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虽然和很多西方节日一样,它的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但随着它扩展到非基督教的人群、国家和地区,圣诞节的娱乐意义逐渐超过了它的宗教意义。
在我国,圣诞节被赋予了新的娱乐意义,它已经褪去了愚人节的部分属性,成为一个“造谣VS辟谣”的重要节日。
每年圣诞节临近,都会有大量抵制洋节的文章出现。当然不让过圣诞节,再具体一点,种族主义言论自由是否应该受到保护一直是当代法律的纠结,所以“抵制洋节”可以算作是一种个人权利,并不违法。但你可以自己抵制,在网上骂人没被打,就算是赚了,但散播谣言就不好了。
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一群“传统爱好者”出来编造相关谣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造谣成了中国人要维护的传统。这两年的谣言,就来自于所谓的“八国联军圣诞夜大屠杀”(点击阅读:)
今年最火的谣言是这篇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上广为流传的文章《再见,洋节!国家终于行动了》。内容称,国家已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部门落实精神,不再庆祝洋节。
有意思的是,一些地方部门和机构竟然真的相信了这一传言,并下发内部通知,禁止“过洋节日”,并在网上发布。
这个《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确实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但并不是“最近”才发的,而是大约2年前(2017年1月)
《意见》中并没有传闻的抵制洋节日、禁止庆祝洋节日的鼓励之词,相反,在“指导思想”部分,明确提出要“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在“基本原则”部分,也明确提到“不忘过去、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国家的态度很明确,或许会让很多讨厌洋节日的人感到失望:努力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但不排斥、抵制、禁止洋节日,而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去学习和吸收。
这比那些反对洋节的人聪明多了:任何文化的生命力都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我们现在所谓的“中国传统”,也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不断吸收、总结其他文化形成的,并不是三代圣王或孔夫子自己想出来的。
其实,喜欢或不喜欢外国节日是一回事网校哪个好,禁止别人喜欢或不喜欢又是另一回事。不喜欢吃辣的人不会骂喜欢吃辣的人,不喜欢穿某种颜色衣服的人也不会攻击天天穿这种颜色衣服的人。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攻击甚至散布谣言,来攻击和宣传外国节日和其他文化习俗呢?
我们认为它源于两件事,其中之一就是恐惧。
这种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有一个专门的词叫“仇外心理”,这个词来自古希腊文xenos(意为“奇怪的、外国人”)和xenos(意为“恐惧”)两个词的组合。牛津词典将其解释为“对外国人根深蒂固的恐惧”。
排外情绪是人类的普遍特征,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会有这样的情绪,但对于大多数排外人士来说,仇恨他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反华”者就该遭天罚。
这种对“非人”的恐惧很容易被鼓励,并且在特定情况下会迅速增长。日益高涨的仇外情绪会投射出社会的不满,使各种敌视、攻击甚至奴役其他民族的行为合理化。在这方面,元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案例。当德国经济崩溃时,他有效地鼓励了民族仇外情绪,并将几乎所有德国人都绑在了毁灭的战车上。
相反,在经济好的年代,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排外情绪一般会弱化。毕竟排外是对未知、陌生的天然恐惧,而解决排外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沟通。不管是对日本、美国、韩国的仇视,还是其他什么,基本上一趟旅行就能治愈大部分。我国在上个世纪外交破冰时,为了迅速改善美日两国民众对中国的长期负面印象,所用的方式就是公费邀请大批外国年轻人来华旅游。
当然,这样的好事很难得,外国政府基本上没有我们这么仁慈,愿意花钱让我们的排外主义者消除恐惧。但随着经济的自然增长,全球化的完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增多,排外情绪自然会减少。
但为什么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增长的情况下,提倡抵制洋节日的呼声却似乎越来越高涨呢?除了网络时代的“聚合放大”效应外,“利益”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过去30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全球经济总体增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相当不错,但这良好表现的背后其实是收入增长的不平衡。从全球范围看,我们可以看到获益最多的两个“高峰”,一个是各国最富有的阶层,另一个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中产阶层”。
美国等传统发达国家的富裕中产阶级正处于曲线上两个高峰之间的低谷,他们的收入在这20年的浪潮中几乎为零增长,而美国政坛近年来的剧烈动荡和右翼反弹也与此有关。
同样,尽管中国是过去30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这种利益的分配并不平均。有人多,有人少,并不是所有人都享受到了全球化的好处——像本土居民一样出国留学、为外企工作、假期出国旅游、购买各种更便宜的外国产品等等。对很多人来说,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是工作环境更加艰苦、更加偏远,贫富差距更大,很多新的文化观念,如果不理解就会被说成是“过时的”。怀念旧时代的声音从来就不缺。而这些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回归传统”和“反西化”的主力军。
另一个“好处”在于“排洋节”的商业价值。哪里有需求,就会有聪明人看到这种需求。比如今年“告别洋节!国家终于出手了”的传播链背后,就有各类“国学”机构的影子——上图截图中的公众号就是一个兜售各种“规矩”的国学课程,比如“男是天,女是地,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妻规矩”。
因此,利用“排洋节日”进行营销,能触及最精准的目标受众——“女权”也是洋玩意儿,妇女伦理课有多牛?
但对于中华传统的传承不让过圣诞节,重要的不是抵制多少洋节日,而是如何让自己的传统节日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趣,更加符合时代特征,而不是像我们北方人那样,每逢节日都要应景地搬出来过。
最后,关于圣诞节的两件事:
一位是我们的老同学,他热爱中国文化,每天都会学习儒释道三教。但自从他自己创业做医药行业后,就更加重视圣诞节了。用他朋友圈的话来说,“不是因为西医东渐,而是我越来越喜欢有个说‘平安’的节日了。”
还有一次是前不久我在美国出差,和当地的朋友聊到文化融合的问题,他突然提起:“你知道吗,既然你两年前提到过‘平安夜吃苹果’的故事,那我圣诞节也要买几个苹果放在家里。”我当时就纳闷了,因为“平安”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吉利的词,为什么一个美国人会这样做呢?
他的回答很简单:“既然是吉祥、幸福的事,何必在意是谁起的、谁先起的呢?”
无论西方还是中国,我都祝福大家节日快乐,平安喜乐。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您可以点击公众号底部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输入“教育”,即可进入相关文章列表:
参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