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70周年。最近,我有机会阅读了石守德先生的诗集《我的抗美援朝》,对石先生的抗美援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石先生1930年出生于益阳县,1952年入伍,1953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历任战士、班长、排长。 1958年10月凯旋回国描写抗美援朝的诗句,同年出席第二届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大会。 1964年任“六连”指导员,同年率连参加全军比赛、游黄河千里等重大赛事; 1979年调入洛阳市,1991年退休。2020年7月29日,“强筋骨六连”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模范”荣誉称号中国党。颁奖仪式上,史守德先生受邀讲述了军功勋章背后的历史。
在抗美援朝时期,石守德老人经历了战争的考验描写抗美援朝的诗句,立下了战功。他总共获得了七枚纪念奖章和奖章。他的诗是用血与火写成的,立刻就把我带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到处都是炮火,到处都是弹痕。我看到了志愿军的英勇无畏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感受到了志愿军与朝鲜的血脉相连。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深厚。
1953年1月21日夜,石老部队从连城吉安渡过鸭绿江,赴朝鲜作战。石老的诗写道:“浩浩荡荡,意气风发,英勇跨过鸭绿江。在这里,在战火中立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刺刀刺向邪恶。”正义猛虎,长剑倚天斩豺狼,“豪气壮志跃然纸上”。
石老的诗篇以相当长的篇幅描述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歌颂了战斗英雄,为我们塑造了英勇无畏的英雄。比如《埋伏》:“蛙声突然停了,草丛沙沙作响。几个黑影动了,小心敌人。目标向前缩小,偷偷靠近我的埋伏圈,靠近一点,靠近一点,又如《战斗英雄赵季华》:“战斗英雄赵季华在高阳岱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军夺回高地后,敌人奋力反扑。在战友受伤牺牲后,他孤身奋战六个小时,歼灭了敌人的敌人。” “于明。”
久经考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而且充满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石老用幽默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这一点:“在黑暗中行进是孤独的,但幸运的是,敌机一直在你身边。”我经常扔照明弹,时不时扔几颗炸弹。他们帮助我在黑暗中振作起来并协调防空演习。和你一起游行对我来说要困难得多。”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1951年,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及其剧团向志愿军捐赠一架战斗机; 1953年3月,常香玉率剧团多名骨干演员赴朝鲜演出吊唁。石先生看着她的表演网校哪个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写下《常香玉慰问边疆》:“前线见‘花木兰’,台里台外都有战斗,都是为了保家卫国。”敌人被全歼。亲属专程赶来韩国吊唁。对祖国的热爱深沉,对艺苑的热爱深沉,强兵驱散乌云。 ”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我们战胜帝国主义的强大力量。 《军民鱼水情》写道:“经过一夜的负重奔波,早晨露营又要休息,天寒地冻,怎能生活?温暖的洞穴提供庇护。煮沸。”煮饭的水,住的暖炕,人们的善良令人难忘。当我们再次出发时,感觉水是温暖的,鱼是快乐的。
志愿军官兵是我们心中不朽的英雄。英雄军队和英雄人民的宝贵精神在石老的诗词中得到展现和传承。