足以进入您想要就读的大学? 建议使用《高考志愿者报名卡》
一键输入分数,快速生成你的“冲、稳、保障”愿望。 点击下方卡片即可体验!
无论是新高考还是旧高考,填写申请表的系统工程看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底层逻辑可以遵循。 近日,小新军邀请了多年从事高考招生工作的志愿专家,讲述了新高考背景下填写志愿申请的注意事项,并整理了这份专业建议。 我们希望帮助考生和家长快速冲破信息迷雾,找到目标。
主要指南:职业规划决策和志愿者申请
新高考下,无论是考前还是考后,都会更加注重考生的个性和兴趣。 因此,候选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作为填写申请表最关键的参考标准。
职业规划的要点就是四个字:知己、知彼、行动、决策。 在志愿者申请过程中,候选人必须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以及不同大学、专业以及未来职业和行业的要求。 专业和行业需求,为大学生活和未来职场奠定基础。
透彻理解政策:学会避免并行志愿者规则下的“陷阱”
想要避免平行志愿规则下可能出现的“坑”,就必须熟悉省级政策和大学政策。
省级政策是指当年考生所在省(自治区、市)高校招生的规定或实施办法。 文件名称通常为《XX省/市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请注意,您必须登录各省、市考试局的官方网站才能查看此文件。
省级政策重要信息包括:录取批次、不同批次备案方式、平行志愿者备案规则和方式。 很多家长和考生在填写申请表时常常会遇到这一步的困难。 了解并行应用规则的几个关键词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 平行志愿者备案规则
目前,大部分省份重点批次实行平行志愿(何为平行志愿,请参见《志愿填报专业指南》第二节)。 只有了解透了,才能有效避免“滑档”和“倒档”。
平行志愿备案规则有三个关键词:总分优先、跟随志愿、一次性备案。
“总分优先”是指所有未录取考生在提交前同一科目成绩线上按总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 排名第一的候选人优先。 分数相同的考生按照文档中指定的分数顺序排列。 队列。 仅在上一位候选人完成提交或检索所有已完成的申请并提交后,才会开始下一位候选人的提交。
“按照选择”是指申请按照考生填写的平行选择的顺序查找剩余名额的院校。 例如,首先搜索候选人的首选院校A,如果已满,则继续搜索首选院校B; 如果B学院未满,则申请入学。 如果选择B的学校已满,则选择C、D、E、F等。
“一次性投资”是指平行志愿者只进行一轮投资。 考生档案提交后,该考生后续院校将不再检索。 如果候选人向某所学校提出申请,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被学校撤回高考志愿报名网站,则本轮并行志愿者提交已结束,该候选人只能参与志愿者征集或在下一批提交。
这个环节会出现常见的现象——考生“滑倒”、“倒退”。
“滑落”是指考生报考的院校全部被申请时排名较高的考生占据,没有名额,即出现“滑落”。 “滑行”候选人将直接进入招聘队列。
要想避免“滑点”,就需要保证自己所报考的院校中,肯定有自己可以报考的学校,也就是要做好录取保障工作。 保证最低限额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填写申请所需数量。 比如某省考委规定,考生一册可以报考1-6所院校,则补6所。二是选择往年录取排名最低的保底院校,排名差距较大今年的候选人范围应该扩大。 三是保本院校应在考生所在省份有更多的招生计划。
“退回”是指考生已被某院校录取,但学校在审档、分配专业时,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考生档案被退回省考试局的现象。
“退出”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专业不服从调整。
二是不符合体检要求。 体检要求包括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体检指导意见,也包括学校招生章程中规定的一些特殊体检要求。
三是不符合学校招生规定的要求。
四是投资比例高,股票退出。 为了一次性满足学生资源情况,高校一般会将平行志愿规则下的录取比例定为105%至110%。 如果A学校计划招收100名学生,比例为105%,则省招办将选拔105名学生。 如果105人全部服从专业调整、符合身体条件、符合章程要求,多出的5人可能会因总分过低而被解雇。
