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生看到自己的分数时,他们的反应截然不同。
有些考生考了600多分,但感觉不太理想。
有的考生考了400+,高兴得哭了。
当然,有些考生考到600+就感到非常高兴。
那么,为什么考生的成绩和分数高低不成正比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原因 1:候选人有不同的期望
比如那位考试考了400+的考生,其实是一名保安,他很高兴,因为可以“上岸”了。
当他得知自己的分数时,他兴奋地立即告诉了父母。
看得出来这个分数是高于或者已经达到了他的预期,所以他才这么兴奋、高兴。
曾经有一个考生考了600+分,但是却不开心,其实是因为成绩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但本质上600+的分数肯定比400+的分数好很多。
原因 2:不同地区计算成绩的方式不同
很多人以为高考满分是750分,但今年海南有3名学生高考考出了900分。
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
其实这是因为各个省份的分数计算方式不一样,虽然大部分地区高考总分是750分,但是也有些地区不是这样的。
因此,不同地区考生的分数无法绝对进行比较。
原因三: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不同
这个大家应该知道,因为不同地区用的高考卷子可能不一样,各省的教育条件可能不一样等等。
因此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省份的分数线也是不同的。
比如你考了600+,你是A省的考生,你可以去读985学校,你可能会很开心。
不过很可惜,你是B省的考生,只能考一所普通的大学,所以你不会那么幸福。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差异,导致不同的考生在取得相似的分数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有家长表示,他们不在乎任何情绪表现,只想知道高考需要多少分才能考上大学。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要知道本科路线是什么。
家长们普遍认为,只要孩子的成绩达到本科线以上,就可以上大学。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了本科线,也不一定能进入本科学习,这是为什么呢?
高考要考多少分才能考上大学?
一位高三班主任坦言:省排名比分数更重要。
高考其实是一种省内竞争机制,没有绝对的“录取分数线”,而是根据考试成绩确定录取分数线。
也就是说,分数线的设定,其实是根据排名来决定的。
例如A省本科院校有100个招生名额,则按一定的排名比例确定及格分数。
例如,招生分配比例为120%,则本科院校的分数线以全省高考第120名考生的成绩为准。
额外分配比例(20%)的人数可能处于可以报考本科,但不一定能被录取的状态。
录取数量增加的原因是考生填写的学院、专业不可能完全相同。
有些考生不同意调整,这也是录取比例增加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120%分布的情况。
如果全部本科院校都招收100名学生,那么总报名人数就是120人,也就是说全省排名前120名的考生都可以报名。
但由于学校选拔、调整选拔等原因,有可能第120个人被录取高考900分是怎么回事,但第119个人却没有被录取。
所以,孩子能不能上大学,和他的考试成绩有关。
但决定孩子能否顺利入学的因素,仍然取决于孩子高考在省内的排名、孩子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以及孩子在填写申请表时是否勾选了接受调整的选项。
孩子在省内高考中的排名,是孩子“硬实力”的体现,排名越高,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如高考满分的学生,基本上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上的大学,没有申请的压力,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所以孩子们在填写申请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再填写申请表。
比如目标学校及专业的受欢迎程度,你自己的排名,目标学校的录取人数等等,来判断你被录取的可能性。
这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建议应聘者不要依赖自己的运气。
毕竟是大事,如果太自信或者不敢冒险,可能就无法被录取。
勾选接受调整是增加录取机会的重要因素。
因为你在申请某个院校的专业的时候网校头条,如果没有考虑到一些因素,导致你不符合这个院校和这个专业的录取要求,那么你就有可能不被录取。
此时,如果考生没有勾选接受调整,那么学校一般不会录取该考生。
但如果考生勾选接受调整专业,学校可能会将考生调整至学校的其他专业。
这样考生虽然能被录取,但缺点是这个专业可能不是考生想学的,不过这总归是一个额外的机会高考900分是怎么回事,让考生有更广泛的选择。
例如,一位考生凭借良好的申请分析能力和服从调整的心理,最终以556分的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录取。
【互动话题】:您如何看待高考“看名次不看成绩”的现象?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喜欢的话记得点“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