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北京陈经纶中学高考考场,身着红衣的老师们手拉着即将步入考场的考生为他们加油鼓劲。这一天,2019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全国1000多万考生奔赴考场。
“充满正能量,育人意识强”、“高考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素质,试卷引领孩子美丽主动”、“高考题型让学生答卷受益匪浅”……这是专家们对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的评价。
今天是2019年高考开考第一天。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共8套,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出3套高考试卷语文,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各出5套。专家指出,试题质量较高,难度适中。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第一时间采访高考试题专家、大学教授和一线语文教师,梳理出今年中国高考试题所释放出的改革信号。
充满正能量
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的素材。
专家们对今年国考二卷的作文题目《少年当家作主,我们国家强起来》纷纷表示赞赏。他们认为,今年高考语文考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特色,以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方式生动呈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营造了富有时代特色和青春色彩的情境,凸显了高考的教育功能。专家们还认为,语文考试从素材选取、题目设置等方面充分挖掘优秀品德的文化内涵,有效发挥了优秀文化的渗透功能和榜样的示范功能,对考生和青少年的道德修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如全国卷一的名篇名句听写题要求听写范仲淹《渔光曲》中的“一杯浊酒千里路,未到燕然刻我心归来”这句话,表达了戍边舍身为国的奉献精神;全国卷三的名篇名句听写题要求听写《论语•子罕》中的“将帅可夺,小人志不可夺”,寓意青少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不屈的意志。命题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渗透功能,用传统的优秀品质去感染、影响学生。 高考命题专家表示,再比如,全国卷一的名篇名句听写题要求听写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毁,勇士死,梯石连”两句,寓意传奇“五鼎开山”的奋斗故事。全国卷一的文学文本阅读材料选取了鲁迅的《治水》,小说中塑造的大禹及其随从正是“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实干家、奋斗者的真实写照。出题目的是引导考生思考“中华脊梁”,进一步强化奋斗者形象。
“试卷要弘扬主旋律、正能量,但选题仍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巢宗琪说,这次语文试卷正是这样做的。全国统考试卷中,选题涉及港珠澳大桥、“一带一路”、“嫦娥四号”等国家发展热点,世乒赛、冬奥会等体育热点,传统音乐、中国书法画等文化热点,还有“压力与肥胖”、生物酶、饮酒等贴近生活的热点。专家指出,这样的选题设计贴近生活和学生实际,有助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理解、运用汉语,在汉语应用中感受、理解生活,参与、服务社会。
更加重视批判性思维
高考试题既要服务于高校选拔人才,又要指导高中教学
应该说,高考题之所以每年都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高考事关万千学子的命运,更因为人们正在从高考的变化中探索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从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来看,服务高校选拔考生和指导高中教学两大功能体现得非常好。”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说。比如,全国一、二、三卷第20题,考生每次作答都要建立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上,“这跟大学的逻辑训练很吻合。”
“确实,这几年的高考题都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和讨论性。”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这一特点在今年的作文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今年江苏的试卷,题目是‘五位和合’,‘万物皆有性,水很淡,盐有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其实就是引导考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然后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这也就是督促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讨论能力,也考察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果没有很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很难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的。”
高考题目的特点必将影响基础教育。
一位来自一线的语文教师指出,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会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但所有的老师都会研究高考题。
所以,既然“接力棒”存在,我们就应该用好它。
教育部高考专家指出,从今年的语文高考试卷来看,“准确落实高考评价制度,不断深化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命题目标确实实现了:适应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紧密对接高中课程标准,准确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试要求,不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增加考生的知识面和见识,提高考生的能力素质,突出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突出试题的情境设计,在服务高校人才选拔的同时,引导基础语文教育的改革方向,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应该说,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和家长对语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考试卷语文,甚至有人提出“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但也有专家指出,社会上存在一种过于关注高考乃至整个语文改革的倾向,很多人对语文的重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即“语文能加分”。
这种“炒作”语文的现象,不利于语文改革。“我甚至发现,现在有些小学生的作业也往高考的思路上倾斜。”晁宗启教授说。这种倾向很不好,因为高考主要考的是理解,但我们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不在这里,而是培养语文直觉,靠的是丰富的积累。“小学阶段老师不需要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句子,随着语感的丰富,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专家指出,汉语教学改革不需要大肆宣传,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汉语关键能力上。
高考试题专家表示,“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而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则着重全面考查考生在语文学科中的信息处理、逻辑思维、审美、探索创新、语言表达等关键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从今年的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试题加大了考查考生实践信息处理能力的力度。国考一、二、三卷在讨论性文本、实用性文本、文学性文本、文言文阅读部分均设有专题试题网校哪个好,重点考查考生面对不同问题情境时的信息处理能力。此外,语言文本应用部分的第21题还要求考生从一篇真实的新闻报道中提取关键信息。“这种创新的题型引导考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获取、筛选、提取和表达信息,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处理能力的实践导向。”高考试题专家说。
远离“炒作”,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汉语关键能力上,才有利于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汉语改革,发现真正的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陆建明说:“应该看到,我们的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仍然存在明显不足,例如,如何表达自己。”
许多专家都有类似感受。
陈志文说:“一些大学把表达、写作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这本身就说明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普遍欠缺。”
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几节密集的作文课,而应该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陆建明教授举了一个例子,鲁迅的作品《祝福》中有对祥林嫂的描述:“她一手提着竹篓,篓里装着破碗,碗是空的;一手拄着一根比她还长的竹竿,竹竿底下有裂痕。”
“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这样的句子能不能改成长句?‘一根竹竿比她长’这个修饰语能不能去掉‘比她长’?只有在课堂上这样引导学生,学生才能逐渐学会思考,真正提高表达能力。”陆建明说。(教育科学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