为避免“退学”,请务必仔细阅读您心仪学校的招生政策。
制胜技巧:新高考下,这样利用往年数据更有效
填写申请表的关键技巧是合理利用往年的录取分数、大学信息和专业信息。 我就不详细了解大学和专业的情况了。 查一下考生手中的厚书即可(厚书上数据的阅读要点请查看《志愿专业指南》第三节)。 今天我们重点讲一下如何利用往年的录取分数线。
高考成绩公布后,直接比较上一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家长和考生最常用的方法,但这里却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 例如:
某年重庆市理科考生小刘的成绩为560分。 小刘看到去年西华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4分,觉得自己的分数比去年高了66分,应该没问题。 再加上这个学校是一所理想的大学,所以小刘没有认真考虑,只填了西华大学和后面的两所学校。 小刘以为自己会顺利收到录取通知书,但最终却如愿以偿,遗憾落选。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年重庆560分对应的职位是39939,而西华大学往年录取最低分数线494分对应的职位是34116。虽然小刘的成绩是66分与去年相比,他的分数提高了5000多位。 他的失败是毫无悬念的。
如果你想通过分析往年的数据来判断自己能否被录取,你需要了解“决策点”的概念。 拿到分数后,对照今年的一分一科表查考生的具体名次,再对照去年的一分一科表查出同名次对应的分数。 这个分数就是“安置分数”。
对于上一个案例中的小刘来说,他的560分对应的排名是39939,而上一年的39939对应的分数是484分。 可以粗略判断“今年的560分只相当于去年的484分”,比上年要高。 每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4分,降低了10分。
除了“名次积分”之外,另一个关键数据是录取排名。 与高考政策、招生计划数量以及院校知名度密切相关。
我们先来说说政策对录取排名的影响。 近年来,大部分省份正处于新旧高考过渡期,很多招生政策正在发生变化。 从旧高考改为以专业报考为单位的政策,将直接导致学校热门专业越来越热门,冷门专业越来越不热门。
例如,河海大学的水利专业位居全国第一。 如果有喜欢水利专业的考生,按照旧的招生计划,可能不会报考河海大学。 因为一旦没有被录取,考生要么服从调整,转入河海大学其他专业;要么服从调整,转入河海大学其他专业。 否则不服从调整,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在新的招生计划下,考生可以放心地将河海大学水利专业列为第一志愿,然后再选择其他水利专业较强的大学。 这样一来,河海大学水利专业的录取排名可能会比老高考时更高,有利于考生被选拔。
其次,招生计划会对最低招生名额产生影响。 举两个极端的假设例子:
假设近年来重庆大学在重庆的招生排名都在6000名左右,那么今年拿到6000名的考生能成功申请吗? 招生计划是入学的重要且强制性的条件。 一方面,假设学校此前计划在重庆招生100人,那么最低招生人数为6000人。 今年的专业招生计划,重庆市新增1万名学生,1万名以内的学生也可录取该专业。
另一方面,假设该专业100名学生的招生计划没有改变,那么该专业可以录取6000名学生,其他大学没有改变,但清华大学在重庆增加了10000名学生的招生计划,那么6000名学生也可以不选专业转专业。 去了清华大学。
从两个极端的假设可以看出,招生计划对高校招生排名有着绝对的影响。 因此,家长和考生应了解招生计划的变化,并与排名方法结合起来,使其相对科学。
院校的受欢迎程度也会对院校的最低录取排名产生影响。 比如前几年财经类院校比较热门,但近年来师范类、信息类、医学类院校的受欢迎程度明显提升。 一般来说,随着知名度的降低,高效项目的最低录取排名也会下降。
另外,高校的受欢迎程度与各种宏观状况、经济产业发展等有直接关系,家长需要对大局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2020年疫情和中美贸易战都会对留学产生影响,体现在高考招生和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的影响上。 从福建宁波诺丁汉大学录取情况来看,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排名为23,206,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排名下降至87,427。
聚焦新高考:新高考新增8个省份。 对申请表有何影响?
