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特点做出直接的说明。所谓特点,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对特点的介绍或说明,通常不要求我们去作形象的描画,或则发表哪些想法。无论是事物性的说明文还是事理智的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点总是说明的核心,只有掌握了说明对象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事理。正确地掌握说明事物的特点,常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①要分辨说明文的类型。因为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包括事物性的说明文和事理智的说明文。通常地说,事物性的说明文,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事理智的说明文则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为此,只有先分辨了说明文的类型,从大类上进行界定,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它是从那个方面进行说明的,这是把握有关方式的基础。②要能确切地掌握说明的对象。对于事物性的说明文我们首先要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究竟在说明哪些。在了解说明对象的前提下,才谈得上对其特点的掌握。对于事理智的说明文,则可通过阅读厘清它到底是在阐述一个如何的事理。③注意捉住文章中的关键句、中心句。作者为了要在文中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都会将有关事物特点性的语句置于明显的位置。通常来说,置于篇首或节前。但因为整篇文章的格局和不同作者对文章的不同考虑,有时上一节的某个特点也会出现在下一节的开头、或置于篇末。但不管怎样说,中心句通常都是明晰而简约的。所以说掌握中心句、寻找关键句是我们迅速掌握被说明事物特点的有效方式。④借助一定的说明方式反观说明特点。这实际上是从写作说明文的角度来反推的一种技巧。由于作者要更好地说明某项事物的某个特点,必将要使用一定的说明方式。
二、说明方式的辨识及其作用
说明文中,作者常运用一定的说明方式来确切、有效地说明事物的个别特点,达到说明的目的。说明的方式有好多种,我们主要应把握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种。①举例子的说明方式是说明文中最基本的说明方式之一。它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使被说明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它能给人以具体、充实、可感等印象。由于有些事物单靠文字作通常说明,仍只能给人一种简略的印象和轮廓式的概念,这时,作者常常采用举例子的方式,使具象的事事显得具体,使无趣的内容显得生动。在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式时,有时为了显眼,造成读者注意,作者常会运用“比如”“例如”“如”等字样。但有时文中出现的一些带有这种字样的表述性的文字,并不都是举例子的说明方式,须加以辨别。②列数字的说明方式也是各种说明文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因为使用时会出现数字的缘故,所以无论它的方式或作用,在说明文中都十分显著和引人注意,它有时又被称做“举做据”“举数字”等,它常常通过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性,从数目上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文中出现的数字都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式,关键是看它是不是在说明事物的特点。与事物特点无关的数字的出现,不能看做是列数字的说明方式。③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常使用的一种重要说明方式。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辨别。比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有效方式之一。事物的特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些联系常常可以通过比较凸显下来介绍一种事物作文400,由难懂变为易懂,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具象变为可感。但作比较的说明方式在文中有时不易被人察觉,要特别注意。通常来说,采用此方式时总有相比事物之间的可比性,所以文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相比”“……是……几倍(几分之一)”“……大于……”等字样,但也不尽然。关键是仔细阅读,悉心辨察,能够把握其特点。④其他的说明方式,还有打比方、分类别、引用(引资料)、列图表、下定义等。其实,这种说明技巧的运用,能使高深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具象的内容具体化,理智的内容形象化。
三、说明次序的了解和辨识
说明文的特征之一是“言之有序”。任何说明文,都循着一定的次序来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等,或则解说事理的动因、功用、关系等。阅读时,假如我们弄清了这种次序,就可以更好地掌握作者的思路,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点。常见的说明次序通常包括以下三种:①空间次序。物体总有一定的空间方式,复杂的事物也一定是由多个侧面组合而成。要说明对象的构成,必然会涉及所处的空间位置。空间次序就是根据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方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消散呈幅射式……顺次对事物进行介绍。通常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进行的介绍,多借此为序。这样,能把复杂的物体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解。运用这些次序,文中常会出现“东”“西”“南”“北”“里”“外”“左”“右”“上”“下”等方位词。②时间次序。这是指按时间的先后进行说明的一种次序。在介绍事物时,有的文章是以事物发展的先后为次序的,而有的是以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次序的,有的又会以某件物品制做的步骤或某种东西演化的过程为次序……一般来讲,在介绍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方法等的时侯,常采用这些次序。这些次序的用处是:过程明确、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晰有序。通常运用时,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熟语。③逻辑次序。逻辑次序是指根据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次序。常用的逻辑次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缘由到结果,从特性到用途,从整体到部份,从概括到具体(或由通常到某些),从主要到次要。通常事理智的说明文中常会出现这些次序,由于运用逻辑次序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清楚,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其实,阅读时捉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顺利地剖析说明的次序。值得注意的是,说明次序应局部理解,整体掌握。
参考文献:
1.胡耀珍.实用性说明类文本有效阅读策略探究[J].数学学刊,2010(3).
