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作品,回答19至24题。
白鹿原唱老调
第一次看老腔,是两三年前了。当朋友告诉我老腔的时候,我几乎一点都不惊讶。我在关中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老腔,可见它有多大的影响力。在等待开场表演的时候,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手后,他就坐在我旁边。屁股刚碰到椅子,他就突然站起来,匆匆离开座位,冲到舞台左侧,和蹲在那里的一位白发白眉老人握手,拍着他的肩膀。他很热情,和老人身边的一群人握手打招呼,我猜他们是熟人。我落座的时候,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人和他面前的十几个人。 我一眼就看出来,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农村人,也能想象出是某个剧种的民间表演团,不过我也没怎么留意。赵季平回到座位上,很郑重地给我介绍,这是华阴县老腔表演团。老腔唱腔不凡,尤其是那个白眉老人……老腔很受赵季平的赏识,所以我对老腔刮目相看。看着静静地坐在舞台角落的白发白眉老人,我突然觉得有一种神秘感。
轮到老腔演员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从舞台左侧走出来,观众就哄堂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声是由他们在台上的动作引发的。他们一手拿着乐器,一手拿着一张小木凳。凳子呈方形或长条形,一人肩上扛着一张可坐两三个人的长凳。这些生活用品在关中农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厨房里都是常见且必备的,但在西安的大舞台上,却是被人抬着的。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像在村巷里或自家院子里随意散步一样,步调一致地走到舞台中央,各自选好位置,放下凳子或方凳坐下,开始调弦。
锣鼓齐鸣,两支喇叭声中,板胡、二胡、月琴齐奏,看似没有太大区别。当另一位手捧月琴的中年男子刚唱两句时,台下掌声雷动;白发老人也刚唱两句,掌声又突然响起。有人用关中方言大声喝彩:“好美啊!”“好有气势啊!”也有同感,拍着手,但没有喊出来。他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表演,唱了两段短剧。掌声、欢呼声几乎连绵不绝,无疑成为演出的高潮。然而,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一位身穿粗布襟褂的中年男子,找了一条长凳,走到台前,用左手拎起长凳的一端,将另一端撑在台上。 他用右手的木砖,配合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不断的敲击着长凳,这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竟然让台下的掌声和欢呼声都沉寂了下来,短暂的沉寂之后,掌声和欢呼声突然爆发,持续了许久……
我陶醉在这声音中,陷入了沉思。那是从雄伟的关中大地深处传来的声音,是渭水奔腾的波涛声,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水打在连绵不绝的秋收庄稼上的呼啸声,是初春秦川一场好雨滋润着青青麦苗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声音,甚至让我想起了炊烟袅袅的村巷中传来的牛马哞哞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词语,似乎还不足以表达老腔那震撼人心的魅力;它听起来如此清新,久久难以平复,却又有一种遗憾和自责,没有早点遇见它。我以前从未听过如此有艺术感的老腔,错过了它旋律的熏陶。如果老腔的旋律不能在我心中产生共鸣,那必定会影响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会影响我写作的语调和质感。后来,一位作家朋友看了老腔的演出,遗憾地对我说,你的小说《白鹿原》写的是关中大地,如果有老腔的画面就好了。但我想,不会只是一张或几张画面,而是整个叙事文本都洋溢着老腔的韵味。
直到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林兆华导演加入了老枪的演唱,这才让我松了一口气。此后,老枪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艺的舞台。
后来,我又想听《老腔》,却难如愿。不过,两年后,我终于能在中山音乐厅再一次纵情于《老腔》。那一天,无论是白发老人,还是其他演员,都唱得十分投入,十分投入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观众的掌声越来越响,那是一种心灵的回应,纯正的东府地方发音,可想而知观众能听懂多少。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回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是来自久远时空的声音,充满关中大地的深厚韵味,拨动了当代人潜伏在灵魂深处的、未被各种高雅或通俗旋律淹没的神经。这几乎是对这种堪称大姐大、具有心灵旋律的民间原声形式的本能回应。
那一刻,我颇为感动。他们就这样唱着,不管是秦腔还是老腔,也许从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甚至民国到解放,一直到现在,在乡间、在村落、在庙会,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的演唱。我想和舞台上的民间拉开距离,便离开前排,在剧场的尽头找了个空位,远远地欣赏民间的歌声,试图消除那种出于民间情怀而必然产生的对民间的偏爱。这似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确实是曲调本身的艺术魅力震撼了人的心灵……当我沉浸在纯粹欣赏远方的意境中时,主持人濮存鑫一个出人意表的举动,让全场震惊不已。 他从舞台角落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一把抢过正在唱歌的演员的长凳,并从他高举的右手中夺过木砖,在长凳上砸了下去,然后举起木砖高声唱了起来。全场沸腾了。名声大噪的濮存鑫早已融入老调,我突然意识到,我试图与他保持距离、寻求客观欣赏是没有必要的。
19、文中下列哪个词语理解有误?(2分)
A. 威力真的很大:非常强大
B. 魅力十足:充满魅力(作品)
C.乡党:志同道合的乡亲
D.喧嚣:惊讶、钦佩之情沸腾
20. 下列哪项是对文章内容最恰当的理解?
A、作者之所以感到神秘,是因为唱歌的人都是白发白眉的老人,而且是一群关中农民。
B、演员们不断用木砖敲击长凳的声音常常淹没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
C.有位朋友感叹《白鹿原》这本小说没有老强的写作风格,对此笔者深表认同。
D.老腔从宋代一直传唱至今,从乡村到音乐厅,可见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受欢迎。
21、作者对老腔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
22、文章运用侧面描写手法展示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个例子,并进行分析。
23、《白鹿原》一书作者并没有写老墙,为什么本文题目是《白鹿原吹响古调》?
