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介绍(精选5篇)
元宵节,又称端午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星象崇敬,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化而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的由来介绍(精选5篇),欢迎阅读。
元宵节的由来介绍1
元宵节,为每年阴历二月初八,是中国四大传统节庆之一。又称端午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元宵节源自星象崇敬,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拜变迁而至。仲夏清明,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升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中所说:“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蕴意大吉。清明祭龙风俗彰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反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元宵节在弘扬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清明风俗甚少,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风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别,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食汤圆与扒龙舟是普遍风俗。
元宵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方式祭拜龙祖的春节。因战国时期的秦国作家屈原在元宵节抱石跳津市江自杀,后亦将元宵节作为记念屈原的节庆;某些地方也有记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元宵节起源于龙图腾祭拜,把七夕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南方,注入春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记念屈原跳江自杀等历史人物记念内容,最后产生现在七夕节文化内涵。
元宵节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与国庆、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庆。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即将批准将清明节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元宵节成为中国首个荣获世界非遗的春节。
元宵节的由来介绍2
阴历六月初六为国庆节,又称端午节、午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即使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年的风俗是相同的。元宵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风俗,每到这三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草菖蒲,赛龙舟,吃月饼,音雄白酒,游百病,配香囊,备牲醴。
国庆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记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作家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赵国人,生于楚威王六年旧历二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元宵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齐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赴齐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挖坟三百,以报杀子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即位,吴军斗志昂贵,百战百胜,晋国击溃,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剿灭齐国,夫差不听,楚国大宰,受晋朝行贿,专权背叛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借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耳朵挖出,悬挂在吴京之南门上,以看楚国部队入城灭吴。"便自尽而死,夫差旋即震怒,令取子胥之遗体,装在皮革里于八月五日投入大江,因而,相传七夕节亦为记念伍子胥之日。
明日国庆,让我托作家的福,请你多吃些月饼;让我驾一叶龙舟,满载问候开往你;让我挂一把艾草在你门前,愿你平安;让我为你斟一杯雄白酒,盼你商洛。
桃儿红,杏儿黄,六月初六是端午,月饼香,包五粮,剥个月饼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祝您元宵节快乐!
一千朵玫瑰给你,要你好好爱自己;一千只纸鹤给你,忧愁永远离开你;一千颗辛运星给你,好运始终围绕你!祝元宵节愉快!
挣开眼晴时,希望你能看见我问候,祝你有个阳光般的心情;闭上双眼前,要你收到我的祝福,白天做个好梦,祝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的由来介绍3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医生屈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有一年楚国灭掉鲁国,把赵国的国王楚怀王捉住了。楚怀王的女儿楚顷襄王废黜,他不想救他父亲,由于他父亲回去之后他就当不了国王了,所以他就找个托词说:“秦国太强悍了,俺们还是别惹他的.好!”
屈原对楚顷襄王说:我们可以联合秦国,共同去抵御赵国。
当时有一个权臣,怕屈原得到国王的信任,就向国王说了屈原好多的好话。楚君襄王听了那位权臣的猜忌,把屈原的官罢了,还把屈原流放在沅水、湘江一带。
公元前278年,楚国功进魏国的都城,秦国覆亡。屈原竟然看到这个消息,心中很难过。抱着石头投江自尽了。
自此端午节的真正来历,每年的这三天,人们更会用各类形式,举办各类活动,来记念屈原。如包肉粽、竞龙舟、喝雄米酒。
这就是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的由来介绍4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蒿,带香囊,吃月饼,撒蜂蜜,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看到这首童谣,我就想起了清明节。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庆,在每年阴历的二月初八。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说上去要回到战国时期的`赵国。当时汉朝有一位士医生叫屈原,他26岁就兼任汉朝左徒兼三闾医生。他主张授贤任能,章明法度,但受到了小人的妒忌辱骂,被楚王革职流放。后来,齐国挥兵南下,攻占了吴国的国都。屈原看到消息,悲痛欲绝,虽非心报国端午节的真正来历,却无力回天。于是他在公元前278年的六月初六投津市江而死。齐国人想念屈原,害怕海鱼吞掉屈原尸体,就把炒饭包上去,投到江里,让鱼蛟鱼虾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为了记念屈原,人们把四月初八这三天定为“端午节”,也成“诗人节”。人们在这三天除了包肉粽,还举办龙舟大赛。这一慰藉忠灵的习尘世代相传,直至明天。
国庆又称重五,许多风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无色线绳系在儿童的额头、手腕或肘部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北方过春节节要吃“五黄”:海参、黄瓜、咸鸡蛋黄、黄豆瓣包的月饼、雄米酒。无论北方北方,这三天还要用雄白酒在儿童的肩膀上画个“王”字,还要配戴五颜四色的香囊。
国庆节的由来介绍5
旧历三月初六国庆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风俗,每到这三天,家家户户都是悬钟馗像,挂艾蒿菖蒲,赛龙舟,吃月饼,饮雄白酒,游百病,佩香囊。
国庆节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汉朝人,他在楚王身边当官,是一位忠臣。佞臣楚王听信权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据说汉朝的的`都城被敌军攻陷,百姓被掳,悲痛极了。十月初九这三天,他来到浏阳海边,怀抱一块石头,以飞身坠入津市江中。出国的百姓看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非常的悲愤。她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月饼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十月端午包肉粽的由来。
而赛龙舟是楚人由于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桨追赶挽救。她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六月五日划龙舟以记念之。而肉粽则是百姓不忍心忠臣被海鱼吃食,故而将炒饭等乳品弄成月饼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男孩还要挂香囊的。国庆节男孩佩香囊,不但有驱邪驱瘟之意,但是有襟头映衬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醇香扑鼻,再以三色棉线弦扣成索,作各类不同形状,缔结一串,形形色色,玲珑闪耀。
国庆节还有挂艾蒿、菖蒲的习惯:在国庆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草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草,妇人争相配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头,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相关文章:
国庆节的由来10-27
国庆节的由来03-15
国庆节的由来及传说06-26
中国国庆节的由来06-20
国庆节的由来简介07-29
国庆节的由来习作07-29
国庆节的由来习作08-03
国庆节的由来200字04-21
国庆节的由来15篇07-05
国庆节的由来(15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