2.朱利.说明文教学“两步走”模式初探[J].学校教学参考介绍一种事物作文400,2010(12).
介绍一种事物例文第7篇
【关键词】说明文;对象;次序;技巧;语言
说明文在学校英语教材中是一种常见的文体,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文体。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重在记叙、描写和抒情,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重在揭示主张,抨击谬误,它更指出科学性、客观性,通常不表示作者的爱情倾向。它以说明为主要抒发形式,是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等做科学的说明。这么作为一种奇特的文体,朋友们如何样能够把它写好呢?我按照自己日常的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把它归纳为“四抓”。
一、抓说明对象
所谓抓对象,就是要紧抓说明事物的特点(事物的个性)。事物的特点常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显性特点,如事物的颜色、质地、空间位置、形状、温度等;二是内隐性特点,如事物的动因、原理、变化过程、内部结构、习性、性能、风格等方面。如:《中国石拱桥》在介绍赵州桥时不但介绍了他的地理位置、雄伟的外型,并且还详尽的介绍了它的构造原理以及它的历史价值。这样就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的比较全面,也使读者对这座古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可怎么能够把握事物的这种特点呢?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对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且还要进行深入的思索与研究,只有这样能够全面的把握事物的特点。
二、抓说明次序
我们平常做哪些事情都要求有条理,其实写说明文也不例外。所谓说明有条理,就是行文线索取清楚、层次要分明。作者要清楚说明具体事物时是按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内到外还是由主到次的次序写,不能想到哪儿讲到那里。这样能够使读者容易了解各部份的互相关系。所谓合理的说明次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点的次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次序。
常见的说明次序主要有三种:时间次序、空间次序、逻辑次序。在写作说明文时,常常以一种次序为主,其实在具体运用的时侯,有时会出现几种说明次序交叉使用的现象。如《中国石拱桥》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次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次序进行说明。文章先谈世界石拱桥的通常特征,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有光辉成就的缘由,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石拱桥的发展。这样写既介绍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又符合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由此可见我们在考虑运用何种说明次序时,既要注意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又要遵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只有这样能够使说明文写的更好。
三、抓说明方式
自古以来,人们做事情总喜欢讲求技巧,由于方式得当可以使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写文章也不例外。在写说明文时,运用恰当的说明方式除了能把事物说得更清楚明白,以便读者理解,但是它也是评判说明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志。常见的说明方式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演绎、摹状貌、画图表等。