新高考志愿报考模式目前有三种:上海高校志愿团模式(第二批天津、北京、海南进入基本都是这种模式)、浙江专业+学院模式(山东采用这种模式)和3 +1+2模式(2020年新增8个省份)。 有什么不同? 清晰的认识有助于考生和家长排除干扰,冷静地做出选择。
● 上海市大学生志愿者团体模范
所谓高校志愿分组模式,是指高校按照学科要求将招生专业分组,将学科要求相同的专业合并为一组。 也可以根据专业性质分为两个或几个组。
例如,南开大学一共有10个专业,其中2个限制选修物理,3个限制选修化学,5个专业不限选,那么南开将这2个限制选修化学的专业分组。以物理学为例。 ,称为南开 (1); 将化学考试有限制的3名学生分为一组,称为南开(2); 将5名学生无限制地分成一组称为南开(3)。 考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科目填写表格。
对于考生来说英语作文网,一个学院的专业组就是一个申请单位。 同一学校不同学院的专业组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只要符合选科要求,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并自主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志愿团模式下的考生也必须慎重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整。 因为仍然存在考生因不服从重大调整而无法被所申请专业录取、被退学的风险。
● 浙江专业+专科模式
简单来说,这就是从之前先大学后专业的模式转变为大学+专业的模式。 以南开大学为例。 南开拟在某省招生10个专业,每个专业为一个申报单位。 想要报考南开的考生,只要符合专业的学科要求,即可填写申请表。 每份填写的申请表将占用一个志愿者编号。
例如,根据浙江2020年申请细则高考志愿报名网站,浙江每位考生可申请普通本科批次80组优惠。 南开10个专业的考生如果符合学科要求并想申请,将占据80组优先。 志愿者10组。
在这种模式下,考生被直接分配到所填写的具体学校和专业,不涉及专业调整的问题,而是更加强调专业的重要性。
请考生和家长注意,专业+学院模式下平行志愿报名的技巧和方法仍然适用。 不符合章程要求或体质要求者仍将被退会。 同时,候选人在总批次中仍然只有一次投票机会。 一旦他们的一项选择被投票通过,其他选择将失效。 如果您在提交申请后被“除名”,或者您的所有志愿者都被“滑落”,您将开始收集志愿者。
● 3+1+2模式
第三批八个省份进入新高考,看似是上述两种招生模式的叠加(见下图),但很多地方存在根本区别。
从第三批8个省(市)的文件来看,报考者要么是专业组,要么是学校加专业。 与浙江和上海的模式不同,这八个省份都是以历史或物理为首选。 在不同科目的前提下,分别规划、归档。
在这种模式下,旧的高考录取数据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在重新选科和申请普及方面都会发生重大变化。 招生计划按照偏好科目划分,单独报送。 文科考生可以对应首选历史往年数据,理科考生可以对应首选物理往年数据。
3+1+2模式实施后,对八省联考考生首选科目比例分析显示,约55%的人首选物理,约45%的人首选历史。 看似文科和理科是平衡的,但如果对比各大大学的文科和理科招生比例,可能会出现巨大的危机。
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文理科录取的人数比例接近1:3甚至更大。 这意味着在申请过程中,文科科目比理科科目竞争更激烈,分数要求更高、择校较少、质量较差,导致文科学生进入高等教育越来越困难。
因此,在新高考实施的第一年,各高校是否会调整新高考省份的招生计划,是考生和家长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 如果招生计划保持稳定,那么文科生的竞争必然会更加激烈。
● 招生批次合并带来的变化
新高考报名表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原来的一册、二册、三册合并为一个录取批次。 新高考省份的录取批次设置大多分为预科批次、本科批次、专科早期批次和专科批次。 不同省份会略有不同。 在尚未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合并招生批次也是一种趋势。
这是基于打破高校固有身份标签、鼓励高校发展自身特色的转变。 这也体现了国家逐渐倡导高校不再简单地以“好坏”来区分的趋势。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这一变化值得注意。
旧高考时期,考生和家长对高校了解不多。 他们可以通过批次了解院校的大致分层情况。 新高考后的录取批次将被取消。 要求考生提前了解大学和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大学和专业。
● 新高考省份的考生应如何填写《申请表》?
