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校课程

移动资讯

扫一扫
关注网校头条
掌握一手资料
免费试听
  • 今天
    环球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师单科强化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环球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精讲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环球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师精品VIP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环球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端签约班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 今天
    环球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师试听课程送大礼

    今日 免费试听

    立即试听
开课流程: 注册会员 → 免费试听 → 选课报名 → 支付学费 → 再登陆听课

您现在的位置:网校头条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说课稿设计及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说课稿设计及注意事项

来源:网校头条网络整理 2024-06-24 16:50:07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稿、认真起草教学稿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撰写教学稿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离子反应》教学稿,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高中《离子反应》教学笔记1

1. 关于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离子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术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中学化学教材,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中学化学中,我们需要学习很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可能涉及到离子反应及其反应方程式的写出。

《新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通过实验,了解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测试方法。但学生刚进入高一,对单质化合物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又没有学过电解的理论,所以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我把这部分知识分成两节课,第一节课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节课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仅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也为后面单质化合物、电解质溶液等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另外,正确熟练地写出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历年高考的热门科目,几乎每年都会在高考中考到。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及其发生的反应。

2. 能写出易溶解且易电离的酸、碱和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离子方程式。

3.掌握化学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索、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了解研究事物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本课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其发生的条件。

2. 了解常见的可溶解且易电离的酸、碱和盐,并能写出这些物质之间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认识哪些物质易溶解、易电离,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判断离子大分子共存问题及常见离子的考察。

2. 讲道方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基于这一基本原则,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实验学习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和掌握离子反应及其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2、情境学习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索科学的奥秘。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3.研究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本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在本次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提倡的课堂“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学习方式的设计上将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让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习惯。

4. 教学程序

1. 适当回顾并引入主题

由于电解质等概念对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十分重要,因此可适当复习。并通过复习电解质溶于水后可电离成离子,引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并引出问题。

2. 精心设置问题,开展实验研究

【思考1】该反应有离子存在吗?

【学生实验探索1】

① 在装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毫升稀NaCl溶液。

② 将溶液加入到装有溶液的试管中。

分别观察到什么现象?

①无现象 ②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仍为蓝色

【学生思考与讨论】:白色沉淀是什么?它是由哪些离子结合而成的?混合溶液中,哪些离子的数量减少了?哪些离子的数量没有变化?

【结论】并不是所有反应都能与离子发生,有些离子不参与反应,实验②实际结果为:Ba2++SO42—===BaSO4↓,引入离子方程

【思考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实验探索2】

现象发生器的特征

①+白色沉淀

②+酚酞+适量HCl先变红后褪色

③+ 有气泡冒出

【讨论后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或水或气体

3. 逐步解释,并说明细节和遗漏之处

【详情】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①写出:写出化学反应式:例:CuSO4+BaCl2═CuCl2+BaSO4↓

②分解:易溶于水且容易电离的物质分解成离子形式,而溶解性较差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仍用化学式表示。

Cu2++SO42—+Ba2++2Cl—==Cu2++2Cl—+BaSO4↓

③删除:删除方程两边相同形式的离子。

Cu2++SO42—+Ba2++2Cl—==Cu2++2Cl—+BaSO4↓

④ 检查:整理方程,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和总电荷是否相等。

Ba2++SO42—===BaSO4↓

【省略】 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如上所述)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小组练习:完成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Cl+NaOH:H++OH-===H2O

H2SO4+KOH:H++OH-===H2O

讨论后得出结论:离子方程的意义: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并揭示该类化学反应的本质。

4. 解释示例和标准要求

例 1:CuO + H2SO4 = CuSO4 + H2O

例2:CaCO3+2HCl=CaCl2+H2O+CO2↑

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除了复习编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外,还应讲解编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规则和要求,教会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化学语言。例题不宜过多,两个为宜,难度不宜过大,但在教材中的例题和所选的两个例题之间应有适当的梯度。

5. 学生一起排练和修改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CuSO4+2NaOH=Cu(OH)2↓+

(2)Ba(OH)2+H2SO4=BaSO4↓+2H2O

(3)Zn+H2SO4=ZnSO4+H2↑

集体批改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反例法的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离子方程式书写常见错误的印象,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减少错误的发生。

6. 学生做作业巩固技能

(1)CuSO4+Ba(OH)2=BaSO4↓+Cu(OH)2↓

(2)BaCO3+2HCl=BaCl2+H2O+CO2↑

(3)Fe2O3+6HCl=+3H2O

(4)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学习写离子方程式,所以作业不宜太难,最好用类似的例子,所选物质也是学生熟悉的,但难度也不宜太容易,让学生“一跃而上”。