以《中国石拱桥》为例,例如要说明石拱桥的外型,作者就说“石拱桥的桥洞成圆弧,如同虹。”通过打比方的说明方式使读者的眼前能够呈现出石拱桥的形状了。再如,要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结实,就说“这座桥修筑于公元605年左右,到如今几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先的芳容。”通过列数据就挺好的证明了它的古老与结实。再如在写卢沟桥的狮午时,作者写道“这些碑刻狮子,有的父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聆听水声,有的像凝视行人,千态峻峭,惟妙惟肖。”这就通过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式把这种石狮子写的栩栩如生,同时也说明了卢沟桥方式优美这一特性。
从前面的事例可见:要写好说明文,说明方式的得当运用确实很重要,因而我们在写作中要按照要求灵活的运用。
四、抓说明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确切、简洁、通俗。
语言确切:确切性是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说明文的语言吃大亏半点的夸张,事物是哪些就是哪些。说明文语言确切,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素数。诸如“大约”“左右”“可能”“估计”,这种成语也同样能彰显说明文语言的确切性。诸如《中国石拱桥》在写赵州桥的修筑年代时就写“这座桥修筑于公元605年左右,到如今早已一千三百多年了”因为赵州桥建造的准确年代已无从知晓,所以作者虽用了“左右”但是更彰显出他在尊重事实,给我们的信息也反倒更确切。
再如,作者在写道我们石拱桥悠久的历史时说“《水经注》里提及的‘旅人桥’,大概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文字中虽用了表示素数的“大约,可能”,而且反倒更彰显了说明文语言的确切性。
语言简练:就是语言精炼,干净俐落,耗尽可能少的话,把事物说清楚。诸如《中国石拱桥》在开头一段介绍石拱桥的外观时,就用“石拱桥的桥洞成圆弧,如同虹”一句,极简约而形象地点明了石拱桥的外型特征,言简意赅,恰到用处。
介绍一种事物例文第8篇
【关键词】英语修辞种种
任何语言都有修辞,法语其实不能例外。在学校外语教学中,修辞其实不是教学重点,但把它束之高阁,甚至在教学中遇见一些常用修辞现象不向中学生讲一讲也是欠妥的。我觉得,在教学中,假如碰到一些英文修辞现象,可适当向中学生介绍,除了可以使课文讲解生动,加深中学生印象,也可启发中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
现将散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分类罗列举来。
一、明喻()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像关系,二者都在对比中出现。常用比喻词like,as,asif,as等,比如:Thisislikeasnakeascansee.
二、隐喻()这些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用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像之处是隐含的。诸如:gunsanddownbombs,.
三、提喻()又称举隅法,主要特征是局部代表全体,或以全体喻指部份,或以具象代具体,或以具体代具象。诸如:TheGreatWallwasmadenotonlyofandearth,butofthefleshandbloodofnsofmen.
四、拟入()这些修辞方式是把人类的特征、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之上,使之人格化,以物拟人,以达到彼此交融,合二为一。诸如:Shemayhavetensofofinone.(From“Ants”
五、夸张()这是运用丰富的想像,过激的言词,渲染和装潢客观事物,以达到指出的疗效。诸如:Mybloodfroze.
六、叠言()这些修辞法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将相同的结构,相同意义词组成句子重叠使用,以提高语调和力量。诸如:Itmustbebythebloodandtheworkofallofusinthe,whobinmanandhisman—.
七、借代()是指两种不同事物并不相像,但又密不可分,因此常用其中一种事物名称取代另一种。诸如:Alspokewithhiseyes,“yes”.
八、双关语(pun)是以一个词或短语,用巧妙的办法同时把互不关联的两种涵义结合上去,以取得一种诙谐有趣的疗效。诸如:was.”youaremad,orIam,”he.“Both,sir!”criedtheSwede.“Both”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拿破仑和那位士兵都是疯子,又指那位战士出席过拿破仑指挥的两次会战。
九、拟声()是贬抑自然界中非语言的声音,其发音和所描写的事物的声音很相像,使语言变得生动,富于表现力。诸如:Ontherootofthehousesomewere.
十、讽刺(irony)是指用隐晦的贬义成语来表示其背面的意义,进而达到使本义愈发诙谐,愈发嘲讽的疗效。诸如:Well,of,Iknewthatlikeyoucarryonly.
