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王维山
———————————————————————————————————————
苏州市平面设计师协会副主席
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副主任
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广告设计师国家职业技能认证高级考核员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九三学社社员
苏州市化工轻工行业分会会员
———————————————————————————————————————
相关荣誉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
江苏省广告设计大赛银奖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家轻工业教育委员会“多媒体教学课件交流活动”优秀奖
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优秀课件”奖
中国大学生设计大赛文化产业推动奖
江苏省教学竞赛“先进个人”称号
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100位广告平面设计师”
编写《奇妙的想象——图形创意之道》荣获教育部“教学委员会优秀教材”铜奖
编写《图形创造力训练》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二等奖
编写《光影与风的创意平面设计》被列入“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
展出作品
莫斯科金蜂国际海报双年展
乌克兰哈尔科夫国际环境三年展
“极致设计”——国际连接全球大赛
“X力量”国际海报双年展
国际视觉艺术展
亚洲海报前卫实验设计展
亚洲平面设计展
澳门设计双年展
中国平面设计大赛
儒家文化国际艺术展
文字·回——中美字体设计展
“中国之星”设计大赛
“印象中国”主题大赛
“汉字”创意设计大赛
—海报设计作品—————————————————————————————————————
▲设计时代
▲恐怖主义
▲《2006—狗年:诱惑》
久和:作为一名职业教师,请您先介绍一下您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
王维山:1998年到2007年,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主要以广告设计为主,包括广告创意、平面设计、书籍装帧、图像插画、信息设计、软件应用等,可以说是什么都懂。2007年以后,我开始身兼两职,教学管理工作逐渐占据了我大部分精力,教学内容也开始萎缩,主要集中在平面创意与表现方面的课程。
久和: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您觉得要学好设计,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要保持什么样的心态?您如何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
王维山:说实话,这个问题让我感觉回到了上个世纪。好奇心、信息狂热、职业韧性、追求完美主义?好像这些都是20年前的答案,今天依然如此。没关系,不是每个看过《演员的自我修养》的人都能成为好演员。知道和执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并不缺少各种励志故事和心灵鸡汤。判断是否优秀不是特别容易,但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喜欢这个专业却很容易。在专业考试的考场外,我看到很多考生在考试前现场买好全套画板、画笔、颜料,一出考场就全部扔进垃圾桶。这些学生,将来大多都会考上各地的艺术设计院校。这就是教育的悲哀。 我经常跟同事说,要判断哪些学生是真的喜欢设计,还是仅仅把它当成谋生手段,可以观察下雨天上课路上不带伞的学生。把作业抱在怀里是前者,把作业顶在头上是后者。这样说其实是提醒学生,即便还没有成为真正的设计师,也要表现出必要的态度,也就是职业荣誉感。
久和:现在行业内设计比赛层出不穷,大家对于参加比赛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您对设计比赛是怎样理解的?您对学生参加设计比赛的态度是怎样的?
王维山:设计老师首先要做设计师,然后才是老师。参加比赛也算是一块试金石,如果作品进入高水平的比赛,是设计师职业修养的极大肯定。设计师在职业上还是要有点自尊心的。至于学生参赛,分两种情况:如果没有参赛费,为什么不参加?参加比赛是一次很好的针对性职业训练。而且如果作品没有及时投稿到大型比赛中,是否对得起自己付出的辛苦?还能避免以后被抄袭,也算是给作品一个名声。得了奖,要好好宣传,学生也有面子。尖子生上台,差生请靠边站。行业内有这么大的竞争精神,还担心学风不正吗?如果有收费(现在好像免费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要更加谨慎。 办比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展览场地、评委邀请、人员安排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有各种费用,收点参赛费可以理解。高水平的比赛还是可以尝试的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但那些利用参赛费牟利的口碑不好的比赛要慎重甄别。如果是需要广泛社会投票、评出“最佳网络人气奖”的比赛,最好不要参加。拉票、投票造假已经变质了,业余去评判高手,实在是不专业。
—海报设计作品———————————————————————————————————————————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0周年》
▲《汉字的变化》
▲《南京大屠杀70周年》
久和:除了学习专业课程,您认为学生还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您通常会给学生推荐哪些书籍、电影、音乐等?