5. 课堂教学反思

高一学生正处于个性张扬但理性不足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来说,需要加强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终身受益的方法。

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学生刚进入高一,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对离子符号的书写也不是很擅长。因此,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所以我们不能在课本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太多知识,更不能加太难的知识,特别是对于我校基础知识还不扎实的学生来说。因此,只要学生掌握了沉淀、气体、水、氧化物、单质等知识,这节课就算是成功的。

高中《离子反应》教学笔记2

1. 关于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章第二节。

本部分是学生学习离子反应、离子方程的起点,从教材体系上看,是初中阶段所学溶液电导率实验、酸碱盐电离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学习离子反应理论知识的基础,因此从体系上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上看,是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学习的补充,是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现在及今后中学生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工作所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仅巩固了初中阶段所学的电离等初步知识,而且为离子方程式的引入和四门选修电解质溶液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酸、碱和盐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能区分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

(4)理解电离的概念,能写出电离方程式。

2. 流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推导出酸、碱、盐的定义;

(2)通过独立思考探索碱和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愿意探索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与快乐,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与和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及其电离

2)教学困难

电解质的概念;确定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探索碱和盐的定义。

2. 讲道方法

这部分内容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它概念繁多,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我们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微观粒子的分析,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本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为:

1、情境学习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索科学的奥秘。

2、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的探索、讨论、实验、问题归纳,最终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3.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帮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3.研究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本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因此,在这一节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用实验解决问题。实验是引入新课、巩固知识、升华知识的手段,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设计、动手操作等能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

2、注重教学方法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在双向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由未知走向已知,由个别走向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概括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知识与能力迁移的目的。

4.谈教学设计

1.课题介绍:

本课以实验的方式引入新课,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探究NaCl固体、纯水、NaCl溶液的电导率。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化学的神奇与奥秘,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将初中学到的化学知识迁移的能力。实验结束后,自然引入电解质的概念。

2.新课程教学:

讲座部分主要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的种类、电离、电离方程式、酸、碱和盐的定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六个部分。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① 详细讲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强调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定义上的“或”和“和”的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范围都是化合物等等,避免学生陷入理解误区。

②通过判断物质是否是电解质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例子要有典型性,包括能导电的混合物,如盐酸溶液,能导电的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能导电而在物质中不导电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在熔融状态下不溶于水溶液也能导电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钠,以及常见的有机非电解质,如酒精、蔗糖等。先让学生自己判断,再配合细致透彻的讲解,让学生独立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让学生明白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概念,而必须首先满足化合物的基础。

③通过实例,进一步对判断的两个概念做系统的总结:

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化合物。单一物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电导率是有条件的,只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可以导电。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4、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质都是非电解质。

5. 酸、碱、盐水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

(2)电解质类型

通过总结的最后一点,很自然的会介绍一下电解质的种类,并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3)电离

分析课前做过的实验,让学生探究NaCl固体和纯水不能导电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初中学到的知识出发,总结物质导电的原理(1、有自由运动的电子,即金属导体导电的原理;2、有自由运动的离子,即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原因),进而推出NaCl固体和纯水不能导电的原因。这样网校哪个好,进一步了解NaCl溶液能导电的原因,引入电离的概念,并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微观粒子的电离过程。

(4) 电离方程

通过NaCl固体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介绍了电离方程的概念及其书写规则。

(5)酸、碱、盐的定义

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三种常见强酸HCl、HCl的电离方程式,观察三种酸电离后的共同点,并利用这个共同点重新定义酸,学生独立思考,用同样的方法重新定义碱和盐。

(6)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利用多媒体播放溶液电导率实验短片,让学生观察同一浓度不同溶液电导率的差异。让学生主动探究影响溶液电导率的因素,同时了解有的电解质可以完全电离,有的不能完全电离。由此给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给出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并给出简单的记忆方法。

5. 课程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离子反应》课程的理解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复习所学过的溶液电导率的知识,并运用到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认识中,使学生的理解活动逐渐加深,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方法。

总之离子反应方程式,在课堂设计中我始终力图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和方法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并从各种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中《离子反应》教学笔记】相关文章:

高中绘画课笔记 11-02

高中地理《大气的运动》课堂笔记范例 02-04

高中物理精彩讲义:静电现象的应用01-24

高中历史教学脚本模板《蒸汽的力量》12-03

实用高中音乐教学笔记3篇07-07

实用高中地理教学笔记3篇07-06

三篇实用的高中体育课教案 06-25

高中英语面试课11-16

高中《经济生活》教学笔记示例12-23

湖南版高中音乐教学稿11-04

名师辅导 环球网校 建工网校 会计网校 新东方 医学教育 中小学学历



星级网校推荐

排行推荐 频道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