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近期硕士、博士毕业难的消息不断出现,本科毕业难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今年6月,南通大学教务处下达开除112名本科生的通知。据介绍,这112名“超限”本科生来自历史、电子信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有的在校年限长达16年,远远超过本科生的最长学制。
苦读十几年,却沦落到高中的起点。在学历快速贬值的今天,虽然“英雄不以出身论英雄”这句话没错,但HR问,本科生沦为高中生,该怎么办?
本科生毕业要求进一步严格
纵观近几年的新闻报道,关于大学生大规模被开除出校的新闻不少,尤其是近两年。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南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公布了对本科生的开除处分,开除理由主要为学分要求不达标、未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等。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足被从本科转为专科。据统计,华中科技大学3万余名本科生中,2017-2018学年共有210名学生因学分不足收到黄牌警告,34名学生因未达到培养计划最低学分要求收到红牌警告。
2020年6月,汕头大学理学院2017级应用化学专业一名本科生因未经批准连续两周不参加学校规定教学活动被开除学籍;同年,北京工商大学被开除学籍的24名学生中,经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各有1名学生因“未经批准连续两周以上不参加学校规定教学活动”被开除学籍南通大学理学院介绍,其余学生均因“休学期满未办理复学手续”被开除学籍。
今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相继发布开除本科生的公告。其中,广东工业大学已连续两年开除学生,2020年共开除123名学生,其中专科生1名,其余均为本科生。拟开除理由均为“未在学校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学业,休假期满未按时申请复学”。
此外,即便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也难逃被开除学籍、休学、延期毕业的命运。根据博雅数据库对名牌大学休学(退学)率的统计,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退学率均超过10%。
图片来源:图解教育微信公众平台
从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专业降级,到如今越来越多学校直接开除学籍,高校对待不合格大学生的手段越来越无情,显然,中国式的“严进宽出”培养模式正在日益消失。
现在大学生如果还抱着“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的想法,在大学里彻底躺着,可能连“强行内卷”的门槛都达不到,就会被踢出高校。
中国的“严进宽出”政策正在逐渐消退
开除研究生可以理解,毕竟科研的艰辛只能心知不能言传,但为什么本科生也会被大批开除呢?
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高考生在经过极度压抑的学习后,进入大学后状态迅速下滑,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高中这么辛苦,大学才是放松的时候”的误区。
“宿舍是腐朽的温床”这一说法并不为过,很多学生经常逃课、考试不及格、拖延学业、沉迷游戏,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修完必修学分,无法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内毕业。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通报,退学的6名本科生中,有5人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导致学分不足。
2018年中国社科院《中国大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天平均花在玩网络游戏上的时间约为2小时。据 (艾媒咨询)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五成大学生上课时经常用手机上网,43.4%的大学生表示上课时偶尔用手机上网,仅有4.1%的大学生上课时从不使用手机上网。上课时刷手机、熬夜玩游戏似乎已经成为当代贫困生的共识之一。
2018年,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扭转中国教育“中学命相逼、大学幸福”的现象,切实“减负”中小学生负担,合理“增负”大学生负担。尤其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没有合格的本科教育基础,自然难以构筑高素质人才金字塔。
此外,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时期,需要建立“严进严出”的淘汰机制。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红曾指出,在被动的应试教育下,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如果大学不建立有效的学生淘汰机制,高等教育就会成为一种低质量、低效率的制度安排。
纵观世界各国,高水平大学为维持大学及其专业的教育质量南通大学理学院介绍,维持一定的本科教育淘汰率是一种普遍做法。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2009-2010年)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美国,45%-65%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但四年制大学的毕业率仅为57.3%。据《本科教育学生淘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介绍,欧洲大学生的淘汰率也普遍较高,英国大学生的淘汰率为20%~30%,德国为30%,法国为50%。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目前英语作文,我国大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率都在80%以上,“老师随便讲,学生随便听,轻松拿学分,皆大欢喜”是当代高校课堂的普遍现象。学生们甚至在学期初选课时就绞尽脑汁、开足马力、早起晚睡、备足网络,只为抢到最轻松的一门课。
看似“残酷”的淘汰机制,其实对“懒惰”的学生起到了逼迫作用。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仅会保留自己的时间,在学业和课程上也不会懈怠,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和自律的能力。这不仅为学生的学业质量设定了一个基本的底线,也为对专业缺乏兴趣的学生提供了重新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专业的机会。这也是提高高校本科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的迫切需要。
教育部和高校严控
2018年以来,教育部频频严控本科毕业质量,取消“清招考试”制度正是对淘汰制的首次回应。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严把考试毕业关,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理”行为;达不到《国家学生体质标准》要求者,不得毕业;同时增加学生学习时间;建立学业警示和淘汰机制等。
此外,作为本科毕业的重要里程碑,本科毕业论文随机抽检政策今年正式实施。
2020年12月24日,教育部发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试行办法》。文件指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样对象为上一学年授予学士学位的毕业论文,原则上抽样比例不低于2%”。同时,对连续两年“问题毕业论文”比例较高或数量较多的高校,减少其招生计划;对连续三年问题较多的本科专业,责令暂停招生或取消其学士学位授权分。
高校出口再度收紧,本科毕业生质量标准仿佛给高校戴上了“紧箍咒”,迫使高校必须拿出新的手段来加强学术管理。
一些高校实行“三警告”规定,完善学业警告淘汰机制。如华中科技大学学业警告规定中,未达到规定学分3/4(大二为2/3)的学生将得到黄牌警告,未达到规定学分2/3(大二为1/2)的学生将得到红牌警告。收到红牌或黄牌学业警告的学生将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同时,各学院教务部门将制定帮扶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仍未达到学分要求,将由本科转为专科。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网
一向走在严控质量前列的清华大学,也十分重视学生培养过程的质量。2018年,清华大学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为全校教师提供课程作业检查服务,成为全国首个对学生课程作业抄袭情况进行检查的高校。如果学生在培养计划中的某门课程不及格,则必须在该课程开课的学期重新选课、重修。
对本科生严格执行毕业门槛,看似把他们放在了悬崖边,其实更多的是对那些幸运学生的警告:即使考上了名牌大学,也不一定能拿到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课程不及格、学分不够、论文达不到要求、沉迷网络等,都可能随时让本科生重回高考。
说到底,大学不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走个过场,通过高考考上名牌大学也只是“阶段性胜利”。本科退学潮的出现,给学生、高校和政策制定者留下了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本科生如何才能在四年的学习中获得实质性的成长?高校如何保证本科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淘汰分流后,如何尽可能保障每一位学生的权益?向社会输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充分发挥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优质人才的作用,才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严进严出”的初衷和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1]杨思林,王俊峰,刘志勤,唐丽琼,朱永瑞,赵龙庆.本科生淘汰机制探索与实践[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2):81-84。[2]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样调查试行办法》的通知[3]因学分不足,华中科技大学18名本科生转为专科生[4]中国著名大学退学、休学率排名[5]艾媒报道|2018中国大学生网络休闲娱乐行为监测分析报告[6]教育部长陈宝生:建设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是基础[7]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表明,中国高校是时候建立本科教育淘汰制了![8]名校生毕业真的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