十一、通感()是指在某个感官所形成的觉得,转入另一个感官的心理体味。诸如:Somebooksaretobe,tobeandsomefewtobeand.有些书是应该品尝滋味的,有些书是应该吞下去的,有少数书是应该吞咽和消化的。
介绍一种事物例文第9篇
关键词:说明文;小学数学;写作
说明文是学生必须把握的一种写作文体,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体。写好说明文是极其重要的。这么,怎么能够写好说明文?本人觉得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一、了解说明文的特征
学写说明文,首先要明白哪些是说明文?它与其它文体有何区别?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抒发方法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它文体区别的标志。说明文可按照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文从语言上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科学散曲两大类。从写作目的看,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各不相同。简而言之,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传播知识,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阐述主张观点。把握说明文的这种特点,是写好说明文的前提。
二、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点
写说明文必须紧抓事物的特点,这就好比写记叙文要紧抓人物的个性一样。哪些是事物的特点?事物的特点就是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因此要紧抓事物的特性,这就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细致观察,熟悉说明对象。养过蚕的人来介绍蚕,肯定比没养过的朋友容易写好。二是要学会比较。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征,虽然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点。通过剖析思索,学会比较,能够晓得所要说明事物的特性。三是要查阅有关资料。说明文要求介绍确切,材料充实,有些说明文还须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作补充。介绍《南丰猕猴桃》,最好能查阅它的习性、功用等,这样,写作上去就更容易全面掌握事物特征,不查阅资料,就很难写全。
三、运用恰当的说明次序
说明的条理彰显在正确的说明次序上。说明次序有三种:时间次序、空间次序、逻辑次序。在一篇文章中,应以一种说明次序为主,必要时可穿插其他说明次序,但决不可不分主次。
时间次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说明,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制做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化过程。如:介绍生产流程、工艺制做、某项事物的发展史等,均可根据时间次序来介绍。面点师在传授名菜制做方式时,运用的就是典型的时间次序。
空间次序——按事物空间结构次序来说明,多用于说明建筑物,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描写校园、工艺品等可用这些次序。注意写作时选择好参照物,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清晰明了。常用由南到北,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内到外等方位词,使读者由局部了解达到整体感知。中学教材中的《故宫博物院》就是运用空间次序,把复杂的建筑群介绍得明明白白。
逻辑次序——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多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原理、功用的事理说明文。逻辑次序可分为从缘由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份、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性到用途六类。中学教材中的《向荒漠挺进》《大自然的语言》都运用了这些次序。
四、借助多种说明方式
学会运用常见的说明方式,可让文章更生动更明了。作比较,可以使事物的本质特点在同别的事物的比较中突出地显示下来。比如,要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你可以直接说,中国的面积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但用作比较的方式来说明就不同了:“中国的面积,与日本比,有十七个欧洲大;与日本比,有三十九个美国大;相当于整个亚洲。”这样一比较,既具体,又生动,很有劝说力。打比方,可使文章生动有趣,如,《向荒漠挺进》中的“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军之一”,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式,表明荒漠对人类的害处深而又无法制服的特性,把荒漠与人类的关系生动地抒发下来了。下定义,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用简明的语言阐明下来;举例子,可以对一概念进行具体说明,使人很容易了解。语文老师讲的例题就是运用举例子的方式,让中学生对某个定义、公理有更深刻的认识。下定义、举例子是物理老师天天在用的说明方式。