王维山:这有点像上文提到的“学好设计要具备哪些素质”的问题。这个问题问了十几二十年了,但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还是很难说哪些知识是没用的。俗话说“功夫在诗外”,日常生活中各种元素的积累、消化、整理,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你的作品中。口碑爆棚的小众电影、前卫新颖的MTV、索尔的漫画、自由流传的网络符号、台北的诗歌、红馆的演唱会、纽约的探索频道、巴黎的土耳其风情、古希腊的传说……创意人的大脑需要各种杂食性的内容,可以解读流行趋势,并消化运用。
作为一个从小在图书馆长大(我父亲在我们小县城的图书馆工作)又生活在剧院里的人,我读过不少杂七杂八的书。看电影、录像、各种地方戏曲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一般不会主动给学生推荐书籍和电影,毕竟时代不同,语境不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遇到来跟我学的学生,我会告诉他们,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三本书是:《基督山伯爵》《写作词典》《哑铃怎么做》。它们很好地回答了实现个人梦想、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但其实十集的《基督山伯爵》我只看了第六集就看不下去了,那时候太小了,后来也记不住那么多洋名字了,哈哈。
久和:设计公司招人频繁,应届毕业生就业却困难重重。您觉得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王维山:在我们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不明显,但据我了解,这种情况在一些地区确实比较严重,这或许与“扩招”有关。设计专业招生规模大跃进带来的诸多不良后果之一,就是教学资源被大大稀释,很多搞绘画的老师也开始承担起教学设计的任务,怎么能指望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呢?没有办法,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是可以理解的。
九合:很多高校都在尝试创新教学模式,贵校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您个人对于创新教学的理解是怎样的?
王维山:当然。不是“很多高校”,而是所有高校都在讲创新。现在“教学模式创新”这个词太时髦了,有时候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这么多年大家对教学都是浑浑噩噩的。但一令而下,却如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光是“视觉传达”这几年就改了好几次名字。创新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我们学院从1999年开始与巴黎杜贝利高等应用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合作办中法时尚培训中心,期间多次派服装设计系的师生来交流学习。直到2005年才出版了一套中法时尚设计主题教学书籍。我也是挑剔的人,拿着书仔细读了,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嗯,这个事成功了。这就是认真做事的节奏。 在政策频频出台的当下,作为艺术设计这一门类,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创新哪些,坚持哪些?应该遵循哪些步骤?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了。幸好前段时间刚好看到一篇李明阳老师的文章《迷失方向的大学改革》,真的触动了我的心。大家有兴趣可以搜一下看看。既然之前也看过这么好的文章,就不详细阐述了。
—海报设计作品———————————————————————————————————————————
▲《我们的祖国是一座花园》
▲《节约水资源》
九合:您觉得地方大学的培养方向应该与地域文化、产业经济挂钩吗?
王维山:既是,也不是。区域服务是先行,但不能局限在区域。产业经济必然有起有落,教育是长远之计,今年入学的学生,三四年后就要毕业,如果只顾眼前,难免会落得孤掌难鸣的下场。
久和:您认为目前的设计老师在哪些方面还应该改进?
王维山:两个字:实战。俗话说,熟能生巧。当学生感叹“老师就是老师”的时候,是对老师自身专业能力最大的肯定。
久和:据我所知,学校老师直接参与商业项目的机会比较少。您个人有参与过商业项目吗?您怎么理解老师参与商业项目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王维山:在教学之余,我多年前在广州一家4A广告公司学习过半年的广告实践,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实战。进公司的第一天就开始疯狂工作,一个星期后就没人记得我是来培训的老师了。我先后担任过美术总监、创意团队负责人,我记得离职前一个月加班最少的一次,但也工作了130多个小时。那些日夜操劳的日子,带给我的当然不仅仅是视野的开阔、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设计思维的蜕变。培训结束后,我回到教学岗位,重新审视当下的设计教育,自然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和理念。我想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老师参与商业项目与教学的关系:教学要紧密结合商业网校头条,但绝不能迎合当下。
—海报设计作品———————————————————————————————————
▲《汉字游戏:绕口令》
▲《汉字游戏:叠人》
久和:您觉得目前高校教师与设计行业的互动情况如何?互动交流的意义何在?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吗?
王维山:刚进4A公司的时候,同事就说我的作品“学院派”味道很浓。这有好有坏,设计要脚踏实地,但也要能飞上天,就怕两者不能兼顾,不然业界找你学校合作干什么?就是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赢。
久和:目前,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协会积极承担越来越多的行业交流、学习职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您对协会有什么期待?
王维山:这个问题我不太明白,承担行业交流学习的功能难道不是协会的主要价值之一吗?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数据,不知道真假,说苏州注册的协会有1万多个,但其中三分之一处于“僵尸”状态。这个数字确实让我很震惊。我在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任职。如果说期盼,我觉得协会最好不要那么官僚主义。你看看各地高校的学生会,可一点“官气”都没有。另一个期盼是,如果协会和高校能够充满互动活力,带动一个地区的设计氛围,那玩起来就很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