24、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情,请结合具体句子欣赏。
回答:
四、
19.
【参考答案】C
【答案分析】A选项中的“太湛劲了”一词出现在花园的第三段。首先,联系上文中的“太湛劲了”和观众的反应,“太湛劲了”应该是褒义词。上文中的表演是月琴合奏和中年男子的演唱,应该太震撼了。
在选项B“气韵茫茫”中,作者说不应该只有几处提到老枪,所以“气韵茫茫”应该就是整部小说中的老枪。 所以“气韵茫茫”是正确的。
C选项中的“乡党”出现在文章第八段,我和“乡党”一起看了老枪表演,所以这里的“乡党”应该是老乡、乡亲的意思,而不是志同道合的老乡的意思,所以C选项错误。
选项D,联系下文中主持人濮存鑫的行为,他从演奏者手中接过乐器,亲自参与表演。这个行为是让人惊讶的。而下文中观众沸腾了,是赞扬的态度。所以沸腾是惊讶和赞扬的结合,正确。
2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选项中作者之所以觉得神秘,是因为我在关中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有见过老枪。老枪和老枪演员都是我朋友欣赏的,所以觉得很神秘。因此A选项错误。
选项B中,并不是表演的声音盖过了掌声,而是出乎意料的表演震撼了观众,让观众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
C选项在文章第5段中明确指出“一位看过老枪演出的作家朋友有些遗憾地对我说,你的小说《白鹿原》……要是能有老枪的戏份就好了……”“我”想到的是“不只是一两场戏,而是整个叙事……都洋溢着老枪的魅力”。第6段中也提到,在话剧《白鹿原》中加入了老枪的演唱后,“我”感到“如释重负”。因此,C选项正确。
选项D:文章说老腔“可能自宋代以来就有人唱”,从宋代至今一直有人唱,并不能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流行,文章中也没有相关句子。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21。
【参考答案】 ①在第一次看《老腔》之前,作者从未听说过这个戏种,认为《老腔》影响不大,只是民间表演而已,但后来因为朋友的欣赏,作者觉得《老腔》很神秘。 ②在第一次看《老腔》后,作者意识到《老腔》与关中大地的紧密联系和它那荡气回肠的魅力,心里很失落,自责自己遇见得太晚。 ③两年后在中山音乐厅再看《老腔》时,作者意识到《老腔》之所以有强烈的共鸣和感染力,是因为它触动了当代人的神经。 ④在中山音乐厅看《老腔》时,主持人的举动让作者意识到观众和老腔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他为了追求客观欣赏而与之保持距离的举动是多余的。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概括题。从全文看,作者从未听说过老腔,认为老腔影响力不大,认为老腔演奏者只是民间表演团体而已。后来,他听过一次老腔,深受震撼,后悔没有在小说《白鹿原》中加入老腔表演。最后在中山音乐堂,他再次体会到老腔的震撼力。对老腔的了解更加深入。考生只需从原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即可。
22。
【参考答案】 ①第三段“有人用关中方言大声欢呼起来……我也这么觉得,也拍了拍手,但没有喊出来……”等,从观众的反应来描写老腔的艺术魅力,可见老腔很有感染力,充满了关中深厚的魅力。 ②第八段用主持人濮存鑫的动作,从侧面描写老腔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老腔艺术与观众的完美融合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考察现代汉语朗诵艺术手法的题目。侧面描写是本文中重要的艺术手法。即通过描写周围人物或环境,使所要描写的对象凸显出来英语作文网,即间接地刻画、描写描写对象。本文中通过他者的反映,展现出老腔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23。
【参考答案】 ①《白鹿原》写的是关中之地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老腔》则充满关中之韵味,《白鹿原上弹一首老腔》这一题目体现了老腔与关中血肉相连的联系。 ②《白鹿原》是陈忠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曾遗憾《白鹿原》中没有写老腔,本文以《白鹿原上弹一首老腔》这一题目来体现老腔对作者的影响和震撼。 ③《白鹿原》与《老腔》都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题目功能的题目,本文主要阐述老腔的艺术魅力。老腔是关中地区独特的表演风格。《白鹿原》是作者陈忠实的一部小说。《白鹿原》中的故事背景就在关中地区。白鹿原是关中土地的象征,老腔是关中的表演。所以老腔是浮在白鹿原上的。
陈忠实对作者书中没有老枪的演出感到遗憾,但后来的戏剧版却加入了老枪的演出,这让作者感到欣慰,或者说,作者是想在自己的书中加上老枪的。
24。
【参考答案】①第四段用比喻的手法,把老腔的声音比作“渭水涛声”、“突如其来的雨打在无边无际的秋禾上发出的呼啸声”等,生动地描写了老腔的惊心动魄的魅力以及老腔与关中乡村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震撼。②第四段中“这是……”“或者是……”“这也像是……”等句子采用了排比结构,有力地描写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无限遐想和难以言喻的震撼。
【答案分析】这是一道考察现代文本朗读艺术手法的题目。课文第四段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用比喻来描述和呈现事物的特点,可以使事物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使语言富有文采,有很强的感染力。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可以生动地表达情感。课文第四段运用这两种艺术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老调的震撼力。请结合比喻和排比的作用以及文中产生的艺术效果,综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