五、写出确切深切的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特性是确切、真切。写作时不能说没掌握的话,否则都会欺骗读者。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等,都要求确切无误。但说明文语言确切,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素数。诸如“大约”“可能”“估计”,这种也同样能彰显说明文语言的确切性。如:《》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菊科多年生草本动物……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传入法国,约在明代清代开始。中国人极爱菊……”这段话中文字,“约在明代清代开始”的“约”字,用的就是素数,说明对何时传入法国没有准确考证。写说明文一定要尊重事实,用确切的语言来抒发有特征的事物。
介绍一种事物例文第10篇
一忌言之无物。说明文要有深刻而具体的内容。内容的深刻是指就能捉住事物的本质特点,阐明事物的规律。内容的具体性是指才能解说清楚事物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三者缺一不可。在说明一个事物时,必须对所要说明的事物做空方面的了解。例如:要介绍某甲景区,就得讲清楚这样几个问题: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建筑,等。要写一份实验报告,就要包括以下内容:打算,步骤过程,结果,应注意问题,扫尾工作。要介绍工业产品,就要讲到:特性,材料,结构,分类,用途,使用说明。要说明一幅动漫的内容,就必须说明:画面内容,画中文字,动漫标题等。在说明事物时,假如对它自身包含的那些问题能做到全面掌握,这么内容也都会深刻,具体,也就不会言之无物了。
二忌言之无体。说明文写作要言之有体。所谓有体,也就是要符合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抒发方法是说明,语言要符合说明文的要求。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是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它必须向读者介绍某一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发生的过程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一句话,它要给人以知识。以说明为主的抒发形式,是由说明文文体本身的社会功用所决定的。诸如:同样是对“银杏”,《辞海》上只是对乌桕的名称、特点、产地、用途等作客观的如实的介绍,全是解说性的语言,把它与郭沫若的诗歌《银杏》对比,其客观性就显而易见了。所以,我们应防止以下错误:1.把介绍山水景物的说明文写成散记,2.把介绍建筑古迹的说明文写成视察体会,3.把介绍昆虫、植物的说明文写成记叙文,4.把介绍诗歌书刊的说明文写成观后感,5.介绍个别植物、植物时,评价过多,并加上一个托物言志的尾巴,使文章变得不伦不类,6.把介绍动漫的说明文写成记叙描写性文章。这几种错误或以叙代说,或以议代说,都没有以说明为主要抒发形式,都属于说明文写作的误区。其实,以说明为主并不是不容许说明文中有记叙、描写和议论。而是说明文中的记叙、描写和议论必须以说明为目的,为说明服务。
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要确切,缜密,平实,明确。确切,就是恰当、真实;缜密,就是周到、严密;明确,就是明白、清晰,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其实,这样的语言标准并不低,不下一番工夫是做不到的。
大忌言之无序。有序就是根据一定的次序来说明事物,既要符合事物本身的客观条理智,也要符合写作目的和要求。常见的说明次序有三种:第一种是空间次序,即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这一次序多用于介绍静止的物体,如建筑、漫画等。第二种是时间次序,即根据生产或事物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如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做》是一篇介绍手工艺品唐三彩的说明文。它根据漆器的制做程序,捉住“做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五道关键工序依次做了详尽的说明,整篇言之有序,给人的印象非常鲜明。第三种是事理顺序,即根据事物内部的内在联系来写。常见的事理顺序有:先主后次,整体后局部,先通常表述,再举例说明;先通常后特殊,先简单后复杂,先构造后功用及使用方式等。如贾祖璋的《南州五月杨梅丹》是一篇既介绍杨梅的形态,又介绍杨梅的生产的说明文。为了把这一繁重的内容说清楚,文章从总体上采用了先主要后次要的次序,即先说明杨梅的形态,后说明杨梅的生产。在说明杨梅的形态时,按先果后花的次序来说明。在说明果实时,依照其组成部份,由表及里地说明,即先说明杨梅的外部形态:机壳颜色形状大小,后说明杨梅的果实内部:壳膜果肉核。在说明杨梅的生产时,则按先实后虚的次序来说明,即先说明杨梅的产地、荔枝谱,再说明杨梅的移植规律,最后说明杨梅的产销方向。文章就是根据这样的次序,清楚明白地介绍了杨梅的形态和生产等有关情况。
通常来说,说明的次序随着说明的内容而变化,常常是多种次序交错合用。与说明次序相照应的就是说明结构。一篇说明文,假如其说明次序符合本身的条理智,符合写作目的和要求,又选用了恰当的结构方式,这么就称得上是言之有序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