新参加新高考八省(市)的考生及家长在填写报名表时可参考以下建议:
首先,与以往高等学校选专业相比,新高考规则更加注重专业和学生的适合度。
在填写高考申请表时,很多考生和家长面临的最大困境不是能否进入学校,而是能否进入某个专业。
来自重庆的考生小李想报考四川大学。 往年,川大理科最低录取排名在3500-4500之间波动,大部分时间低于4000。 学校在重庆的招生规模较大且稳定。 对于1000名左右的考生来说,如果小李报考四川大学,录取几乎没有问题。
然而,如果他只想学习热门的临床医学或牙科医学专业,结果就不确定了。 为了实现并行志愿服务,申请必须进行重大调整。 小李的决定其实很艰难。 要么冒险进入其他专业碰碰运气,要么放弃川大。
不过,新高考后,在浙江专业+专科的模式下,小李完全不用担心。 如果小李只想学临床医学或口腔医学,他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地区、大学水平等,将这两个专业的96个选项全部填入,在这个规则下,他可以更大胆地冲。
如果是上海高校志愿团模式,虽然不像浙江模式那样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专业,但也缩小了专业调整的范围。 小李还是可以优先选择只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群体来填报,因为相同学科要求的专业通常都会有相似之处,专业差异的跨度会比老高考时小很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小李。 专业的选择。
其次,新高考后,参考数据由过去的高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改为专业最低分数线和排名、专业最低分数线和排名。
与旧高考以学校为申报单位、专业志愿团体或专业为申报单位相比,必然导致各申报单位招生计划数量减少,数据稳定性下降。往年会比以前低。
第三,仍需关注高考志愿填报知识的底层逻辑,灵活运用相关信息。
从数据来看,高考政策、招生计划以及院校的知名度影响着高校的排名。 以大学的受欢迎程度为例。 如果新高考后你所在的是志愿团体或专业,你一定要考虑到志愿团体或专业的受欢迎程度会影响你的排名。
高校招生专业方面,热门、强势专业在高校招生中的受欢迎程度将高于以往; 冷门、弱势专业的受欢迎程度会更低。 其结果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热门、强专业的录取排名将高于原来,而冷门、弱势专业的录取排名将低于原来。 专业志愿者团体也是如此。
第四,新高考省份的考生和家长应关注招生计划与旧高考时期相比是否有调整以及可能带来哪些变化。 如果招生计划相对不变,可以直接参考以往的排名。 如果招生计划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综合分析后进行调整。
平衡学校、专业、城市
对于“城市、学校、专业,哪个最重要”,考生和家长不必完全遵循所谓的策略,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计划,通过一般规则做出合理的判断。
● 文科生申请填写策略:学院>城市>专业
对于文科生来说,城市和大学层面更重要,选专业可以推迟一些。 对于文科专业,尤其是本科阶段,专业门槛并不算太高,专业相对交叉,后期就业没有太大区别。 因此,文科生可以重点关注城市和大学层面。
在城市和大学层面,建议文科学生优先选择大学。 文科生就业时,其研究生院背景将在求职面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后期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而言,综合素质(比如大学就读城市的文化、你的视野、经历等)对你职业生涯的影响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理科高层次板块:高校﹥专业﹥城市
对于理科高分学生来说,城市的选择就不那么重要了。 首先,大部分高分考生都会进入双一流大学。 办学水平和专业水平在业界享有盛誉。 无论是读研究生还是本科毕业后就业,城市因素对择业影响不大。 而且理工科专业门槛较高,理科生依靠专业技能就业已是常态。
其次,国内大学很多顶尖的学术专业并不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如果学生对某个专业特别感兴趣,希望从事某个领域的研究,选择大学是首选。
在同级别院校中,专业更是最关键的因素。 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虽然地处东北,但只要专业对、成绩好,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会比北京大学的学生差。
● 中下类理科专业:专业优先,城市同级大学优先。
对于理科中低分的考生,建议先选专业,同级别学校中优先考虑城市。 当然,如果考生的成绩足够进入C9联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安交大)等国内名校、城市,重大因素并不是那么重要。
关于填写今年自愿申请的专业建议就到此为止。 希望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时能够更加放心。
考场的学习结束了,人生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7月31日至8月1日,第二届学习型家庭高峰论坛再次聚焦“学习型家庭”主题,共同打造未来新一代家庭建设之路。 论坛从孩子、家长、学校、专家、同学等多个角度探讨如何理解孩子,如何营造家庭能量场,如何让家庭成为孩子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